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优化新型教学资源 准确把握设计要点
杂志文章正文
优化新型教学资源 准确把握设计要点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78        返回列表

银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优化国际贸易模拟TMT课程的案例设计”

(编号:swm-07007)的研究成果

[摘要]根据真实交易和课程训练目标设计的教学案例以教学软件形式呈现,这是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做中学”,熟悉贸易流程并掌握业务技能。“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作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在应用此类新型教学资源的数十年间注重不断优化,总结得出其核心设计要点是“交易背景、商品选取、业务操作”,明确了新型教学资源的制作和优化工作应加强规范性、创新性、实效性。

[关键词]国际贸易 模拟教学 教学资源 设计要点

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渠道广泛多样,此时以人才培养为使命的高等教育也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的教学资源,英国费雷德·洛克伍德教授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十五届年会主题报告《远程教育的入学与平等:再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出,当前网络发展使得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每天都在不断扩展,可能相当于每周产生一所新的大学。同时,传播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不再只是课堂、书本,应运而生的教学软件、网站为教与学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也不再停留于案例式教学中的个案分析讨论,而是根据实际业务和课程训练目标设计仿真的教学案例,并依托教学软件让学生实践“做中学”,此类新型教学资源强调环境、规则、角色的真实性,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际贸易模拟TMT(Teach Me Trade)”课程是一门国际贸易实务仿真操作课程,其教学案例是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从教学角度来看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的一本电子版的动态开放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训练教材,从模拟实习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份完整的出口交易业务资料,包括从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到交易善后的全过程中出口商与进口商或相关机构的所有业务往来文件,具备完整、仿真、实践、可控的特点。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共设计教学案例20多套,每套教学案例包括出口贸易流程中涉及的各种业务文件50余个,分为“操作要求文件”、 “学生操作文件”、 “教师示范文件”及“客户及机构反馈文件”,并以拟景操作形式呈现在课程网站( www.scicib.com)的“模拟实习”专栏,通过管理端、教师端、学生端来实施远程教学。此类自编教学案例应用于教学实践,使得教学过程从课堂的”问与答、讲与练”,转变为远程网络的“做中学,学后再做”,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了解实际工作的具体要求,而国际贸易环境和规则的变化,也要求加快教学案例更新,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教学团队将“交易背景、商品选取、业务操作”作为优化案例设计的三大要点。

一、交易背景

为了保证教学案例完整、仿真、实践、可控的特点,对于案例中的交易背景要作全面的设计,包括时间、角色、信息三个要素。

1.时间逻辑性和进程统一性结合

在国际货物买卖的流程中,很多要涉及时间问题,比如供应商在签合同时一定要考虑到自身的生产能力,如果所拿的合同超过了自身的生产能力的话,非但不会赚钱,反而会由于延误合同而使合同买方对其的信度降低甚至导致合同纠纷。如果要完整地对国际贸易进行模拟的话,国际贸易中的时间概念是一定不能遗漏的。而“国际贸易模拟”课程的教学案例是以实际业务的时间逻辑性为参考,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客户要求等因素的影响,设计一笔虚拟交易的各环节时间节点。

首先,在交易准备阶段,通常是直接由公司通过“操作要求”告知学生此笔交易的客户来源和具体需求,并没有设计学生自主寻找客户的时间段,这是为了确保全体学生实习进程的统一性,也是符合教学案例应用过程可控的特点;其次,在交易磋商阶段,模拟实习选用电子邮件作为双方沟通渠道,将邮程时间定为1天,进出口双方得到信息后进行反馈时间也是1天,这样经过“建立业务关系函、询盘、发盘、还盘、再还盘、接受”约需要12天的磋商;然后,双方达成交易后的合同签订阶段即“出口商缮制合同、进口商会签合同”需经过3天的时间;最后,合同履行阶段包括了“落实信用证、备货、订舱、报检、投保、认证[来自www.LW5u.coM]、报关、装运、通知、交单、核销、退税”等操作环节,共经历约70天,其中每个履约环节的时间间隔均按照实际业务中各业务机构及组织的相关规定进行安排,例如:若申请一般原产地证书,出口公司应于货物出运前3天办理,若申请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则于货物出运前5天办理,而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出口商交单应货物出运后在信用证规定的期限内进行交单。

