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策略之我见
杂志文章正文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策略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1        返回列表

杨献策西安市环境保护局临潼分局

[摘要]文章分析了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并探讨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数据控制

一、引言

环境监测是为实现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环保目标。通过对环境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污染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目的可归纳为4个方面:(1)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判定污染源,为实现环境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源提供依据;(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来自www.lw5U.coM]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积累监测资料;(4)提供环境管理依据,为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综合性服务。质量控制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是环境监测工作中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

环境监测涉及到监测布点、采样、测试系统、仪器、测试环境、分析方法、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如:样本的代表性、分析方法的选择、使用的仪器、试剂、量具、工作地点、环境、数据处理的模式等,这些要素都将影响测试结果。

1.监测布点方面。监测布点是监测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受排污口所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理论上的完美布点,只能因地制宜地选取其他点位来代替,有时候这种点位可能与理论要求相差较远。在这种监测点位布设不规范、具有一定程度随意性的情况下,所采集的样品、测得的数据均不能真实反映[来自wwW.lw5U.com]环境状况。

2.采样方面。采样容器的材质、采样的深度或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条件和采样的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采样的质量。例如: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测定同一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时,采集水样的深度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同一水体同一断面溶解氧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再如,采集水样分析其石油类的含量时,水样只能用玻璃容器采集而不能用塑料容器,因塑料会吸附石油类使分析结果偏低。

3.测试系统方面。由于分析方法不完善、所用仪器未经校准、所用试剂含有杂质、测量时的环境因素、操作人员感觉器官的差异、反应的灵敏度及固有的习惯均会产生系统误差。

4.分析方法方面。任何一个环境监测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即有它的适用浓度范围、干扰物的种类以及允许的限量,如果分析方法选取不当,都会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质量。

5.人员素质方面。环境监测分析、质控及采样等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都会主观地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环保系统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均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少人存在理论水平和应变能力较差的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监测任务,从而影响环境监测质量。

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对策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规章制度。环境监测是准确地测取数据,科学地解释数据和合理地综合运用数据的过程,其目的是为环境管理服务。准确、可靠、可比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诸如制定环境标准、条例、法规和政策的依据。为了获得所采取样品具有代表性,测量所得有效数据的完整性,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各组数据的可比性以及综合分析评价的客观性,势必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2.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优质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监测担负着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为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服务监测、为污染事故及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四项主要任务,是市场经济形势下实施各项环境执法管理、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阵地。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完善监测质量机制,保证监测数据公正、权威、可靠,优质为环境管理服务,是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工作的关键。因此,环境监测工作要面向环境管理,深化改革,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和潜力,强化质量意识,抓好质量保证的综合管理,全面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把监测数据所产生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为环境管理提供高效能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为此,要重点抓好监测过程的全程序质量控制。从监测点位的布设、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结果审核以至综合分析的数据复核,均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层层把关。

如利用Excel软件来代替传统的质控图制作。传统的质控图制作多以手工方式计算大量的繁杂数据,再用手工绘制在坐标纸或控制图专用纸上,较为繁琐且不容易保存。Excel克服了手工绘制的缺点,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方便快捷易于管理和保存,可以方便各个协作实验室了解质控情况,也可就质控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高质量地完成监测项目。

如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其中许多指标都可以由统计方法得出。数理统计方法渗透于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从实验室基础分析,到测试结果的分析判断,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具体可以从检测限估算、剩余标准偏差等方面进行分析。

3.加强队伍素质自身建设,自觉适应环境管理的需求。环境监测工作以人为本,人员素质是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当今环境保护工作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监督管理和执法要求环境监测队伍人员精、素质高、活力强,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动态变化。同时,监测技术及分析方法不断发展,监测工作所面临的任务日益扩大和深化,也势必要求监测人员积极进取,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新技术和方法以解决环境监测中的新问题。因此,不断加强队伍素质的自身建设,自觉适应环境管理越来越严格的需求是各级环境监测站提高整体能力和服务效能的必由之路。监测站应根据工作实际制订监测人员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详细计划,以此推进自身建设。

四、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准确地测取数据,科学地解释数据和合理地综合运用数据的过程,其目的是为环境管理服务。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提高检测水平是关系检测站生死存亡的大事,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开拓思路,改变以往质控的狭隘思想,从监测的源头到报告的发出,每一步都要进行质量控制,对每一个相关的监测人员都要进行控制,对每一台仪器都要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监测质量越来越高,监测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环境监测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健,阐述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四大因素,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2]方舟,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科学文摘.2006,(3)

[3]孙德生;汤慧兰.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中国环保产业.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