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知名专家把脉2010中国经济
杂志文章正文
知名专家把脉2010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84        返回列表

一、要预防通胀,更要注意滞胀

现实经济是非均衡经济,在非均衡的条件下是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率和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率的。到现在为止,中国经济仍然处在非均衡状态。

然而.中国跟西方国家情况不太一样,中国经济特点是,到现在为止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这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的失业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未包括农民工在内,如果农民闲着没事干,同样不登记在失业率之内。根据这种情况.中国城乡二元体制所造成的就业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如果中国没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就解决不了就业问题。

中国当前固然需要警惕和预防通货膨胀,但更需要注意的是滞胀。国外认为他们的经济增长率2%~3%就行了,每年全国人口的2%~3%退休,留下的空缺就给年轻人创造了足够的就业机会。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到6%以下、通货膨胀率在4%以上,就是滞胀,这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时要慎之又慎。

未来要避免发生滞胀的情况,两个方面需要加强。

第一,就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建设中,促使农民不断进城,这是扩大内需最重要的因素。城镇化建设是最大的内需市场。我们设想一下, 30年之后,我们的城镇化率如果提高到75%,假定人口是16亿,那就是4亿人留在农村,12亿人在城市。为此,我们的城市要盖多少住房、要修多少马路?还有与之相关的水、暖、电的供给,还有医院、学校等设施。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和供应能力.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

第二,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会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口。我们可以把政策放宽一点,对民营企业该减税的减税,该扶植的扶植.如果每个民营企业能多增加一两个岗位,全国就会增加上亿人的就业。同时,城镇化的推进也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能源成功“危中寻机”

“危机”一词反映了“危”和“机”两个方面。在这场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国的经济实力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结论不难得出。

能源是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这场危机袭来后,能源需求明显减弱,几十年来我国不得不第一次关停了一部分油井。

2008年1 2月29日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当前的能源形势:“危”中之“机”》的文章。受危机冲击.2008年第四季度每天用电量是85亿千瓦时,到了2009年11月份后,每天用电量达到了110亿千瓦时。进入2010年的头15天,每天用电量最高达120亿千瓦时,这说明“危中有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也是经济快速复苏的有力证据。

过去一年,我们采取了以下”转危为机”的措施。

第一,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拉动内需增长。我们按照出手快、出拳重的要求.两年来开工了浙江三门、广东阳江、山东海阳三个项目,目前在建核电机组共20座。如果按每千瓦机组平均造价1.2万元来计算,直接投资在2500亿元以上。

第二,抓住时机加大能源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淘汰6006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每年可节约原煤6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亿吨。

第三,抓住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能源需求放缓和能源资源需求下降趋势,大力实施能源”走出去”战略。2009年,我国积极开展大国能源外交,在国际能源领域的话语权大大增强,与美国开展了能源政策对话.对俄的能源合作呈现出多领域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四,能源科技工作得到加强,国产化取得可喜成就.颁布了116项能源行业新标准,组建了16个能源行业试验中心,天然气管线、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三、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

总体看,今年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好于去年,但情况会更复杂。一方面迪拜等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及一些亚洲国家出现通货膨胀,表明经济全面复苏过程还将曲折漫长。另一方面,国际经济运行中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当前形势下,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1.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抓手,数以亿计的农民不仅释放巨大的消费需求,还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拉动社会投资。

2.规划先行,推动科学发展。好的规划决定了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动力,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区域、城乡、产业、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避免产能过剩、重建项目。

3.加快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及新能源,低碳经济浪潮要求我们有强健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竞争力。

4.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财政、金融、企业和市场的活力,促进民生领域发展。当前.民生领域很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其中房价过快上涨尤为突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把产业挤出一线城市,造成城市空心化,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建设。

5.推动“走出去”战略,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以我为主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化体系,特别是金融机构也要走出去为企业铺路搭桥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6.建设健康高效的金融体系,这是维护金融稳定,服务好区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健全金融体系的新模式、新格局,形成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门类齐全、分工合理、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这当中银行体系的机构和形势要多元化发展,特别要加强中长期投融资体制建设,更好地适应建设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中国为何能快速复苏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我们现在应该开始思考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更应该探讨中国经济为何能够这么快速的复苏。

金融海啸波及中国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及时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是功不可没的。但在我看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危机之前那几年,就已经开始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防止了大泡沫的产生。

2004年.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的作用当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当时经济还在一个劲儿的往上走,但现在回想,正是采取了这些措施,去年调整起来才容易。

尽管现在危机还没有过去,但在我看来应该思考,特别应该思考中国下一个繁荣期的问题。中国在2011年很可能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我们又将面临着新一轮的风险,新一轮的挑战。

第一,以消费品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的风险存在,但下一步更要衡量资产或者财产泡沫。在中国粮食价格这么低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来自www.lW5U.com]格上涨不是很容易。虽然资源价格上涨,但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才能使消费品价格上涨,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消化掉成本上涨的因素。

我们怎么衡量广义的通货膨胀,包括以货币衡量资本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国际游资充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能脱钩,而在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如何防范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个繁荣期所要面临的问题。

第二,在我们的体制中很多机制还不健全,市场稳定性还需加强,所以现阶段还需要努力完善体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对需求方和供给方同时进行体制革新。在新一轮繁荣期到来之前,我们要更多地思考如何从制度上保证.从政策上调节,解决我们现有的问题,以使中国经济能够再有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增长。

(文/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 国家[来自WWw.lw5u.com]能源局局长张国宝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央行货币政策委委员 樊纲)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