上述时间设计,在符合实际工作且符合课程训练的原则下,综合考虑了时间逻辑性和进程统一性,这正是通过教学案例的不断优化总结出来的设计要点之一。

2.角色单一性和任务多样性结合

国际贸易业务涉及的基本当事人就是进出口双方,因此,在教学案例中也会根据交易背景虚拟两家贸易公司,分别是上海的出口商及外方进口商,学生将以出口公司实习生身份参与交易,而进口公司则是由教师进行操[来自wWw.lW5u.Com]作。

对于学生而言,其角色是单一的,始终是出口公司的实习生,但随着交易进程学生的实习任务是多样的,根据公司的“操作要求”、客户或机构的“反馈信息”来进行整个贸易流程各环节操作。在交易磋商阶段,主要是商务信函拟写、出口价格核算,在合同签订阶段主要是出口合同的缮制,到合同履行阶段,则先是信用证操作,包括分析、审核、修改信用证,然后是国内各履约环节的单据填制和履约程序。相对而言,教师的角色不仅仅只是交易中的进口商,同时,还承担银行、海关、船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的出口操作给出相应的反馈信息,这使得模拟实习不是停留在任务驱动模式下的作业提交,而是仿真环境中的交易互动,并且能让学生对各环节的反馈文件和信息有所了解,形成对出口业务的全方位认识。同时,教师还为学生提供答疑、指导及操作示范文件,教师角色的丰富性也使其成为教学案例中唯一可以与学生进行出口业务操作互动的“对方”,从而确保了业务操作进程在规划的时间和内容上有序进行,并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教学案例的优化过程中,也是通过实践不断证明对于角色和任务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尤其对于缺乏实践机会和经验的学生而言,首次以实习生身份参与贸易工作,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角色的单一性并不会使其感觉乏味,在结合任务的多样性的基础上,使其更投入、更系统、更清楚的从出口商角度熟悉出口业务的全部流程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对工作任务和要求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与客户的沟通能力等等。

3.信息全面性和渠道合理性结合

一笔出口业务的交易信息非常繁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内部信息包括出口公司的注册资本、企业类型、主营商品、销售地区、业务主管、法人代表等公司基本信息,另外就是在交易过程中只与此笔交易相关的公司内部费用信息例如公司定额费,以及公司针对各个业务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例如是否接受客户的条件,如何进行回复等等。外部信息包括客户来源、需求信息、汇率、银行及相关费用、船公司及运费、保险公司及保险费率等等。

在“国际贸易模拟”课程的教学案例中,对于信息这一设计进行了优化,一方面,加强了交易信息的全面性,例如在交易基本信息之外增加了“进口国概况介绍”、 “信用证流程参考”等信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交易信息完成该笔出口业务,同时也通过辅助信息来全面地把握出口业务中的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教学案例优化时对学生获知信息的渠道进行了更合理的规划,交易信息由时间、角色、事件这三条主线串接在一起,使得以“点”呈现的信息转化成“多维动态”的交易。由于教学案例的应用是通过课程平台这一网络资源,因此,学生获知信息的渠道自然就是在课程平台的各个栏目中,在原先的教学案例中,大多考虑将信息渠道作如下划分:

公司概要:公司基本信息及营业执照;

商品查询:商品品名、货号、规格、包装、国内采购价格等信息;

费率查询:列明海洋运价、税则税率、出口退税、汇率信息:

操作要求:实习公司对学生工作任务和要点的要求;

业务反馈:客户或机构的反馈信息。

针对教学案例的使用情况,以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合理运用信息顺利完成交易为原则,优化了信息渠道,例如将原来在“操作要求”中的“商品要点”介绍转移到“公司概要”,使得原来只有公司信息的“公司概要”,增加了各类主营商品及商品优势等信息,这样更符合实际业务需要。另外,在“操作要求”中只列明工作任务,不再做具体的要点提示,例如“发盘”操作,不再对发盘内容作具体磋商点的要求和提示,以免学生写出千篇一律的回函,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客户询盘,自学了解发盘函的信函结构后来进行回复,并可根据“公司概要”中的商品特点优势做合理推荐,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信息全面性和渠道合理性结合,有利于学生了解实习公司、实习业务。

