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试论公用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
杂志文章正文
试论公用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6        返回列表

●杨泉 泰安市城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摘要]公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定存在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产生客观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种威胁,如果控制不当将直接影响企业业绩。探讨公用企业财务分析形成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增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对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财务风险全面预算内部控制

公用企业是指城市中为市民提供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公用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企业单位。如:公共汽车交通、城市供热、供水、供气、排水以及园林等。公用企业与一般企业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不同,它具有双重特性,即企业性和社会性。企业性是指公用企业作为企业应该追求一定的利润,以维护其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而社会性是指公用企业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必须要服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政府目标。而在两者之间,社会性的重要性往往在企业性之上,尤其是国有的公用企业。

公用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公用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的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公用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要完全消除风险是不现实的。

一、公用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即公用企业由于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表现为[来自wwW.lw5u.CoM]借入资金加大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即因不确定因素导致公用企业不能取得期望投资报酬的可能性,由于投资活动而给公用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公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影响公用企业价值的变动。

二、公用企业财务风险形[来自www.lw5u.CoM]成的原因

1.公用企业外部引起。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公交公司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煤炭价格的大幅飙升使生产热力的企业面临连年亏损的尴尬境地。公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2.公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部分公用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公用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部分公用企业财务管理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举债规模过大,导致资金结构不合理。公用企业资金分为自有资金和负债资金,两者应该维持恰当的比例,而公用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融资决策往往发生失误,资金结构严重失衡,部分公用企业甚至资不抵债,比如部分公交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失误。公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大,期限长,往往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持续发生。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公用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达到预期效果,为公用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和社会风险。

第三、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四、公用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防范财务分析必须先发现风险,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而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关键是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信息化为基础,以财务报表、综合经营计划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等理论,对公用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预警系统属于事前监测,要及时地对系统进行记录和总结。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公用企业往往也是垄断企业,至少也是存在较高的市场进入门槛,在这种情况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预算管理是国内外企业普遍采用的现代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公用企业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适应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必然选择。全面预算建立在对公用企业认识的基础之上,并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反馈、适应和调整,通常是以企业顺利运行并产生适当利润为预算目标,适用于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领域。它的特点是全员参与,落实到各部门,可以实现政府、公用企业和全体员工的政治、经济利益相结合,更好的实施绩效考核,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6月28日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公用企业有效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单位,尽管规模大小不一,企业性质特点不同,都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公用企业建立内包括最后应该以会计控制为基础和核心,逐步健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一是在现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各企业以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为指导,根据自身战略发展和管理需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并制定具体的控制程序和措施;二是在内部控制具体的目标和内容上,可采取以点带面全面展开的策略。以会计控制为核心,逐步健全多目标、多层次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三是在公用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采取分步走的策略。对于会计核算混乱、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的企业,应该从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着手,按照合规经营的基本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做到财产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息真实,在此基础上,逐步按效益性要求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内部牵制、班组核算、责任中心管理、预算管理等基础工作做得较好的企业则可以直接按效益性要求构建内部控制框架。企业还应强调弹性设计,适时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

4.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坚持下审一级。目前,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服务两大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不仅仅指对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审计,还包括对本单位内部制订的政策、规章、制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反馈、跟踪等等。而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又可具体表现为以下多个方面。其一、参谋与助手的功能:内部审计通过调查、了解、评价、分析、判断,为领导决策层出谋划策,促进管理,提高效益。其二、建设的功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参与某些项目、工程等有关规章制度、计划方案的制订,提供相关的审计建议;其三、保护的功能:内部审计通过查错纠弊,为公用企业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其四、调解协调的功能: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多个职能部门之间开展工作时,能够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内部审计对于缺乏充分市场竞争的公用企业在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坚持下审一级是为了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内部审计,主管部门对集团公司进行内部审计,纯粹民营公用企业则应该组建由董事长直接负责的审计委员会进行内部审计,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5.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培育财务风险规避观念,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文化建设。首先,要改变以往对风险管理的偏见,树立先进的公用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为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要使员工明白,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积极寻找、发现防范风险的办法。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正视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环节,既不要对风险产生恐惧,更不能麻痹轻视风险,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将能有效地控制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江红: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经济研究参考,2008.(63):26^u 271

[2]王海燕: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及其规避时代金融2008,(10):106~1081

[3]胡燕杨有红: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对接会计研究.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