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企业成本控制的五大转变141
杂志文章正文
企业成本控制的五大转变141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4        返回列表

侯君邦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成本控制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与模式,进而实现成本控制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成本控制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战略成本控制

近几年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竞争日益增强;生产与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企业更加关注于顾客的需求;新的管理组织形式不断形成;企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显著改变,由此导致了成本控制实务的显著调整,成本控制在实践中得到了创新与发展。概括起来表现为五大转变:

一、由单纯的制造成本控制到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转变

传统的成本计算和控制主要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近年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在企业内得到广泛运用。特别在新产品开发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情况下,采取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成本控制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产品生命周期分三个层次:产品生产周期或制造周期(生产者视角)、企业产品生命周期(顾客视角)和社会产品生命周期(社会视角)。相应地,将产品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成本归结为四个梯次。第一梯次,制造成本,是指制造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第二梯次,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是指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产品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等过程中的成本;第三梯次,顾客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它不仅包括上述经营者发生的成本,而且还包括顾客使用成本;第四梯次,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它是在第三梯次成本的基础上,诸如弃置成本等其他社会成员承担的成本纳入其中。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市场竞争的变迁,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理念的演化,成本管理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依以上四个梯次不断拓展。

二、由日常成本控制到战略成本控制的转变

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果与成本行为进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进而寻求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成本管理手段。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由战略定位、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态分析三部分组成。其中战略定位是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创造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生命周期成本是战略成本管理的立足点,是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统一。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奉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产品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现代成本控制体系以战略成本管理为理念指导,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以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为方法理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提高顾客价值的目标与保障的一个成本系统工程。

三、从下游成本控制到上游成本控制的转变

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实现了成本管理从中游和上游对成本实施“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与传统的从下游人手对成本进行“维持控制“相比前进了一大步。作业成本控制通过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达到最总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目的。作业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领域一项革命性变革。 “成本企画”是日本人倡导的一种有助于达成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企业策划、开发产品时,设定符合顾客需求的品质、价格、信赖性及交货期等目标,并通过从上流到下流的所有过程,同时实现那些目标的综合效益。“源流”思想与“筑入”思想是成本企画的重要思想。“源流”思想主张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乃至企画阶段就开始降低成本的活动。成本“筑入”意味着在将材料、部件等汇集在一[来自WwW.lW5u.com]起装配成产品的同时,也将成本一并“装配”进去。成本企画着眼于成本的源泉,立足与源泉,做事前的、周密的、全盘的分析考察,把产品的装配成形视为“成本的装配成形”。这是现代成本控制思想的巨大飞跃。

作为两种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模式都立足于竞争优势导向的战略;都脱离了以往单纯从产品、从生产角度控制成本的窠臼,转而对整个企业作业链、价值链的动态业务过程从上游至下游作包容式的经济调整,是对成本从“摇篮”到“坟墓”的控制。

四、由“生产导向型成本控制”向“市场导向型成本控制”的转变

传统成本控制的基本立足点是生产.是一种“生产导向型”成本控制。现实经济管理要求成本控制的目标不再仅仅[来自wwW.lw5u.cOm]局限于控制价值牺牲这种低层次的认识,而应上升为“用户满意”乃至“社会福利最大化”;成本控制对象由内部资金流向外部环境延伸;成本控制手段出现前瞻性的实质控制等。因其立足于市场来实施全面的成本避免和成本控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市场导向型”成本控制。

五、成本降低形态由成本节省到成本避免的转变

成本节省是力求在工作现场不徒耗无谓的成本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她表现为“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执行形式,是成本降低的一种初级形态。而成本避免的基本思想是立足预防,从管理的源流来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属于成本降低的高级形态。 “零基预算”这样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于单一价值管理的思路,美国的“成本设计”与日本的“成本企画”模式则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独特的一步。现代成本避免的实质是“成本革新”。进而形成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两种基本思想,综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实施成本控制的广义成本控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