二、商品选取

交易商品的选取是交易设计的重要部分,而“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中学生是进入课程平台的虚拟贸易公司参加实习操作,并未能看到真实的商品,而在交易磋商中进出口双方还会进行谈判,关于商品的品质、性能、价格等条件,课程组在原先选取商品时鉴于“货物由集装箱装载、运输方式为海运、与客户为首次交易”的背景,主要考虑商品数量的合理性,忽略了更多细节的内容,从而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案例的使用效果。下面就将两套教学案例中选取的商品进行比较,以说明课程组如何优化了教学案例中商品的选取原则并直接将这一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

教学案例一:上海奥光贸易公司与新西兰HERB-CROSSLTD的“星星灯串”交易在选取商品时主要只是利用搜集的原始交易资料,如商品的图片、价格、包装信息,以初次成交总金额为大约10万美元来设计交易数量,交易商品共有16个货号10多种款式及颜色,经过材质、价格等方面的磋商,成交商品为4个货号共8种颜色装于1个20英尺集装箱。

上述交易商品选取的不足在于,在案例中对商品的介绍和推荐围绕着专业性能进行,而学生对此类商品特性比较难把握,最终成交时选择的商品是款式完全相同、颜色不同,显得交易磋商复杂,层次比较单一。

教学案例二:上海方达贸易公司与意大利CIMA InternationalS.p.A的“音乐玩偶”交易在对教学案例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上海方达贸易有限公司进行的出口交易在商品选取时也设置了全面细致的优化原则:

种类:选择简单,便于学生了解,而非性能描述过于复杂的商品;

供求:应基本符合进出口双方实际业务的供求关系;

系列:商品库存放此类商品共1 6个货号,按照特点分为3-4个系列,例如方达公司的音乐玩偶就分为“12inch BabyDoll”、 “16inch Dancing Doll” 、 “19inch Walking Doll”三个系列;

数量:首次交易一般为2个系列共4个货号,总数量为3个或4个20英尺集装箱;

包装:选取常见的纸箱或纸盒包装,毛、净重,尺码、包装方式须完全符合实际;

运输:采用海运集装箱运输,由上海港运至进口国主要港口:

价格:与实际业务中价格基本相符,并根据交易数量适当调整,避免此笔交易金额过大或过小;同一系列商品为同一价格,总成交金额一般不超过10万美元;

描述:在商品查询中,须针对每个系列商品添加相关商品描述,不宜过多,要容易理解并与商品相符;

图片:清晰美观,与商品描述相匹配;

报检:尽量选用法定商检的商品,这样学生则可在操作环节参与报检环节,如为非法检商品,则由客户提出要求提交《商检证书》。

上述原则的逐步确立,使得选取交易商品的思路更加清晰,并且有利于交易磋商时学生对于商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模拟实习,另外,在教学案例中,不仅对实习公司此笔交易的商品进行了精心的选取和设计,同时对于其他商品也要同步进行优化,例如上海方达贸易有限公司除出口“音乐玩偶”外,还有“毛绒玩具”及“木制玩具”,也按上述原则重新搜集并制作商品信息导入商品库,为后续的案例优化做准备。

三、业务操作

“国际贸易模拟”课程秉承“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实习交易”为主线,以学生操作为主体,教学案例中对于业务操作的设计尤为重要,主要包括操作环节和操作文件两方面。

