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论传统节日在大学生中的失落——以“春节”为例
杂志文章正文
论传统节日在大学生中的失落——以“春节”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2        返回列表

[摘要]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更是丰富多元,但是时至今日,真正留下来的又有多少,值得国人反思。尤其是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未来的主力军,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可在他们身上很难发现优秀传统的影子,更热衷于洋货。

[关键词]传统节日大学生失落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可在当代大学生中反响并不怎么强烈,反而对“圣诞节”很感兴趣,学生过“圣诞节”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对于春节已经没有感情,甚至已经完全麻木,没感觉。文化在国家与民族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民族要生存,国家要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建设与弘扬。因此,不论是从国家、民族的发展还是从大学生的教育而言,都不能不谈文化,而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所以,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和认识问题,就集中反映了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许多方面,也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可以从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传统节日在大学生中缺失的原因

1.文化的发展多元化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经济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文化交融也是越来越复杂。在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外国文化中的糟粕也趁机而入,并且在中国的文化领域扮演着一定得角色,中国的文化变得不那么单纯、那么单一,而是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糅合了多元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向现代文化转型,出现了“一边倒、一刀切”现象, “洋文化”以其新奇、多样的面孔正在占领着中国的文化市场,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年轻人追求“个性解放、标新立异、时代潮流”, “春节”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已不那么重要,而“圣诞节”正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对“春节”和“圣诞节”的节日内涵已经曲解,在节庆期间衣、食、住、行等生活观念、方式上的改变,直接反映了中国民众正经历一场世界观的巨大转变,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所致。

2.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一些国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来自Www.lw5u.Com]个领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大冲击。外来节日如圣诞节等也随之进入我国现代都市生活,其新颖的物质形态,包括饮食、礼品、靓装等所形成的较传统节日更为特别的繁华世界,都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新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国内外大事,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网络上一些文化糟粕的影响。

3.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不够

当代大学生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学阶段正处于思想转型期,是非分辨能力还不到位,以至于成为“洋文化”入侵的俘虏。 “80后效应”再加上这个张扬的时代背景,他们选择圣诞节而不是春节就不难理解。从深层次来讲,还是由于当今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不够。在当今文化的多元碰撞中和全球化得过程中,多种文化的出现使大学生无所取舍,陷入了选择的误区。

4.学校教育的缺失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育,家长、学校、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学校的课程中很少有关于传统教育的,缺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培育。

二、挽救大学生中传统节日失落的对策

1.对传统节日进行正确的引导

(1)引导对文化多元以及过节多元化的正确认识。前提是必须保证本民族的文化不能丧失。文化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无论怎样多元化、无论怎样融合,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都必须保卫好,不能丢。在面对“洋节”问题上,应该是不提倡也不反对,发掘其优点,把其优点和我国的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使我国传统节日更具新颖性。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意义,并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2)倡导文明健康的过节气氛和过节方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缺失与现在的时代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人们都在追求高科技、新事物,而对旧的东西没有多少留恋。大学生的思想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一切向前看,注重创新。目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物质资料极大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于是人们便把节日当作难得的休息时间,吃喝玩乐、外出旅游,抛弃了传统节日的原始意义,久而久之,过节的气氛也就淡化,过[来自www.lW5U.coM]节的方式也有所改变。因此,在过节时应该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改变节日的表现方式,使之为广大人民所接受,能吸引广大人民,使之从中受益。

2.加强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教育

(1)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之所以会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太少。在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把语文课、历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大学生从思想上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内涵和精华所在。并注重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明的精华,珍爱我们的传统节曰也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型期,在这一阶段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把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发掘其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凤钦:当前中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认知状况的调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

【2】张忠华:论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