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外语经济学研究什么?
杂志文章正文
外语经济学研究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9        返回列表

张德富 哈尔滨商业大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9YJAZH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语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媒介,但世界并不使用同一种语言。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不仅使用汉语尤其使用外语,外语因此成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因素。这一因素包括语言、外语人的“本质”及其能力,语言与语言有固有差异,语言与语言互换一般会产生新生差异。外语经济学研究在于如何使人的本质及其能力有利于消除固有差异、避免新生差异,实现语言与语言之间恰如其分的互换,使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语言 外语 汉语 差异 经济活动 外语经济学[来自WWW.lw5u.com]

一、引言

中国GDP超过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中国经济“走出去”和“请进来”的重要标志。这其中,涉外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贸易依存度从1980年的12.61%提高到2001年的44.72%,2003年达到60.37%,2004年上升到69.80%,2007年仍然接近70%。从这些数据分析来看,中国的经济活动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活动没有什么区别,但问题在于西方国家的涉外经济活动没有包含外语因素,而中国的涉外经济活动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等诸多原因不仅包含外语因素而且更是不可或缺,这就决定我们应该研究外语因素。

二、什么是外语经济学

提出外语经[来自WwW.lw5u.cOm]济学,自然应该提出外语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即研究什么?为说明其研究什么,我们引述三段话:第一段话:庞加莱说过:“人们不能互相理解,因为他们不讲同一种语言,并且还有人们不懂的语言(Benacerraf ﹠ Putman,1983,中译本,102)”。第二段话:亚当·斯密早就明确指出,人的交易是需要语言的,“从来没有一个人看到一只狗与另一只狗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骨头交易(鲁宾斯坦,2004,中译本,178)”。第三段话:“一个只懂汉语的中国人与一个只懂法语的法国人也不能进行交易,借助语言互换也未必能实现合理的交易。”

这三段话揭示这样的事实:一是人们互相理解需要讲同一种语言,但人类不止一种语言;二是人类具有并使用语言才能够交易,狗与狗之间不能交易是因为没有语言;三是两个人有语言但没有同一种语言也不能交易,要实现交易需要解决语言互换问题,要实现合理的交易就需要恰当的语言互换。因此,这三个问题必然能够使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要实现语言互换需要掌握另一门语言;

2.不同的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相同的极少,不同的占大部分或绝大部分,说明语言与语言之间有固有差异;

3.语言与语言之间互换差异一般会产生新生差异;

4.外语人的“本质”及其能力能够消除固有差异和新生差异;

5.外语资源的合理配置会直接影响交易。

由此可见,外语经济学的研究涉及三个方面:语言即语言与语言的差异、外语人的“本质”和能力、外语资源合理配置。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的外语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研究中国(或包括发展中国家)有限的外语资源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用的学问(张德富,2009),把广义的外语作为构成经济的一个因素来研究,是研究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是否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作用之大小以及如何使其最大化。基于这样的研究内涵,我们可以认为:外语经济学不是语言经济学,也不是语言学,也不是翻译学,更不是应用语言学。

三、语言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和发展而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语言一直是适应着人类的。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一般动物成为人,人之所以能够构成人类的社会,人之所以能够有规范人类行为的约束,是因为具有语言并且使用语言,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可自从有了人类或者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人类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道德的、法律的、信仰的规范和制度的、组织的、习俗的社会机制以及市场秩序的、商业惯例的、制度规则的经济制序(以下简称规范、社会秩序和经济制序)以及不同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所有这些都蕴含在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言语活动为其存在和进化,反过来又借助其语言进行界定、进行表述、进行约束。语言似乎成为人类生存、交易和发展的特有媒介和主要维度,人类的一切活动似乎都要借助语言这个媒介或工具进行实施和完成(韦森,引自鲁宾斯坦,2004,中译本,215-221)。反过来讲,语言一直为人类的生存、进化、交流和发展服务。可以认为,没有人类就没有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这是人类世界中一对赖以生存和赖以发展的“东西”。 从原始角度看,人类的本能需要催生语言,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又激发人类的需要,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抑制着人类的需要,人类的本能需要+客观限制逐步形成人类的理性,人类的理性(即自我约束)与语言似乎具有某种“自然性”、“意识性”以及“回应性”。这是一种自然与必然的联系,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语言,这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也是客观需求。

人类相互作用中的最基本的、非物理性的常规性就是语言(鲁宾斯坦,2004,6)。“语言是我们思考和交流时所呼吸的空气,常常不为人注意。它使得人类的认知成为可能,而且,与此同时,通常以不可见的却非常真实的方式对人类认知进行着约束(同上,125)”。在人类社会里,人类出于自身的需求,需要交流或交易,既然要交流或交易就需要同一种语言。如果是操有非同一种语言的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交流或交易则需要把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同时需要把以语言为载体而存在的一方、两方甚至多方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系统的约束以及相应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纳入语言的互换之中,并遵循以语言形成的无形机制,寻求共同点,从而实现交流或交易,而且力求使交流或交易达到公平。如此看来,人类离开了语言以及语言的互换则无法进行交流或交易。语言能够表达事实。否则,语言就不是语言了。但语言只能接近表达事实,却很难完全表达事实。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同样能够表达事实,但也同样只能接近表达事实,却也同样很难完全表达事实。

