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对改革医院会计制度的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对改革医院会计制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90        返回列表

王跃芬 胡兆礼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

[摘要]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但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明显滞后,如何使医院会计制度能够跟上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是本文重点论述的内容。本文首先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革的策略思考。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

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是遵循199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财政部、卫生部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该制度发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医院的会计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财政体制等各项政策的逐步建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医院会计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公立医院财务和绩效管理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级医院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业务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来自wwW.lw5U.com],医院的帐务处理、核算内容也越来越复杂,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医疗机构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对改革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思考。

一、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与新医改不相适应

新医改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主要是基于规范公立医院会计核算行为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而近些年来,我国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特别是新医改的推行和不断完善,将助推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民间医院执行什么样的会计制度,目前国家尚无明确规定,而且由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本身的是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角度制定的,民营医院也法参照执行。另一方面,新医改将积极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将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但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少必要的公益性会计科目,不能准确、详实的提供任何公益性质的会计信息。三是新医改逐步实现医药分开,这将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医疗药品核算产生重要影响。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设有“医疗收入”、“医疗支出”、 “药品进销差价”等科目分别进行医疗和药品收支核算,无法满足新医改的需要。

2.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固定资产核算过于简单。医院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率较大,而且医疗设备多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技术损耗较大,很多固定资产尚属于可使用状态,但由于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更换,导致固定资产不可使用。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既没有设置“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对资产的新旧程度进行准确把握,更没有设置减值准备科目对资产的真实价值进行反映,如对技术含量高、更新快,客观上存在着因市价大幅度下产生无形损耗或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加确定,将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这不符合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二是接受外部投资核算不完善。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级医院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机构的筹资渠道已趋向多元化,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没有设置接受投资的会计核算科目,以至医院接受这样的投资多做收入处理,而分红时做费用支出处理,违反了经济事项的实质性要求,混淆了医院资本金与投资人权益的数量界线,使医院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三是成本费用核算不准确。现行医院缺乏统一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成本开支的范围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医院之间可比性差,进而使医疗收费价格的测算和制定丧失客观和公平。费用方面开支核算过于宽泛,缺乏有效的费用会计信息,如管理费用包括了除医院管理部门费用外,还包括为医疗、药剂等其他业务部门服务的辅助部门费用及借款利息费用等。管理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成本、药品销售成本和制剂产品成本,最终影响到了医院的经营绩效。

3.会计报表存在一定的缺陷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主要报送报表有“资负债表”、 “收入支出总表”、“基金变动表”3个主报表,没有现金流量表和成本费用表,没有编制现金流量表,造成医院无法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无法正确评价医院的经营效益和效果。没有成本费用表容易导致医院成本计算失真,不利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经营决策,也不利于医院进行医疗收费的合理定价。对于公立医院近年来承担的越来越多的公益性出,应在会计制度上增设公益性会计科目,如增设“公性支出”、“公益性收入”会计科目,以准确衡量其承担责任、义务,也为财政补助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同时分于医院正常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也有利于医院绩效考评和经营管理。

二、对改革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思考

1.不断适应新医改对医院会计核算的要求

经济发展导致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就需要通过会计工作来客观、真实的评价医院的经营成果,国家应当致力制定多元化的统一医院会计制度,以满足当前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改制后的有或多种所有制的非营利医院、社会资本参与或兴办非营利性医院需要的会计制度。改革可以借鉴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公益性出,应在会计制度上增设公益性会计科目,如增设“公性支出”、 “公益性收入”会计科目,既能准确衡量其承担责任、义务,也有利于医院绩效考评和经营管理。

2.完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

一是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核算逐步趋于一致,以真实反映医院的资产负债情况,获得医院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和使用状况,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作相关决策。

二是完善外部投资核算。医院要建立多元的资本金结构,条件成熟的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来自Www.lw5u.Com],相应的设置“股本”科目反映外部的投资。或者在权益类科目中增加“资本公积”科目,以反映社会资金对医院的投资情况。分配利润时应增加“利润分配”会计科目,真实反映医院的经营实质。三是完善成本费用核算。对于成本费用核算,可以借鉴企业核算方法,将管理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直转入收支结余,不再进行管理费用分摊,在会计科目方面要根据医院的特点设立成本类科目,统一核算口径,同时细化核算内容,已确保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3.增加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医疗体制改革后,医疗机构的投资主体成多元化趋势,不同的投资主体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需要全面披露医院的会计信息内容。首先,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列报内容。根据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分类标准.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格式,增加医院涉及到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组的财务列报实用数据,使资产净值直观明了。其次,应该新增现金流量表,由于医院已经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可以全面反映经营实质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医院可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中的具体准则,从经营、投资和筹资角度全面了解医院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资金使用是否正常,以评价医疗机构业绩,便于接受各产权主体的监督。再次,医院的财务报表在提供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的基础上,还需披露成本费用表,已全面真实的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本,确保其医疗收费能够合理定价,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满足报表使用各方的需求,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和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