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商科高等学校应加强创业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
杂志文章正文
商科高等学校应加强创业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2        返回列表

崔寅 哈尔滨商业大学

[摘要]商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就业观念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加强商科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业创业教育高校

高等商科院校是以研究商务管理和培养高级商务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高等商科教育的墙养目标应是未来的现代商务管理人才,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从事现代微观企业经济活动的未来的商务人才即经营管理人才。他们应该是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高素质人才。这个高素质的核心就是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等商科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创业教育定位,制定适合商科院校的创业教育目标

要转变教育的观念,确立以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把培养创业能力作为商科院校一种新的教育目标、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改革方向。高等学校应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人才观转为商科复合通用人才观。创业教育的正确定位是高校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高校首先应该明确创业教育的教育地位问题,也就是说,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创业素质的构成来看,对学生进行从事企业、事业商业等行业规划、创业经营、发展的全过程教育,并[来自wWw.lw5u.coM]在其中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信心和毅力等素质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初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业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强化商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一般来说,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分为三类: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知识。因此,商科高校在创业教育中首先要加强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经济、管理、法律、艺术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理工科专业增加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和法律等课程;文科专业增加自然科学、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力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专业基础学科范围,体现学科交叉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课程逐步纳入公共基础课或公共必修课的范围,同时注重创业教育课的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学校要开放教学制度,增加选修课程,实行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允许学生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提前或延缓毕业,而不受苛刻的时间限制;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选择教师和研究项目,而不受专业、学院和学校等界限的阻碍。

三、商科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现创业教育目标,高校必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形成合理的师资体系。创业教育教师应该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本身必须具备充足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他们也必须有经济的头脑、创业的理论与实践,金融的常识与管理的才能,对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充分的掌握。首先,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或有计划地支持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其次,高校也可以不定期邀请成功的校友企业家回校为在校大学生作创业报告,以自己的创业经历现身说法进行教育引导。再次,高校根据实际情况面向社会敞开大门,采取聘用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与创业专业相关的专家或从当地企业中聘请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家担任创业指导课的兼职教师,与高校教师共同合作讲授创业课程。

四、要加强商科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创业环境

商科高校要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广泛开展有关创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使之成为一种具有长效影响的文化力量。第一,利用校内橱窗、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和成功经验,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和创业成功的校友为学生讲述创业经历,激发学生创业的潜能。第二,利用大学生社团这一载体,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参与竞争的意识,建立创业教育网络、定期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等都有助于高校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第三,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形成合理的机制,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第四,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服务管理机构,其主要工作应包括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课程开发及实施、对学生创业项目的审查和辅导,与校外创业基地的联系、对各院(系)开展创业教育的检查和评估等。 五、商科高校应该建立规范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创业教育评价是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程度以及其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做出判断的过程。评价的主要工作包括确定评价方法、制订评价标准、实施评价和对评价结果做出反应。我们应该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对创业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质量、实施过程,实践环节和成果业绩要加强宏观管理、有效监控、信息反馈和科学评估。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中介创业教育评估机构和高校内部评估机构的方式,分别组织实施社会和院校两级创业教育发展性评估。社会和学校的中介创业教育评估机构专家可以由懂教育的资深评估专家,实业家,管理者,高校创业教育研究者等人员组成。由他们根据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包括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环节等对创业教育进行阶段性的发展性评估,以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建立有效的反馈环境。高校要真正落实创业教育,必须尽快制订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并将其纳入到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价之中,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小客: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 (5)

【2】刘鑫玲:创业教育探析教育探索,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