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探讨
杂志文章正文
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7        返回列表

卢霞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本论文系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级基金项目《独立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探索》(项目编号:2008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会计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知识,内容又非常抽象、枯燥,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本文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探讨了将理论融于实践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安排,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应用,实现培养目标。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知识,内容又非常抽象,对于高考入校的大学生来说,没有接触过社会,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会计又是用特定的科目名称、特定的规则去描述经济业务,抽象、晦涩、难懂。而且现实中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复杂多样、变化多端,如何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会计学知识,更好的处理会计经济业务,发挥会计的职能,笔者认为,在会计教学中模拟现实场景,仿真实务操作, 由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处理该类问题。活学活用,边学边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一、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设想

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设想是,淡化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界限,教学内容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 “必须、够用”、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设计或选取某代表性企业组织(一般为工业企业),根据各门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从设立、发展、到上市的过程中,不断设计相应的经济业务背景,安排各自的教学内容。以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程序为基本授课思路,从所设计的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人手,引导[来自www.lW5U.coM]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实务后理论,先简后难,不断拓展实务的范围,启发学生探究在其他可能情况下该如何处理类似问题,总结提升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完整的会计学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教学基地,尽可能模拟现实工作环境(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或模拟工作环境).进行分项或综合技能的实训,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操作中学习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反过来指导操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篇幅所限,本文以基础会计为例介绍该设想的实施。

二、基础会计课程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是会计学课程的入门课程。对于我国高校在校生来说,由于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生产流程知之甚少,并且与中学所学知识没有连续性,思维模式也不尽相同,使学生感到枯燥难懂,学习起来吃力,很难入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基础会计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以后其他专业课能否学好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状态,掌握所学知识,就应该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在将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设想下,笔者认为基础会计教学的内容体系可以按如下顺序进行安排。

首先,给学生展现企业的全貌。因为会计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的记录、监督等,要学习会计,先要感性认识企业,认识企业组织业务流程与经济业务,让学生对企业这个法人有个感性的认识。就应从头开始,利用教师描述、多媒体、有关企业的录像、到实训基地参观等多种手段,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个企业组织的设立、发展到关闭的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和履行的相关手续,以及与之打交道的部门:了解认识不同行业的企业组织从开始经营到发展壮大所应涉及的各种经济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向有关信息使用者传递这些信息,引出会计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基础会计的学习阶段所展示的经济业务活动可以相对简单一些,让学生有一个总体认识即可。

然后,整篇都以某个代表性的M企业组织的会计工作流程(平时取得和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进行财产清查、对账、结账、做报表,下一期期初报送报表,年初要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和审计)为例,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的相关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查找资料、讨论、共同总结等方式汇总到相关的知识点中,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学期初就给学生发放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各种会计报表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从M企业组织设立开始,介绍企业需要从筹集资金开始,购买相应的设备、原材料等,进行生产、销售,形成利润,分配利润等基本的经济活动,引导学生对经济活动中所涉及资金的认识,思考应如何管理才会有条不紊的运转。由此引出需要专人管理、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这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并给M企业组织配备与规模相应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接下来就可以根据业务流程,重点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进行讲解。

在学会了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之后,该考虑经济业务如何记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M企业组织的各种经济业务,展示所涉及的相关原始凭证,介绍其种类、如何填制与审核,分析各种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性质,确定应归属的会计科目;然后开始学习记账凭证的种类、填制程序与审核,这里需要重点讲解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知识,尤其在企业资金筹集及投资业务、供产销及财务成果核算中的运用。最好结合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演示不同的业务流程,让学生边学边编制M企业组织的记账凭证,同时结合实物动手进行手工操作,以加深对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学会编制会计凭证之后,引导学生理解这么多分散的会计凭证不利于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需要登记到有关的会计账簿中。此时,发给学生各种账簿,给学生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结构及其用途,以及各种账簿的设置原则及登记规则。之后让学生动手给M企业组织建立相关账簿并进行登记,其中可穿插讲授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其优缺点。因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已越来越不太重要,因此,结合学生实习感受,让学生明白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产生的背景及其适用对象即可。当学生出现登记错误时,介绍错账的更正方法。

到会计期末,M企业组织需要对财产进行清查、进行对账与结账。此时,介绍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程序、方法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对账的内容和方法,介绍结账的内容和方法前还要根据借贷规则编制试算平衡表,并由学生完成账证核对、账账核对,编制试算平衡表,对账簿进行结账。

一般企业在每期期初需要对有关部门(例如企业管理部门、股东、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报送上一期的会计报表。这时情景设置为期初,可具体讲解会计的三张主要报表的内容、结构和编制方法,以及报表附注的内容。教学生根据M企业组织确的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另外,企业组织在每期期初都需要向税务部门报送税务报表、年初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等,虽然这些内容不是基础会计中的知识点,但需要给学生提到,以使其对整个工作流程有个完整的认识。

学会报表编制之后,学生了解了会计是做什么的,认识到会计报表可以对外提供企业总括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这时讲授资产计价、权责发生制及账项调整,让学生明确由于资产计价的方法不同会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果产生影响,从而企业可能人为的调节利润。那么,还有什么情况会影响本月会计报表的结果呢?会计报表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有多大?由学生的思考、讨论,教师的总结和去伪存真,引出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的职能、目标和任务、会计环境、会计规范、会计职业道德。

最后,在大纲要求内容全部学习完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基础会计学知识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再通过为学生设计一套完整的、与M企业组织类型不同的企业组织模拟实习资料,组织进行综合模拟教学实训,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检验、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

三、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1.加强课堂互动,增强学习兴趣

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组织教学,缩小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差距,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法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性好,教学互动,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学生出现厌学情绪。

2.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从上述教学内容体系的安排可以看出,各个知识点之间实际上就是通过实务工作中的会计循环程序贯穿起来的。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自始至终围绕着企业会计操作流程逐步完成,都是在“我该如何处理这个业务”、 [来自Www.Lw5u.com]“不同情况下类似业务又如何操作”的问题引领下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小与企业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差距,缩短学生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国际化协调的加深,会计的处理方式会不断发生变化,学生今后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外有人统计,一个学生在校学习获得的知识5%~10%是将来必需的,而90%~95%的知识是在工作以后的不断学习中获得的。理论与实践融合一体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都是在探索如何解决实务中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干中学、学中干的终身学习精神,提高学习能力,及时掌握新知识、应用新方法的能力,以达到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以基础会计为例对设想做了简要的说明,对于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来说,在掌握基础会计基础上,无非是经济业务进一步复杂,考虑的事项更多一些,例如:重大会计差错的处理、税务会计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等等。同样可将理论与实务融为一体组织教学,通过各种情景的设计,或仍以基础会计所采用的例子为主,说明当经济规模扩大后的各项业务发生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