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6        返回列表

●张德谢守祥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巨幅波动,给企业生产经营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是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场所,为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步入后危机时代,中国期贷业和市场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和维护期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历史课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期货市场股指期货机构投资者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期货市场走过了22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期货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

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取得的成绩

1.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也随之迅速攀升:2007年中国期货市场年交易额突破40万亿元.首次超过GDP总额;2008年中国期货市场年交易额突破70万亿元: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的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全年成交额突破1 30万亿元,年增长率超过80%。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客户保证金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全球最具潜力的商品期货市场。

2.产品体系逐步完善

中国期货市场经过前期的清理整顿后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特别是2003年以后,一些新的期货品种纷纷上市交易。2009年先后上市的早籼稻. PVC和钢材三大期货品种更是极大丰富了国内期货市场的产品结构。截止2009年年底.期货市场已上市21个商品期货品种,交易品种为23个。2010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品种。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将结束我国只有商品期货的现状,进入金融期货这个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至2010年1月,我国期货交易所正在交易的期货品种。

3.期货市场法规制度日益健全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监管有力、运作高效的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以证监会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主体,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行业协会的自律规则为补充的法规体系。2009年9月《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的实施更是完善了现有的监管体系。目前我国有着非常严格的保证金封闭存管制度、净资本管理、严格的限仓制度、一户一码制度、严格的内控和风控体系、交易所独特的交易交割体系等,为整个行业和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4.市场功能逐步发挥,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期货市场主要品种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也不断提高.期货市场各项功能逐步发挥。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现货厂商参与期货交易,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来锁定企业预期利润,以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逐步发挥,也初具影响力。某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初步具备影响国际市场行情的能力,个别商品譬如钢材等可望成为国际定价中心。

2010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推出在即,由此将打开中国金融产品期货交易的大门.并将创造中国期货市场的更大繁荣。这也将进一步扩大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二、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不完善.市场主体缺乏

期货投资者分为: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和套利者,三个主体相互依存、互相作用,共同保证期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正常发挥和规避风险功能的实现。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套保企业和从事投机、套利的自然人。相对国际市场结构而言,我国期货市场自然人投资者的比重较大,缺乏商品期货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同时我国的期货公司自身还不能参与期货交易,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期货投资基金,市场结构单一、基础较为薄弱。同时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成立时间较晚,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盲目发展的阶段,国内企业对期货市场功能的认识不足,缺乏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国外投资者的参与又受到相关法规的严格控制,因此要发展国内期货市场必须重视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完善投资者结构。

2.期货业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由于前期行业的低迷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在短期内很难补充。尽管近几年来各期货公司都在不断引进新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期货从业人员数量有所增多,但期货从业人员增长速度远低于市场增长速度。到目前为止.在期货业协会注册的期货从业人员也不过1万多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特别是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对专业人员的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在当前期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努力为市场提供人才支持已成为当务之急,市场功能的发挥也需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期货人才。

3.期货公司综合实力较为薄弱

目前国内的160多家期货公司实力普遍不强,大多数期货公司注册资本刚好达到3000万元的最低要求,注册资金过亿元的公司不多,同时各期货公司的营业网点也是少之甚少,全国最大的期货公司也不过只有十来家营业部,与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行业相比,期货公司实力相差很远。

长期以来,由于期货行业的业务模式单一,收入主要来源于手续费,期货公司的利润水平普遍不高。目前期货业营销活动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同质化:血拼手续费、恶搞人海战术、四面出击等。大多数期货公司都将研发作为营销重点,而服务质量相对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对客户交易行为的跟踪分析和个性化服务产品的推出。

4.交易品种仍偏少,作用发挥有限

虽然近几年新产品上市的速度大幅提高,交易品种逐渐增多,但目前我期货市场交易品种较发达国家期货市场的种类仍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上,金属期货品种较少,而能源期货仅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一种,更是明显缺乏。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占很大交易比重的金融期货在我国还处于启动准备阶段,大量品种上市交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国际期货市场项比较,国内的期货品种明显偏少,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对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建议

1.树立全球战略目标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市场,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同时,中国期货市场应该树立中国市场全球客户的全球战略目标。一方面.加强中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期货市场的联系与合作,探讨合约质量标准统一化、交易便利等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国际投资者参与国内期货市场,进一步完善投资者结构。期货市场国际化不仅能为更多的国内外交易者提供便利的交易条件,还有利于我国期货市场某些重要品种成为国际定价中心,掌握定价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更好地位国民经济实体服务。

2.加快产品创新步伐

首先,不断推进新的期货品种上市。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继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推出利率、汇率等相关金融期货,有色金属铅、镍.锡,能源期货煤炭、天然气以及生猪畜牧等商品期货。其次,不断探索商品期权、金融衍生品等规模产品的创新:第三,交易所在规则上寻求改进、突破,如远近月合约活跃度、持仓限制、套保申请、交割等规则制度的修改和完善、24小时电子交易系统的创新等。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库

当前,人才匮乏是期货全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期货公司、交易所、行业协会在内的各部门都应该为解决人才匮乏问题而努力。首先,期货公司应继续加大人才招聘、培养力度。期货公司不仅可以面向社会招聘人才,通过自[来自WwW.lw5u.com]身培养期货专业人才;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培养新人才等方式,建立自己的人才库;同时还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其次,期货交易所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参与期货研发人员的培养,如举办期货分析师培训班等方式。第三,期货业协会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或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加盟期货业。另外一方面,投资者和套保企业参与者一定程度上也是期货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

4.多方位提高期货公司的综合实力

针对目前我国期货公司多而小的特殊情况,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和扶持一些风险管理能力强、综合实力雄厚的期货公司做大做强。第一,继续鼓励证券公司对期货公司的收购控股和期货公司间并购重组、增资扩股,提高期货公司的综合实九第二.在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期货公司业务经营范围,提高期货公司盈利能力。第三,期货公司应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一方面,继续加强研发投入和营销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增强服务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应加快营业网点建设,尽快完成战略发展布局。

5.完善投资者结构,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培育

第一,期货市场的核心功能是价格发现与风险规避,期货市场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大量有现货交易背景的套期保值者的参与。因此,期货公司要深入广大现货相关企业,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广和调研工作,使广大企业正确认识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为企业正确参与套期保值做好相关技术支持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等服务工作。第二,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发展期货投资基金、期货信托产品等业务。目前我国已经具备试点机构投资者的内外部基础和条件,引入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有利于保持我国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保障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第三,加强对投资者相关知识培训和风险管理、控制教育。

6.坚定严格监管,建立更完善的监管体系

在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时,我国包括期货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承受住了考验,体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较为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有效的监管,就不可能有期货市场健康的发展。在后危机时代,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规范,加强监管力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然而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远去,仍然需要通过更完善的监管体系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分类监管制度已[来自WwW.lW5u.com]经顺利推出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吸收国外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所采取的一些有效调整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从而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证。

参考文献:

[1]尚洁:浅议开放型经济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战略[J].甘肃科技纵横,2009.3 (38) 71—74

[2]徐星:对中国期货市场地位的再认识[J].商场现代化,2009.j(569)

[3]马文胜等:后危机时代中国期贷市场傲立潮头[J].期货日报,2010.01.05

[4]中国期贷业协会:期货市场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