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中国制造业发展题浅析
杂志文章正文
中国制造业发展题浅析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4        返回列表

何晓刚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制造业产业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源优势可替代性高、制造业科技含量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与稳定性难以有效保障。本文以我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为分析基础,探讨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与制约因素,最后对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思路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转移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比较优势品牌战略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已经日益成为了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与核心,也不再局限于单个国家的范畴。制造业被分成了数个部分在各个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转移和组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制造业产业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我国所具有的优势都是可替代的,不具备独有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印度等国家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制造业市场份额极易被削弱。因此,如何保持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与稳定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与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和出口快速增长,两者在制成品出口中的总体比重达到60%以上。其中,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资本、劳动投入和产出增长明显较快,利润率也相对较高。但是,随着人力资源结构与数量的调整,东部沿海企业“民工荒”问题日益显现,劳动密集型产业亟待变革。

2.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产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内部结构变动较大。与其它产业相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密集度较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润率也较高;从所有制构成看,外资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比重很高,且上升很快,而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则相对下降,已明显低于外资企业。

3.制造业发展中的能源问题

作为一个人均能源资源短缺的制造业大国,我国能源工业发展水平和能源供求状况,直接制约着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特点是:能源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但能源工业技术水平较低;能源消费水平迅速上升,但使用效率和环境问题突出。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 根据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特点和现有制造业的情况,我们需要把对外开放与自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现有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形成自主产权,进一步巩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实行开放型的自立发展模式。

1.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一是具有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规模,但这个生产规模不只是产量全球第一或在世界上占有很高比重,还必须是主导产品占有居支配地位的比重;二是具有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研发和技术,这些研发和技术应当是本土化的和本国企业能够控制的,而不是转移、引进和受外国企业控制的;三是具有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营销和品牌,这些营销力量和品牌影响也应当是本国自主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受外国跨国公司支配的营销和从国外引进、移植的品牌。

2.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意义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既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又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还关系到我国制造业能耗物耗的降低,有利于减轻制造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压力。

3.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一是我国制造业在很多技术上过度依赖国外,不利于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二是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缺失,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形成独立完整的价值链:三是我国制造业企业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去购买国外技术,并面临国外企业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的诉讼;四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只能以价格竞争作为手段,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而较低的利润率又使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从事研发,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困境。

三[来自wwW.lw5u.Com]、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思路

1.在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全球制造业发展已进入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我们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把握这种大势,紧跟潮流。而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才有资本角逐国际市场。要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选择适当的发展路径,例如大进大出的加工制造业就对交通区位有很高的要求;要考虑当地的产业基础与技术优势,例如绍兴的纺织行业、扬中的电器产业、兴化的五金工具产业等都是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起来;要把良好的资源条件、正确的制度选择与合理的战略设计结合起来,例如作为内陆省份的河南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企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依托自然资源、带动区域发展的路子。

2.在接收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实施品牌竞争战略

当我国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时,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来吸纳各类外来产业的转移是一种适应性选择。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必须要在外来资本和本地资本互动融合的过程中,加快对本土品牌的培育与发展,逐步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3.在完善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注重软实力的提升

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成为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增强科技实力已成为当今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不懈追求,而科技实力的提升需要从硬、软两个方面共同着手。一方面要加大设备投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确保企业装备水平在行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在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上取得突破,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把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竞争优势,同时以良好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措施安排推动[来自wwW.lw5u.CoM]人才集聚,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类人才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