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析商务英语组织型教学模式
杂志文章正文
浅析商务英语组织型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何佳伦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院

[摘要]本文结合商[来自Www.lw5u.com]务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障碍,比如英语基础不扎实、商务知识领会能力差、教师授课模式不适应,在案例式、情境式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组织型教学模式;通过在浙江工业大学商务英语公选课中的初步实施及对学生适应性和学习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对该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与完善。

[关键词]商务英语组织型教学模式

一、商务英语学习的大背景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更多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具有较强商务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商务英语人才。为了适应这一需求,目前我国已有几百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但是现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很大差距。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商务英语公选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组织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找出一种符合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方法。

二、当前主要教学模式的综述和比较

商务英语教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各种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师逐渐从主导地位转换成“支架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涉外商务的能力,而学生则逐渐从教学客体转换成教学主体。为了充分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情境式、案例式、实训式。以下是笔者对此三种教学模式的总结和归纳。

1.情境式

John Seely Brown.Allan Collins.Paul Duguid在《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文化》中指出:知识只有在它产生及应用的活动与情境去解释,才能产生意义,学习者须在情境中不断地互动、沟通才能获得知识。因此,情境教学一直是商务英语教学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它将学习者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要点和实际操作,突出商务英语的实践性特点。

2.案例式

教师通过具体案例来启发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和锻炼其思维能力,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和学生的多向交流。其主要不足在于未能系统强化学生组织并完成项目的能力。

3.实训式

建立以项目设计为实训主要形式,以市场和职场为实验室的商务英语实训模式,不需要太多的硬件投入,节约资金,而学生却能在其过程中能将学得的综合技能付诸实践,缩短职场适应期,而且项目设计用英语进行,能充分将语言技能及综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是该专业实训的理想手段,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市场潜在机会,还能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拓宽就业渠道。

三、组织型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特点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来文教授( Slavin,1980)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大的课堂教学技术”。

笔者结合上述模式的优点、学生当前学习状况,并参考了多种教学法(比如: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提出了组织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由教师指定具体商务情境与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公司并分配角色,在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并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同时教师也可放手让学生进行Peer review(相互评价),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之目的。以如何推销公司新研发产品为例,该任务要求各小组学生模拟公司部门及角色,分工合作,在介绍产品同时设计营销计划,确定目标客户。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技能,增强个人及小组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籍此,笔者归纳出组织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由于商务英语学生所面临的社会需求,他们必须具有言语交际和口头谈判的能力,组织型教学模式一方面让课堂项目选题都紧扣经济与商务来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是,另一方面让学生组织团队查询相关资料,互相讨论并独立完成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实践提高商务操作能力。

2.灵活性与广泛性

该模式可以灵活运用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选用的课题具有广泛性,使之实用于英语,商务,管理等涉外专业的学生。

3.自主性和积极性

该模式通过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建立自我成就感。

4.开放性和包容性

该模式是吸纳了各种教学形式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教学[来自wWw.Lw5u.coM]方法。因此,它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教学形式,如多媒体课件演示、视频演播、角色扮演、案例解析、任务教学、模拟教学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四、组织型教学模式的效果实证研究

1.调查目的

笔者提出的组织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此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适应情况和反馈。

2.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调查方式是问卷,对象为浙江工业大学商务英语公选课学生;问卷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率为96%。

3.调查的内容

问卷调查主要想探究如下几个问题:

(1)您对商务英语感兴趣吗?

(2)为什么要选择学习商务英语,您的动机是(多选)?

(3)您觉得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组,模拟公司,进行角色扮演,在虚拟的商务环境下,合作处理相关商务问题。

●您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吗?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您学习到更贴合实际的商务英语吗?

●这种模式能激起您对商务英语学习的欲望吗?

●您觉得这种教学模式能有利于引导大家对真实案例进行创新型分析吗?

●您觉得这种教学模式能有利于提高大家的交际能力和处理商务问题的能力吗?

●您觉得此种方式能更好的能帮你掌握初步商务技能吗?

(4)您觉得学习商务英语的最大障碍是?

(5)您认为组织型教学模式最适合下列哪种商务英语类的课程或环节(多选)

(6)您觉得以下哪种具体商务英语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帮助大家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4.调查结果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96%的学生对商务英语有极大的兴趣,其中48%是为了解商务知识.34%是经贸专业学生需要增强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的能力,40%是为成为复合型人才,14%是表示对此科目比较感兴趣、好奇,36%为增加就业竞争力,68%掌握一些基本的商务知识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帮助。

对于组织型教学模式,60%学生认为贴合商务英语实践;80%表示喜欢与接受;70%认为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70%表示能引导学生创新型分析问题;80%认为能掌握初步商务技能及提高交际与商务问题处理能力。对于商务英语具体课堂教学模式(可多选)帮助学生学习与提高积极性的作用,43%喜欢交流式(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大家多交流,团队合作处理真实案例中出现的商务问题,大家互相点评,互相帮助):42%倾向于趣味式(课堂中给适当的时间让同学们对真实情境进行快速讨论和思考,直接进行表演);22%实践式(每堂课布置一个涉外商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同学们自己角色扮演,然后拍成video带到课堂让老师来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16%讲座式(老师为授课中心,传授商务知识,减少角色扮演,直接讲有关案例分析)

数据证明,大部分学生认为组织型教学模式在掌握初步商务技能、提高交际与商务问题处理能力及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组织型教学模式,努力创造一个相对严谨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合作学习。

五、结语

商务英语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某些外贸词汇和术语,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在商务环境中运用所学的商务知识和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型教学模式虽尚在探索阶段,但其符合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能让学生在完成组织型指定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解决涉外商务问题的能力。笔者希望对该模式的粗浅探析,能够对商务英语教学方式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进而为培养优秀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l]Ellis M and Johnson C.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John Seely Brown, Allan Collins, Paul Duguid situated cogniton,and the Culture oflearning Education Reasercher 198918(1):32-42

[3]Slavin, R.E.Cooperative LearningU]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0(50)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芦有珍,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材教学发展展望[J]第七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汇编2006

[6]李素真黄震华.基于构建主义的商务英语教学[J].第七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汇编2006

[7]李中和.运用案例教学行政管理课程探讨U].科技进步于对策.2000

[8]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9]王艳,用社会构建主义理论指导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0]张立玉.对建立商务英语实训模式必要性的思考[J].第七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汇编2006

[11]钟启泉张华.21世纪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