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战略的SWOT分析
杂志文章正文
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战略的SWOT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0        返回列表

[摘要]在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外贸依存度高达,金融危机降低国外对我国的进口需求,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外[来自Www.lw5u.Com]贸出口。作为国际贸易的桥头堡,我国沿海各港口在对外贸易中的矛盾逐步凸显。笔者对外贸企业进行出口转内销战略SWOT分析,将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出口转内销SWOT分析出口转内销战略的建议

一、理论界对出口转内销的分析

“出口转内销”在80年代曾是一个很时髦的名词,代表着资质好的企业和品质高的产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Made in China”畅销世界各地。但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中国出口形势恶化,“出口转内销”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通过“出口转内销”,实现内外贸对接,再造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流通体系,使经济运行方式与国际接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出口转内销,狭义是指出口转内销即为出口的产品,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口到国际市场,商家为了减少损失,将货物在国内销售。或者是出货到国外后,再核销单过期之前未能收汇并核销的,按规定,这次出口的这批货将自动由出口转成内销的,已经不能定义成出口了。广义上的出口转内销是指经济危机背景下,原来外贸出口型企业受到国际市场消费的压缩,产品销售压力加大,通过转内销的方式来获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出口企业的出口转内销,一方面会带来这些企业自身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会改变国内市场竞争的态势,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变化。出口转内销带来的有利影响,会降低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内外部市场的统一;出口转内销带来的不利影响,转向国内市场的廉价出口商品,有可能会在国内市场上倾销,冲击现有的国内市场竞争秩序,冲击现有品牌企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以及新产品研究和开发的努力。

二、出口转内销和SWOT分析法的结合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 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的分析方法。现在理论界很少有将出口转内销和SWOT分析法结合的研究。在金融危机下,许多外贸企业已经开始实行出口转内销战略。

1.竞争优势( strength)。可以对出口转内销企业的技术技能优势、有形资产优势、无形资产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组织体系优势、竞争能力优势等进行分析,明确出口转内销企业的优势所在。

2.竞争劣势( weakness)。竞争劣势指使出口转内销企业处于劣势的条件。如缺乏具有竞争意义的技能技术,缺乏有竞争力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组织资产,关键领域里(如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能力正在丧失等。

3.机会(opportunity)。市场机会是影响公司战略的重大因素。出口转内销企业潜在的发展机会可能是:客户群的扩大趋势或产品细分市场、技能技术向新产品新业务转移、外贸企业进入市场壁垒降低、市场需求增长强劲等。

4.威胁( threat)。出口转内销企业的威胁可能是:国内市场的强大竞争对手、存在大量的替代品、出口转内销产品国内市场增长率下降、市场需求减少、客户或供应商的谈判能力提高等。

三、SWOT分析法对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战略的建议

1.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优势

首先由于外贸企业一直以来接外单,所以产品设计比较贴近国际市场,潮流触角比较灵敏,技术性要求也比较高,这是大多数国内企业所不及的地方。

其次外贸企业产品质量比较好。外贸订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履约的一个重要条件.按国际贸易惯例办事,不容有丝毫的取巧与作假。这就是外销产品一般比国内产品质量信得过的原因。

最后外贸企业有一套良好的交易体制。内贸与外贸有着完全不同的交易体制。外贸企业在交易中严格按国际标准行事,包括交易方式、交易规则和结算方法都非常严谨,不容有丝毫的错漏。

2.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劣势

首先外贸企业自身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外贸企业习惯了平行贸易,适应欧美国家的完善信用体制和稳固市场。特别是出口贸易只要接到外商的采购订单就能保证足够的利润维持生产,只需关注生产本身。但是当这些企业转向国内市场的时候,必须自己研发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设计包装、塑造品牌、开拓渠道、维护市场、组建销售队伍、跟经销商进行复杂的货款结算,而且不再是每一笔单子都有利润。外贸企业从单纯地只是按照外商的要求做到靠自己具备应对市场的能力,外贸企业自身存在的多方面不[来自wwW.lw5u.cOM]足令内贸企业迟迟不敢下决心合作。同时,许多外贸企业把“出口转内销”作为解决出口暂时困境的权宜之计,出口订单一有回升,视线重点立即放回到国外订单上而放弃了国内订单,未意识到当未来经济经过调整达到新的平衡,外贸企业再像以前那样依靠出口大幅增长维持企业发展的可能性不大时,通过“出口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调整企业经营模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是外贸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其次国内流通市场的诸多弊病让外贸企业望而却步。内外贸企业在经营模式、交易方式、结算方式、交易规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把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摆上国内货架面临重重困难。国内市场行规、潜规则太多,门槛”太高;经营风险大,安全感差;内贸订单量小,难以对接外贸企业庞大的产能。

参考文献:

【1】张文清.《外贸中小企业转型之——“出口转内销”》,经济研究,2009年8月,

【2】田志英.《“出口转内销”的分析与思考》,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12月,

【3】比塔尔,拉丁美洲的金融危机和工业化,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8月.

【4】王京宝,简论金融危机的防范,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7月., 【5】商言.砌好金融危机的“防火墙”,金融信息参考,199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