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创建新型“三农”生产关系的方略探析
杂志文章正文
创建新型“三农”生产关系的方略探析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次数:32        返回列表

●邓绍勇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摘要]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发展观,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旨在极力营造新型“三农”生产关系氛围,科学创建新型“三农”生产关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三农”经济基础。

[关键词]中央领导集体 构建 三农 生产关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演进,中国如何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扮演大国角色?中国“三农”问题是一热点和难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为关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心“三农”问题,并将其列为全党及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改善“三农”生产关系,科学构建新型“三农”生产关系,提升“三农”经济基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三农”的发展问题,根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面的生产关系束缚。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的落后,决定着生产关系资源的贫瘠。资源是创造财富的源泉。生产关系差,即生产关系资源差,亦即经济基础差,根本地制约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政策路线改善了“三农”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资源市场化。从而“三农”被全面激活,生机被释放,生产方式亦即市场化, “三农”得以迅猛发展,并为1985年后工业、城市的“改革、开发”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工业、城市“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文明进程,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三农”生产关系渐被削弱,生产关系资源被弱化,演义城乡“改革、开放”差别愈演愈大, “三农”发展逐渐滞后,问题也逐渐突显。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1997年至2003年,农民收入连续7年增长不到4%,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五分之一,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在一度缩小后又进一步扩大。

纵观近二十年来的“三农”发展问题,根本的在于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的生产关系的束缚。

1.微观生产关系资源差

人力资源差。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源动因子——人力文化素质差。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当前“三农”现有4.8亿人力资源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88%左右都仅受过初中及以下文化教育,没有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其观念、思想落后,科技应用、转化等劳动技能弱,生产效能低。生产效能低又致使年富力强的人“穷则思变”, “背井寓乡”寻求新的增长点。进而使“三农”人力资源进一步弱化。

组织化资源差。组织化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及维护和发展生产关系的源泉,即优化配置生产资源及高效运转的源泉。组织化的程度决定着生产资源的配置优化及生产方式的运行效能的水平。而现行“三农”多以“家庭作坊”为主,互助为辅的松散“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及关系;生产资源简单、重复配置;基层领导、管理水平低,对生产资源未能高效优化整合;除城市周边部分乡村外,其生产方式缺乏整体、长远、战略意识,大多都为单干、短期行为,未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来步入合作化、公司化、集团化、市场化等规模化经济。不经济的生产方式或组织化方式,其生产效能差,也就当然地不可避免。

2.中观生产关系资源差

权益保障资源差。受工业、城市“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厚此薄彼的地方施政,使“三农”的权益难以保全地被动身处弱势,进而恶化了“三农”的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三农”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公共资源差。交通、水利、教育、卫生、能源等国家、地方投放,相对于城市大为匮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资源差,制约着“三农”的生产活动及效能,困绕着“三农”的现代化进程。

3.宏观生产关系资源不足

魅力指数差。“三农”多处偏、远、高、贫、条件[来自www.lW5U.com]艰苦地带,工作、生产、生活不便。对人力资源等生产资源及生产关系资源缺乏吸引力,或存有负吸引力。从而对生产及生产关系资源的维护、优化和发展存在强制约性。

二元化体制制约。城乡二元化体制,致使“三农”剥离于社会统筹而单列独自运行, “三农”的可供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宏观生产关系资源匮乏。在匮乏宏观生产关系资源前提条件下, “三农”的权益维护、公共资源、发展乏力支撑, “三农”也就自然地被社会所冷落而处社会最低层。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总言之, “三农”的发展问题,是“三农”各层面的生产关系交织襄住了“三农”生产力的脚。即:生产关系资源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的步子迈不开。要解决“三农”的发展问题,必须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进一步改善其现行生产关系,科学构建相适应的新型“三农”生产关系,提升其经济基础,解放其生产力。

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科学构建“现代三农”生产关系,丰盈“三农”经济基础,乃求真务实

1.统筹城乡,营造“现代三农”氛围,提高“三农”社会地位,改善“三农”宏观生产关系

“政治是灵活,是统帅。”

面对“三农”严峻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对城乡发展战略做出重大调整。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实事求是的明确指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3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此次会上进一步阐释了“统筹发展”思想: “农村和城市是有机的整体,城市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农村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不会自然地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也强调: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指出: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思路。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强调“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任何组织或个人的社会地位,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范围及优劣。 “三农”的社会地位越高,其结识、吸附、拥有的社会关系就越广泛,也就越有利于结盟、优化相关生产关系方——生产关系资源。即“三农”的社会地位越高.越有利于改善、优化其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为其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丰盈的生产关系资源——经济基础支持。 “统筹城乡”、 “重中之重”、 “共同行动“、 “首要任务”、 “一体化新格局”、“重要时期”、 “战略任务”等等的阐释,2004-2010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若干意见》文件的频频发布,都凝结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展示着其极力营造“现代农业”氛围,强力提高“三农”的社会地位,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宏观层面改善 “三农”生产关系,奠定其宏观生产关系资源,科学构建相适宜的“现代农业”宏观生产关系平台的战略思想和思路。

2.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措施,促进改善“三农”中观生产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先后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到“不取、多予、放活”的指导方针,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强农政策措施。

一是保障“三农”权益:严格保护耕地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全面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等等。

二是加大对“三农”的公共资源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村水、电、路、气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到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等。

三是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任何组织或行业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相关社会领域的认可、支持及参与而孤立作为,而相关社会领域对组织或行业的认可、支持及参与的程度较绝对地取决于其政治或经济的价值魅力或潜力。十六大以来的有关保障“三农”权益、加大对“三农”的公共资源的投入和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惠农、强农政策措施,一方面摒弃对“三农”的弱视,积极改变“三农”的环境条件,增强其魅力,培育其潜力,以吸引社会相关领域的认可、支持及参与,即引导中观生产关系资源的导入;另一方面积极投入、构建“现代农业”,挖掘潜力,推动社会各相关领域对“三农”的支持、参与,以促进和推动中观生产关系资源向“三农”的流入。从而为“三农”构建、提升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中观生产关系平台。

3.改善“三农”微观生产关系

一是提高“三农”人力资源素质。2006年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008年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009年支持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技推广一线工作;2010年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二是提高“三农”组织化程度和水平。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等等。

三是为“三农”减负增效。2004年起陆续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06年1月1号全面取消农业税,相继陆续取消了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等政策——为“三农”减赋,以提高“三农”的积极性。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到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等等,为“三农”增效。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毛泽东曾说: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一方面提高“三农”人力素质,改善智力结构,提高劳动转化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三农”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基层干部结构,提高组织化程度和水平;再一方面,积极为“三农”减负、增效,改善其营效,提高其收益。进而,推动改善其内部微观生产关系,提升其营运效能。

综上所述,[来自www.Lw5u.com]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举措,都展示着其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现代农业”,求真务实地创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型“三农”生产关系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