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2        返回列表

●林建达 福建省漳州市粮油中转服务公司

粮食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而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当前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国内粮食供求趋紧的情况下,如何构筑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价格稳定,这也是新形势下重新认识粮食安全的一大课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出路在于必须坚持立足本地、立足国内[来自wwW.lw5u.cOM]保障粮食供给的指导方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对“三农”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有计划发展粮食生产,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逐步提高粮食自给保障能力,并适度扩大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依靠宏观手段有效调控粮食市场,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来自Www.lw5u.coM]最终实现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

一、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立足本地保障供给

立足本地,发展高优粮食生产,是实现粮食自给,确保平衡,做好粮食应急供应的重要举措。福建闽东南一带自古以来就有产粮区,俗称“鱼米之乡”,发展优质水稻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只要合理规划,统筹兼顾,注重粮食生产科学发展和其基础性作用,相信销区今后的粮食自给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具体办法:(1)建立基本粮田保护范围,实行政策保护,进一步稳定农村粮田面积;(2)发展规模生产,彻底改变小农耕作方式,根据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特点,把有利于发展规模作业的耕地统一进行合理规划,使有限的粮田逐步向有经营能力的种粮大户。专业户转移,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粮食生产;(3)鼓励和支持个人或社会团体、台资企业创办农业合作园区,发展丰产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为社会提供更多粮食商品。当前,随着两岸关系进一步缓和,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正步入快速发展期。我们要抢抓国务院支持海西加快建设的历史机遇,发挥对接台湾高科技农业的合作平台,大力吸引台湾农业企业、研究机构等到海西投资兴办粮食产业,共同推进两岸粮食生产加快发展;(4)建立粮食生产激励机制,推动粮食生产发展:一要落实好国务院有关惠农强农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兑现给农民种粮补贴资金和收购补贴款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要做好科技支农工作,热心为农民提供信息和技术知识服务,帮助农村走农业机耕化、专业化路子;三要提供资金信贷保证,加大支农资金扶持力度,建议有关金融机构要为从事粮食生产的经营企业、生产农场和种粮大户优先提供贷款保证,使贷款资金及时落实到粮食生产者手中,更好地发挥效益;四要为产粮、售粮、调粮有突出贡献的粮食经营企业、产粮大户、行业带头人等设立粮食奖励基金,鼓励全社会更多的人热心为粮食事业快步发展做贡献。

二、加强产销协作,做好余缺调剂

销区在粮源供应不足的条件下,如何搞好总量平衡,稳定市场供应,这是新形势下粮食工作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新任务。从销区粮食缺口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究与产区建立长期的粮食购销关系,是抓好粮源调入,确保市场稳定的有效途径。粮食产销区应建立长期购销合作关系: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建议产销区同级政府每年联合举办一次以上的产销见面会、粮食订货会等,进行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服务,推动双方合作。二要加强产销区政府层面、购销企业之间的互访活动和友好往来,共同为粮食购销合作打造通道和构筑平台,推动合作双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三要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毁约或出现欺诈行为,做出有损双方利益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省内主产区与沿海销区之间建立的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协作关系,促进省内产区粮食顺畅流通,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稳定销区粮源供应。要加强我省销区与省外产区的粮食产销协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举办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利用粮食批发市场窗口等多种形式,推动粮食产销衔接,为全省粮食安全服务。

三、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粮食安全的战略措施是要建立以储备粮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目前,我省销区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实现供求平衡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建立省、市、县分级管理的粮食储备制度,正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余缺调剂,以及应对粮食市场变化的需要。如2008年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冰雪灾害、地震灾害和强台风带来的大水灾害等,各级政府及时动用本级储备粮解决灾民口粮问题,对粮食部门的应急供应也是一次最好的检验。实践告诉我们,粮食不能没有储备,粮食储备不足往往会出现市场紧张局势,容易造成无穷后患。因此,我们应该站在新的起点上,扎扎实实地抓好粮食储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为粮食供应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加强粮食安全体系建设

1.制定粮食应急预案。有效监测和控制各类突发事件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粮食市场异常波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2.加强粮食生产、需求.库存、价格及粮食市场动态的监测分析,特别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跟踪监测,及时做好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出现紧急情况随时报告当地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供应,稳定粮食市场。

3.做好粮食加工供应。组织骨干粮店和骨干粮食加工企业按照当地政府的部署全力以赴投入粮食加工供应。同时要在县城和乡镇所在地临时增设粮食销售网点,做好缺粮地区困难群众的粮食供应工作。我省是自然灾害多发区,各地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切实做好灾民口粮供应工作,视情况择机启动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确保灾民有饭吃。

4.加强粮食市场监管,规范粮食流通秩序。要研究制定粮食行业发展规划和粮食市场管理办法,规范粮食交易行为,促进粮食市场有序运作。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打击各类欺行霸市、哄抬粮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