四、外语经济学研究什么

1.研究语言与语言的差异

一个民族的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生成、存在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历史原因、所处地理位置、客观条件、人口数量、周边环境以及内部秩序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承载着人类共同的“东西”,更承载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系统的约束以及蕴含其中又藏于其外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以自己语言的形式来实现并证明这些存在,而且该民族的所有生活形式和生存形式均存在于自己语言的载体上并以自己语言的“外壳”求得其存在与完善。这说明,一种具体的语言与另一种具体的语言所承载的“东西”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就此进一步推断出,两者之间不仅在词汇、语言特征以及语法结构等形式上有所不同,而且在讨论、研究、描述以及理论再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的形成、类型、结构、演化和变迁以及社会生活秩序机制等内涵方面更是有差异。

这里,我们以汉族和法兰西民族为例,我们汉族具有并使用汉语,法兰西民族具有并使用法语,汉语与法语彼此有许多差异。差异之一是构成与形体不同,汉语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这一特点与法语等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是不同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意义和声音是语言的两个属性。世界文字大都起源于图画文字,表音和表意是图画文字发展的两大趋势。记录汉语的工具--汉字和其它古老的文字一样,都经过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汉字与其它古老的文字不同的是,那些古老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力,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读,被外来文字取代。惟有汉字从未间断地被使用至今,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代表着世界文字的这一重要发展方向。它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形体与意义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构词方法通常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二是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这同法语的情况迥然不同,法语字母代表的是音位;三是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两个维度的空间为汉字构件的结合提供了许多区别的因素,这与法语这种拼音文字由字母线性排列而结合是不一样的(张岱年等,2004,111-116)。差异之二是承载的文化不同,汉语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主体文化的诞生。汉语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象之一,同时又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载体。它以自身特殊的文化形式,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它记录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码。如果没有汉语汉字,中国文化不可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积淀和发展。其文化的发展变化直接记载在各个时代的词汇中。汉语和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己的习俗、习惯、道德、观念、规范、制度、思想意识等。而某一外语记录的是某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是某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代码,承载着某一民族或国家的规范和社会机制以及思想意识等。差异之三是承载的信息不同,汉字除了作为汉语的记录工具以外,其本身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所承载的信息主要是指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承载的信息,与汉字所记录的内容不是一回事(同上)。这主要是因为汉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并发展成为表意文字的缘故。这一特点是法语等表音文字所没有的。同时,我们知道,汉字在某一时代某一领域词汇的密度反映了该领域与文化核心的密切程度,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这一领域的认识程度,设词密度高就说明了对这一领域的分析度高。其各类词的密度又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每类词的密度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同上)。

对比分析汉语与法语使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在任何语言中,人们交谈时所用的词语的语义都非常灵活且有时会超出说出的话的字面或话语意义,甚至意义完全相反(鲁宾斯坦,2004,196)”,貌似相等的形式存在的差异,实质导致内涵与外延等的巨大差异;同时,语言具有民族性,它会折射一个民族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因此,语言与语言互换的核心在于解决它们彼此之间的非等同性以及形体、内涵与外延等差异。

2.研究外语人的“本质”

索绪尔认为,语言与心理有关联,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集体心里的表征;语言与人种有关联,语言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或文明史“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创造了民族”;语言与地理有关联,“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多样性,即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地区与地区之间显而易见的语言差异” (《普通语言学教程》 精读,陈思和等,2005,114-117)。按照索绪尔的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在一种语言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语言自然而言地蕴含着本民族的逐步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以及所承载的本民族的文化以及信息;而语言不仅影响甚至造就这个民族。因此,无论是这个民族的个体还是群体,其语言必然彰显业已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以及其承载的本民族的文化,语言必然或隐或现反映这个民族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一个民族个体或群体的本质。一个民族的个体或群体有自己的本质,而另一个民族个体或群体也同样有其自己的本质。虽然是人类,但本质与本质并不相同,本质是不能体现或不能完全体现在语言上,或者说语言是本质的载体但不能有形地体现本质。这就等于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语言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被互换成另一个民族的语言。

人类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具有某种先天的适应“基因”,在特有的语言环境下比较容易学会和掌握语言本身以及其内涵和外延,尤其能够自然熟悉语言所承载的其大脑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民族的语言能力,而且其外在语言媒介能够自然与大脑的本民族语言能力“天然地融为一体”,同时在本民族语言的根本性的作用下在头脑中形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理性、思维定式、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

