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议“低碳”房地产
杂志文章正文
浅议“低碳”房地产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40        返回列表

房地产行业是碳密集的行业之一。过去五年,全世界的住宅开发量,中国占了50%,中国能耗里面40%来自于建筑,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要推行低碳经济,无疑首推低碳房地产。“低碳”这两个字其实一直都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是一直以来与建筑和房子有关的事情,都被房价、泡沫等等吸引了,而我们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意识——低碳、绿色。

低碳经济,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低碳”,就是如何更有效利用能源和降低排放等有关问题,这正是房地产开发遇到的“挑[来自wwW.lw5u.cOm]战”:另一个就是“经济”,如何使得这种能源利用模式促进经济利益的增长,也就是房地产开发所遇到的“机遇”。 “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的一种可盈利的经济发展状态。

现在房地产开发是一种简单粗狂的模式,是以土地为原料、资金为动力、以时间为坐标、以销售为导向的粗放型、消耗型、分离型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突出表现为技术含量低,生产过程与经营过程的能耗大,追求销售的速度,资金的时间效率,而不是产品的经营效

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资源的严重消耗。由此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比如,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在我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会释放约800公斤二氧化碳,一般的家庭装修一次会产生5吨的废料。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处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链的中游,与20多个上下游拉动经济产业相关,发展低碳房地产既可拉动上游绿色生产、推动下游绿色消费,又能促进房地产产业结构调整,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平抑房价都具有重要意义。低碳地产的核心内容是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综合住区减碳、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减碳和生产、施工过程减碳等三项,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4亿吨,节约费用可达7000亿元。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节能建筑是一个趋势,谁能抓住并引领这一趋势,谁就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北京已经有很多楼盘在寻求这方面突破,从上海的印象钢谷到当代MOMA、从远洋的“老社区新绿色”改造到万科、雅世集团的集成住宅、招商地产的生态绿色住宅。我们可以关注一下作为住宅产业的领军者以及低碳生活的倡导者的万科集团。

万科已经奏响了绿色建筑产业的“三部曲”:住宅精装修、住宅产业化、绿色住宅。据粗略估算,万科实践的工业化住宅,可以使施工能耗降低20%,施工用水降低60%,混凝土和钢材用量降低60%,施工垃圾降低80%。万科集团副总经理丁长峰认为,如果将工业化住宅在全行业推广,其带来的收益将非常可观。据王石介绍,万科专门委托专业公司对产业化公司进行比较,发现现代的住宅产业化和环境保护之间相近程度很高。为此,万科制定了逐步实现住宅建设工业化的时间表。预计到201 2年,万科住宅产业化的比例将接近70%,到201 4年将达到90%左右。如果房地产行业做住宅产业化的比例达到10%,每年在减少污水排放方面将相当于10个西湖水的总量,减少木材砍伐相当于9000公顷森林的木材,节省用电相当于一个葛洲坝水电站的月发电量。

低碳经济耳熟能详,可是如果仅仅把它作为炒作或是一个营销点、一个噱头来看待,那一切都是空头支票。也就是说低碳要从源头抓起,企业要从战略层面上来重视低碳经济模式,走出“等靠要”的误区,这是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有些企业表面上很主动,可是仔细一看便知道,其实只是打着“低碳经济”的幌子,这着实让本来就比较谨慎的消费者更加谨慎。要让消费者为“低碳”买单,首先要货真价实,减少信息不对称,运用市场化的原则,使低碳地产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挑战之二:就是刚才提到的,让消费者为“低碳”买单。

目前的现状是消费者担心“低碳”是房价的助推器。实际上低碳住宅不是高价房,建[来自Www.lw5u.com]筑成本最多增加5%。不要把低碳建筑理解为很复杂的高科技,要多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多用太阳能;比如在墙体立面种上爬山虎等。实际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并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术。低碳住宅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减少使用成本开支,如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等,因此,低碳住宅比普通住宅的使用成本更低,从长远来看购买者反而能够节约住房成本。随着购买者对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观念更新,开发节能环保项目对企业成本控制和效益创造更具积极意义。

挑战之三: “锁定效应”带来的危害

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 “锁定效应”则是潜在风险。所谓“锁定效应”,在房地产行业,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技术锁定,其二是制度锁定。至于技术锁定,是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使用年限都在15年-50年以上,其间不会轻易废弃,这样技术与投资都会被“锁定”。那么,制度锁定,是指受益于现有制度的参与者将试图维持该种制度,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现存技术系统的锁定。

房地产企业克服“锁定效应”路径就在于联合上下游和各类科技企业、高等学校共同推进低碳技术和材料的研发,加大投入,广泛开展合作,建立自主的低碳建筑体系,为企业实施“低碳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去年9月,万科就与上海翎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表示将致力于寻找应对未来5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发挥各自特长及联合优势,探索在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技术,并将研发成果广泛应用于普通的房地产项目。而在今年1月26日,复地集团在上海发布了“低碳行动”宣言,65家合作商积极响应。可以预见,将来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战略合作和联盟。

还有,充分发挥政策效应。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准确和法定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和认定标准。在环境执法上,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有严格的惩罚措施,但对于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缺乏规范的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