1.加强操作环节流畅性和规范性

关于操作环节方面,在交易条件确定为CIF成交、双方为首次交易并以信用证结算货款的前提下,教学案例始终以实际业务为参照安排学生参与每个业务环节的操作,共有约12周次22个操作环节,学生需完成26个操作文件。在原先的教学案例中,交易环节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 “信用证操作”、 “合同履行”,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操作后形成回顾总结的良好工作习惯,每个阶段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阶段回顾”,主要是归纳此阶段实习业务信息并进行操作技能的习题训练,此时不安排业务操作。经过教学案例的应用,发现上述操作环节与阶段回顾的交错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交易进程的流畅性,因此,做出了优化设计,取消“阶段回顾”,弱化业务进程的阶段性,强调环环相扣的交易进程,同时要求学生每次完成业务操作后拟写工作笔记即“实习记录”,记录办理事项、机构、文件及反馈信息。这使得“实习业务操作”和“实际业务记录”成为同时并行的两条线,这样既保证了业务进程的流畅和完整,又让学生在总结、梳理实践操作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和总结能力。

另外,在原先的教学案例中,海洋运费查询时是按照数字划分的货物等级确定,而随着实际业务的更新,只须按照危险品和普通货物两个级别区分运价,因此在优化后的教学案例中也随之更新。在原先案例的“投保”操作中,投保单、保险单均作为操作文件,需自行填制后,随附商业发票办理保险,而考虑到实际业务保险单是按由保险公司签发,因此优化后的教学案例将保险单的填制操作均改为审核操作。这样,在确保教学案例中操作环节完整、实践的特点之基础上,加强了操作环节流畅性和规范性,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投入实习角色,把握业务流程。

2.提高操作文件标准化

操作文件包括“操作要求文件”、 “学生操作文件”、 “教师示范文件”及“客户及机构反馈文件”,对于“操作要求文件”就是实习公司提出的实习要求及提示,此部分在编写时课程组就形成了统一规范的格式和语句表述,作到“要求明确、提示恰当”,例如在“报检”操作时,要求为“填制报检文件,向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检”,并提供了所有机构单据和公司单据的空白文件下载,并没有提示学生报检文件包括哪些,而是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书籍获取报检知识后,下载必要的文件进行填制,完成该项工作。

其他三类操作文件主要就是外贸函电、合同、单证, “国际贸易模拟”教学案例中是以CIF术语交易并以信用证结算货款,因此是通过单证实现货币的转移、货款的支付、货物的提取等诸多工作,因此在操作文件制作上坚持“仿真”的特点是课程基本标准之一。例如公司文件包括商务函电、价格核算表、出口合同、商业发票、装箱单、汇票等,尽管各出口贸易公司自行设计而略有差异,经过搜集大量原始的出口交易资料进行研究比对,设计出更为标准化的操作文件。以价格核算表为例,原先教学案例曾将报价核算表分为整箱和拼箱两种,但经过查看实际业务资料,优化后的教学案例取消了这样的分类。例如机构文件包括信用证、海运提单、原产地证明、出口货物报关单等等,一律严格参照机构标准文件的格式、填制要求,以SWJFT信用证为例,教学案例中均采用标准的SWIFT电文格式呈现,并且符合通知银行的文件样式,在案例优化过程中也不断根据新搜集的各国信用证对信用证条款做精心设计,既符合相关进口国开立信用证条款要求的特点,又符合本课程对学生分析、审核、修改信用证操作的训练需要。

四、结束语

在大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中,书面印刷教材的更新速度相对实际业务的信息更新还是太慢,作为新型教学资源的网络教材及教学软件具有多层次、多色彩、易更新、动态开放的优势,配合情景化的教学环境、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环境及全面的注重过程的评价环境、开始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但不可忽视的是,对于此类教学资源也应不断加以优化,通过“国际贸易模拟”课程多年的实践可以发现,这一优化过程不仅仅只是将数据、信息做简单地更新,更重要的是,为了坚持“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符合课程训练目标”的原则,总结和把握优化教学资源设计的要点具有指导意义,使得教学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变”或“不变”都有教学实践与总结作为其可靠的依据,也使得优化工作更具有规范性、创新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辉富,入学与平等:开放与远程学习的挑战——亚洲开放大学协会新德里年会综述U1开放教育研究,2002,(2):5-7

[2]刘冉,谢惠琳,李文臣+提高国际贸易模拟实习效果U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2):88-90

[3]邵苇苇.促进国际贸易从内部做起——加强外贸单证[J].科技资讯.2009,(4):250-251

[4]潘中淑.以“学”为中心教学环境的创设[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