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9        返回列表

●吴瑛 吉林省抚松县科学技术协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不适应改革的需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已成为必然。本文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

1.会计目标定位不明确。会计目标应该满足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但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目标在确定信息使用者的范围和对财务信息的规定上均定位不够全面。其一,对信息使用者的范围限定过小。其二,对提供信息的要求规定过窄。目标的不确定性导致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对社会公众受托责[来自wwW.Lw5u.com]任的履行情况,也无助于使用者确定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当期的运营结果,更无法评判事业单位会计主体提供服务的水准及履行义务的能力。

2.核算基础应用不恰当。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对于经营性收入和支出业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按收付日期确定归属期,不管是否应该属于本期所有,都[来自Www.lW5u.com]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本期没有收到的收入和不用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我们知道两种不同的核算基础对收益的处理完全不同,收付实现制没有遵循配比原则,所以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

3.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企业相差很大,而且由于存在不同类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的不同,各事业单位所用的科目设置也千差万别。科目设置混乱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规范的科目设置,使得帐务混乱不清,不能完全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4.会计报告体系不全面。会计报告是政府向纳税人报告其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形式。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体系中,只有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而难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状况以及资金节余、来源和运用等情况;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没有现金流量表,并且事业单位不是完全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会计核算.所以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表就不能完整地反映现金的增减变动情况。许多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入已经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根据事业单位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支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从而经营收支结余并不能反映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减变动。这样,对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单位内部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建议性措施

1.会计目标的界定。我国对会计目标的认识深受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影响,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之争。由于“决策有用观”实际包含了“受托责任观”的主要内容并日益占据主流地位。因此, “决策有用观”逐渐被我国会计界所接受。但 “决策有用观”只注重会计的决策功能而忽略了会计的监督功能,只注重会计技术性的一面而忽略会计社会性的一面,因而,其作为会计目标是不适当的。会计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又要认识到会计自身的实际;既要看到会计技术性的一面,又要认识到会计的社会性。所以我觉得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应设定为 “如实反映”。所谓“如实反映”就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事项和情况的经济实质。因为(1)如实反映事业单位情况的信息有助于预测事业单位未来现金流的数量、时间以及不确定性,进而有助于决策,而过于强调决策有用会使会计失去自我。(2)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真实情况的信息有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利益相关者监督决策需要如实反映事业单位情况的会计信息。(3)如实反映的会计信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能充分发挥好会计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性、协调各方利益方面的职能。“如实反映”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提供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影响的信息等。

2.核算基础的转变。《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我国目前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可直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人工成本低;但它不利于真实、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难以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有利于其决策的信息。同时, “可选择使用权责发生制”的规定,导致有经营性收支业务的事业单位在选择核算方法时余地较大,人为调节报表的空间也较大,进而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事业单位会计的发展方向就是权责发生制。在改革的趋势下,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可以在除了财政拨款等专项业务上采用收付实现制,其它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并且实行权责发生制可以采取渐进式转变的方式,先试点后推广,先行业后整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及时的反馈问题,极大的改善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3.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要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要求,满足各个层次不同信息需求的目标,则必构建新的财务报告体系,使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充分、完整,全面并具有前瞻性。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主体财务报告与辅助财务报告相结合”的体系。编制总体报告,然后用辅助报告进行进一步补充说明。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改进,根据“资产一负债=净资产”的会计等式编制,列示资产、负债、净资产三类项目,对资产、负债项目应按流动性分类;增加现金流量表;将收入、支出放在专项的收入支出附表中。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比如增加反映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的指标,增加反映对外投资收益率的指标。这样我们可以对事业单位整个现金流量、资产的存量和增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分析,目的是反映运作过程中的各个问题,从而提出校正、监控举措,以求获取最大效益;同时,财务分析还可以帮助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财务信息,把握事业单位的历史业绩和经济前景,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l】蔡丽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8(9)

【2】武雷: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J].财务与会计,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