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强化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杂志文章正文
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强化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王婉玉 卫生部干部培训中心

●马重阳 中国工商银行

[摘要]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我国当前市场主体结构来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过程中,强化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地位,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入非公有制企业是一个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应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关键词]人民利益 最高准则 非公有制企业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及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目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就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必须注意到一个严峻的情况,那就是与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相比,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从当前情况来看,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的是少数,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党员,有些已建立的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出现整合力及凝聚力有所削弱,从而导致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各项任务的完成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失去了坚强的依托和组织基础保证,如这一局面不能尽快得到重视和改善,就必然会出现非公有制企业既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薄弱点的尴尬情况。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在党的建设上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总的方面来讲,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仍然十分薄弱,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其一,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中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强化党的建设的有利气候和环境。其二,某些非公制企业虽然建立了党的组织,但由于其所建立的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明确,管理分散,导致在工作中难以形成合力。其三,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着党员数量少,地域分布广,流动性强等实际问题,使党建工作的开展难度加大。其四,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发挥作用的渠道和方式不清楚,从而导致对党员的教育针对性不强局面的出现。其五,政策指导性滞后,可操作性不强也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深入发展。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强化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是改革不断深入,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增多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执政能力的加强和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党[来自www.LW5u.coM]的基层组织的健全、巩固和发展来得以体现。同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在今后的若干时期内,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必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和扩张,这将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和党员转移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作。中国共产党如果不及时跟上这一变化的趋势,在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强化党的建设,就势必会在全局上削弱党的执政地位,削弱党对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领导力、影响力和控制力。

从坚持中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来看,当前强化中国共产党[来自WwW.lw5U.com]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的

建设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同时还是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要求、增强党的阶级力量、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是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组织中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强化非公有制企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坚持中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高度,认识到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采取切实而有效的措施,切实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从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党的建设新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基层组织。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核心,当然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核心。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贯彻实施,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务之急是在非公制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与非公有制企业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所以,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应建立党支部,使其在企业员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其次,要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工作原则、工作方法及工作艺术。可以说,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原则、方法和艺术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入非公有制企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任务的转移、环境的变化、实践的深入,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提出新的要求,更需要不断对其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后,不仅其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其工作内容和具体任务也与过去大不相同。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的影响,着力于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与工作思路的创新,凡是有利于党对非公有制企业主旨的政治领导和经济监督,有利于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团结带领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努力工作,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事情,就应该大胆地闯,大胆的试,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在其企业中的战斗堡垒,成为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

再次,要围绕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遇到的最大的和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企业业主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清.态度冷淡,甚至心态疑虑,担心思想政治工作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利益驱动是非公有制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合理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服务于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确立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把着力点放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正常经营和发展,要寓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使企业业主与职工切实感受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好处,从而自觉接受并支持中国共产党在企业的建设工作。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生产经营活动之外,就会因为缺乏坚实的基础而变成空洞的说教,极大地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要在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在西方是作为以人为本的一种现代管理手段出现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学习借鉴西方国家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在创建非公有制企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本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可以说,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是非公有制企业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的展现,是其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可贵的无形资产。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切实可行围绕其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开展党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并使其成为进一步强化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渠道。通过培养及强化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有效地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非公有制企业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促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发挥,既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又能达到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地位和党组织所应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落到实处,从根本上维护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