要实现语言互换直至完美语言互换,不仅需要学习并掌握另一种语言,而且同样熟悉其内涵和外延,尤其能够熟悉其所承载的另一个民族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文化以及理性、思维定式、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在语言互换过程中,必然涉及并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用固有的思维对另一种语言进行互换,还是用另一个民族的思维对语言进行互换;二是出现文化和基本理念碰撞时如何实现理性、公平和正义?三是是否在了解并掌握他国或别的民族的思维定式、人生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同时掌握好本国或本民族的思维定式、人生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分寸和尺度。所有这些已不是简单的语言互换而是人在所有“约束”下的“本质”,即涉及双方交流或交易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在本民族固有本质下,了解、熟悉并掌握并融合另一个民族的本质,外语人才能够实现语言互换直至恰如其分的语言互换。

3.研究外语人的能力

我们在前面已经证明,“一个只懂汉语的中国人与一个只懂法语的法国人也不能进行交易,借助语言互换也未必实现合理的交易。” 为了实现交易,需要聘请一位懂汉语也懂法语的人或一位懂法语也懂汉语的人,在他的工作下,才能开始实现他们之间的交易。即便懂汉语也懂法语也未必能够实现交易或合理的交易,因为即使外语人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很丰富,如果他所掌握的法语相关信息是有限的,那么,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也不会比法语相关信息更丰富;而且,即使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很丰富,如果他所掌握的法语相关信息也同样丰富,那么,他所使用的本民族语言也未见得与法语相关信息一样丰富;最后,即使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不很丰富,如果他所掌握的法语相关信息是丰富的,那么,他所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未必没有法语相关信息丰富。由于语言的不同、其承载的文化不同以及承载的信息的不同,再加上语言无法显现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等因素,汉语与法语只有在两种语言“完全”相同时,一个词才对应一个词、一句话才对应一句话、一个语段才对应一个语段。不然的话,一个词与一个词、一句话与一句话、一个语段与一个语段的内涵与外延等就永远不会像一个天平上两边质量完全相等的两个砝码。假定聘请一位懂汉语也懂法语的人的话,如果仅仅是懂得法语的几个单词或几句话,对这项交易恐怕于事无补,甚至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那么,人们聘请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外语能力才能进行交易并确保实现交易直至合理的交易呢?

“外语”不是中国涉外经济的“幕后推手”(所以,不是所谓的语言经济学问题,也不是所谓的语言翻译问题),而是“直接参与者”甚至是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外语人需要本民族的语言,更需要外语,但这只是具备了语言与语言互换的最基本的条件。而实现语言与语言的互换或恰如其分的互换往往受到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的固有差异和在互换过程中或然出现的新生差异的双重制约,冲破这些制约一是需要上面已经阐述的外语人的“本质”;二是需要外语人的能力,即:消除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的固有差异的能力和避免在互换过程中或然出现的新生差异的能力,后者在于:一方面尽可能体现原有语言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道德的、法律的、信仰的规范和制度的、组织的、习俗的社会机制以及市场秩序的、商业惯例的、制度规则的经济制序等内涵,另一方面尽可能体现原有语言蕴含其中又游离之外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这样,在涉外经济活动中,才能保证语言与语言真正实现恰如其分的互换。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由外语人掌握的语言、外语人的“本质”和外语人的能力构成的外语因素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的作用与涉外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成正比,它的作用越大涉外经济的效果也就越大;反之,它的作用越小涉外经济的效果也就越小。

五、结语

如果我们中国与外国开展并实现经济交往,我们就需要外语。懂汉语也懂外语的人或懂外语也懂汉语的人的工作及其作用在与外国的经济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他们的存在和工作,经济交往肯定无法进行,甚至无法实现其目的。懂汉语的人也懂外语,但他们的外语一般很难能够达到与其汉语一样的水平,这是语言本身的问题;懂汉语的人虽然也懂外语,但他们对外国的所有约束、文化以及理性、思维、人生、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能够熟悉并掌握到与中华民族所有约束等一样的程度,这是蕴含在语言之中又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东西”。如果我们中国与外国开展并实现经济交往,只有懂汉语的人而没有懂外语的人,需要聘任新员工或对原有员工进行外语培训,这是外语人的资源配置问题。

在涉外经济领域里,人们往往或几乎从来没有把母语列入成本,自然也就没有涉及其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等问题。然而,外语在中国涉外经济领域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不单纯是语言与语言的互换问题,而是把外语转换成既体现其内涵与外延又体现所蕴含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约束等的语言,还要根据经济规模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的要求配备相应数量的外语人,对外语人同时要求具备如同母语思维的“本质”、转化为行为的外语能力。外语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其功能,需要语言互换;语言互换后才能够满足经济活动中自然语言的功能;语言互换后可能等值也可能不等值;语言互换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价值高低,效用大小,费用多少和效益好坏。所以忽略中国涉外经济中的外语这个因素显然是不科学的,回避外语这个因素同样对我国的涉外经济运行和发展也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贝纳赛拉夫、普特南,《数学哲学》[M],朱水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M],钱勇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涂纪亮,《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语言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德富,《外语经济学形成背景及研究意义》[J],理论界,2010

[6]景玉琴,《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J], 经济学家, 2007

[7]张德富,《关于外语经济学研究路径及其研究方法的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

[8]陈思和等,《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