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
杂志文章正文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6        返回列表

庞静安康学院

[摘要]本文从现代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必要性入手,提出加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一、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

理论意义上的高校教育成本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即高校向学生个人提供的教育服务成本。如高校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工资、设备、图书、教育活动等支出。2学生求学费用:即学生为求学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如饮食、住宿、书本、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支出:3求学机会成本:即学生为求学而放弃就业所带来的收入。但其内容比较宽泛、笼统,可操作性较差,如核算求学机会成本,从实际操作角度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求学费用的核算及统计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一所学校的学生从几千人到几万人,核算每名学生的饮食、住宿、书本等方面的支出工作量太大,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从可行性的角度出发,本文研究的对象为狭义成本,即高等教育服务成本,也可称为高校的财务成本,它是会计学的概念范畴的财务成本,不包括学生求学费用和学生求学机会成本。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成本核算逐步过渡到既要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又要满足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成本管理的需要。

1.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由于高校的投资主体已经由政府一家变成数家,高校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信息日益成为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学术机构进行科学研究、学生及学生家长知情的重要信息来源,同时也是政府部门核定学生培养成本、制定收费标准并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来自www.lW5U.com]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有关教育成本的数据资料只是在“教育事业支出”账户发生额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工,这些数据信息在全面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方面都与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距。为了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对高校教育成本信息的需要,客观上要求高校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

2.满足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成本管理的需要

随着高等学校1999年以来逐年扩招政策的实施,各高校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在校生的需求,纷纷筹建新校区,而筹建经费的主要来源就是向银行贷款,致使许多高校增加了银行贷款利息这项数额相当大的成本;同时高等学校对资金、资源使用不合理和监管的乏力,也使高校出现了许多教育成本管理失控的现象,诸如建筑追求规模和豪华、项目经费突破预算、资金和资源浪费、利用率低下等等,造成资金的大量流失,有的高校甚至以贷款还贷款利息走上了恶性循环的道路。多方面因素使得许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失控,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出现资金链条断裂现象。从客观上要求高校管理部门加强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高校的运营能力。

二、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

1.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作用,完成教育成本核算的任务,高校首先要加强对教育成本、费用的审核与控制。笔者认为高校的成本核算不单是事后的成本计算,必须依据教育方针、财经政策、会计制度以及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要对各种费用开支进行事前事中的审[来自www.lW5u.CoM]核、指导和控制,防止超支和浪费,提高费用开支的利用。其次要正确确定费用的开支范围,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计算各学年的收入和开支。正确计算学生“产品”的承担成本和管理费用。最后要根据本校教育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便正确记录、计算、考核和分析。

2.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程序

参考工业企业产品的计算特点,笔者认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一般要有如下程序:a确定成本计算对象。高校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学生,是教育费用的归集对象,它是计算学生产品成本的前提:b.确定成本项目。按照经费的用途划分的若干项目,它可以反映学校教育成本的经济构成以及资金耗费情况。我们可以将高校教育成本设置为工资、公务费、业务费、折旧费和修缮费等5个项目:c.确定成本的计算期。高校的教育成本计算期间应与学年期相一致,而会计期间与学年期间是不一致的,应作一些适当的调整:d对高校教育成本和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计入教育成本的界限:e.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将应计入学年教育成本的各种要素费用,在各年级或各专业“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高校教育成本:f.计算各项教育成本,编制教育成本报表。教育成本核算通过开设费用成本明细账户,归集学生培养费用的年总成本。将总成本除以本年度接受教育的学生总人数,就得出一个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服务的年平均成本。最后根据教育成本账簿记录和教育成本计算单编制教育成本报表。

四、高校教育成本的控制

依据现代成本控制理论,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目标应为:满足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这一中心,根据特定时期、特定竞争的要求,实现以“最高成本——效益比”目标,同时,高校教育成本目标可以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定量目标也不一定是货币价值的定量目标。如“顾客满足”便包括高等教育的信誉、高等教育的质量、提供教育服务的及时性、学费标准的合理性等方面,其中既有价值型的目标(学费标准),又有非价值的目标(高等教育的质量)。这种新的目标观大大拓展了传统的以效益为惟一指标的目标观。可以将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目标概括为:有助于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和达成“顾客满足”。 “个体最佳未必导致整体最佳”。现代成本控制在控制教育成本时,要从高校的整体控制战略出发,把控制重点放在对学校全局有影响的学校规划、学科专业布局等结构性动因上,把握学校整体的成本态势,然后再加大对各个执行性动因的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课题组.浅析加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必要性.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25,NO.6.P115-116

康玉超、杨洛新,高校开展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问题和对策研究科技创业.2009(8)P38

韩英.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失控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V01.54 No.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