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论我国两大会汁体系区别
杂志文章正文
论我国两大会汁体系区别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6        返回列表

夏颖冰湖南农业大学

[摘要]我国当代会计体系按其适用的经济组织类型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大类。在我国当代高校本科会计教学中,大多数高校会计学教学重心都以企业会计为主要部分,而对于预算会计,无论是教师或学生对其重视和认知程度逐年下降、忽视,故写此文。本文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

[关键词]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区别

一、我国两大会计体系的概况

财务会计包括两大类,即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和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预算会计。在现代会计中,企业会计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会计体系,以其经营资金运动为对象,是一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与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不同,企业的创立和存在,其基本的目的是获取经营利润。因此,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实现其获取利润的目的服务的。

在现代会计中,预算会计是以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会计体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其目的是通过各自的业务(服务)活动,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因此,预算会计则是以政府预算和单位预算管理为中心,以国隶经济和人民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心,用于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活动。

二、具体分析我国两大会计体系异同

1.发展背景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企业投资主体的[来自www.LW5u.coM]多元化,投资者对资本保全的要求程度与日俱增,同时,为向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可理解的通用会计信息,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于1993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会计制度改革,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13个行业会计制度)发布并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 3个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实施等,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

20世纪50年代我国预算会计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下诞生。1998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此我国预算会计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走上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预算会计模式的道路。

2.会计涵义

会计的主体和客体不同。会计行为的客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的客体实质上是资金的运动。虽然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活动都是围绕资金的运动进行的,但是由于各单位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他们的经济活动和所应达到的目标不一样,因而价值运动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相同。企业会计的对对象是从事企业经营资金的运动;预算会计的对象是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的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不同。企业会计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既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企业会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预算会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净资产。

会计原则不同。谨慎性原则,预算会计不设这一原则;企业会计实行配比原则,而预算会计没有;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记帐基础,而预算会计中只有事业单位执行此原则,其他则实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以历史成本计价;事业单位以此计价,行政单位和财政总预算会计无此原则;事业单位执行专款专用原则,而企业单位则不同

3.会计核算及特殊性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连续地、系统地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成本指标.据以考核经营目标或计划的完成情况,为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在我国企业会计会计核算的基础大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除事业单位经营业务的会计核算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经济活动,都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不属于本企业的会计核算;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既要核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

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两方面,核算过程复杂;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方面,没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

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为企业在进行商品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包括: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等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预算会计核算的内容为:预算资金筹集、使用和结存状况的三个阶段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具体核算内容是由两个部分和三个不同性质的分支组成。两个部分是指财政总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其中,财政总会计是财政部门记录、计算、反映国家预算收入、支出和结果全面情况的核算内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则是以国家预算支出安排到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那部分资金为核算内容。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目的是通过核算,使企业以最少的资金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预算会计核算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行情况,而不在于营利。

另外,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与投资基金相对应;专用基金专款专用: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一般没有损益的核算。在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实行成本核算。

4.会计科目

企业会计的会计科目分为五大类: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分为五大类: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支出类。而预算会计又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行政单位会计科目,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这三类会计科目的具体科目根据其单位性质名称也有所不同。

5.会计报表的内容

企业会计的会计报表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来自wwW.lw5u.CoM]报表附注和财务报表说明书。’

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