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谈绿色GDP的发展
杂志文章正文
浅谈绿色GDP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1        返回列表

李敏翠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减排目标,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排除发展绿色GDP的阻力。本文从传统的GDP存在诸多的缺陷与弊端入手,重点论证实行绿色GDP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促进清洁生产、提高预警功能等许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核算中存在的难题,提出:分层次,阶段推进,为开展绿色核算创造条件。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绿色GDP核算方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如何实现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让绿色GDP理念深入人心,尤为重要。

绿色GDP是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修订《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体系)中,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新的经济核算概念。绿色GDP含义是: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SNA体系,被国外统计学者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 Sustainable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SGDP。我国学者则称其为绿色GDP。在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中,绿色GDP是一个核心指标。

一、国内外对绿色GDP的研究现状

从国际上来看,自提出绿色GDP概念以来,许多国家在研究绿色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在绿色核算的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欧盟的少数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由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构成的绿色核算体系,拓展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功能。

我国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就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决定把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资源耗减成本纳入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

二、传统GDP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首先,传统GDP具有片面性。人类经济活动有很强的两面性。一方面经济活动不断为社会创造着财富,丰富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即正面效应;另一方面经济活动又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即负面效应。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其绝对量逐渐减少;其二是各种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的质量日益恶化,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次,传统GDP核算作为一个主要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着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由于GDP只考虑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考虑资源和环境成本,导致各经济主体片面追求GDP的高增长,竭泽而鱼、杀鸡取卵,高消耗、高排放等现象到处可见,资源枯竭、生态灾难已步步逼近;环境要给经济“让路”,众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难以解决; “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GDP扭曲了各级官员的政绩观,虚假GDP严重误导政府的决策等等。在GDP导向下,经济与环境的矛盾难以调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难以形成。

三、新国民经济核算理论面临的技术挑战

新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以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估算国民收入。1947年,联合国发表了第一个包括五张核算表和四张补充[来自www.lw5U.coM]表的简明账户体系。1968年正式推出了《国民账户体系》(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1 993年在有中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第27届统计委员会上一致通过,之后各国相继建立了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核算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SNA的龙头指标,在GDP中扣除自然[来自wwW.lw5u.CoM]资本的消耗,得到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绿色GDP(即G-GDP)。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拓展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功能。但是,当前实行绿色GDP存在许多重大难题:

一是“绿色”的范畴尚不明确。目前,绿色GDP的概念,就像一个美丽的“神话”,给人们以向往和追求。但其具体标准和界线尚且不清。

二是资源环境实物量的核算尚不健全。资源环境的核算通过两种基本手段来实现,即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价值量核算要建立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而我国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实物量核算尚在研究之中。

三是自然资源环境如何定价。资源、环境是无价的。能够市场交易的资源可用市场交易价格来估价,但不能交易的各种资源的估价就争议很大,特别是相对于自然资源,无形环境的价格就更不容易确定。

四是微观的“绿色会计”还有待建立。绿色会计核算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微观基础,从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看,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国情的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还有待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会计准则还没有建立。

五是资源环境的损耗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比如,工业污染引发的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失是污染发生之后逐渐显现的,有的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被发现,其成本算到那一年才准确难以确定等。

四、分层次,阶段推进,为开展绿色核算创造条件

解决经济与环境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科学的绿色GDP核算是最佳切入点。建立并实施纳入了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成本的绿色GDP核算,将有效克服现行GDP的种种弊端,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行为导向,有效调整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平衡、健康发展。

绿色GDP的用意在于“绿化”经济。当我们把“绿色GDP”放在心上的时候,我们经济前行的道路,想必会迎来更多的“绿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既看到准确的GDP增长数据,又看到这一数据背后的环境成本,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敏雪《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手册译丛2003.12

[2]李敏,余雪标,唐文浩,“绿色GDP”的研究动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1):54-55

[3]我国控温减排目标确定(2009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