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建立我国绿色会计体系的若干建议
杂志文章正文
建立我国绿色会计体系的若干建议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7        返回列表

王宝君 大庆高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ant)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的凸显,各国加强了对环境的关注与研究,以寻求一个和谐绿色的世界,对于企业来说,很多看似高效的收益实际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依据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来看,这些企业是盈利的,但从整个社会和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结论就未必站得住脚,所以在会计学科中[来自www.lW5u.com]引入绿色会计的概念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绿色会计理论发展问题建议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力度,对资源、环境的关注使绿色会计应运而生。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和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来自wwW.lw5u.Com]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基本属性上,绿色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

映和控制职能的会计应该对环境方面的支出、收益进行反映和控制。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与特性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国外将利用货币工具对环境问题进行管理的范畴统称为环境会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绿色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是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在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等诸多方面必然与现代会计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多样性与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必然带来绿色会计自身的特殊性。

二、建立我国绿色会计的有关问题

建立我国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推行绿色会计亦是势在必行。

首先,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膨胀,造成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而日趋耗竭,环境污染日渐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会计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其次,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最后,绿色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所以说无论是从我国环境现状还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建立健全绿色核算体系都是刻不容缓的。

三、对我国实行绿色会计的建议

1.增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建立实施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协调好,达到双赢,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政府出台更加完善的执行和监管制度,并加大奖惩力度

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并加强监督环节的执行力度。用法律来约束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规范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修订我国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加进会计要素,并且必须在报表中披露,使企业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考虑环境、资源成本,从而避免企业行为的短视性;规范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会计人员的迅速掌握与实际操作。

3.提高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水平,注重学科交叉的研究

一是可以增进与先进国家的学术沟通,并由国家组织引导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二是注重绿色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争取绿色会计能够尽早地解决我国企业实际的问题;三是在局部地区开展绿色会计的试点,小范围的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平稳的过渡到全部企业。

4.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善资源计价的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对环境因素在报表中的披露方式应该予以统一规范,增加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避免披露方式不统一而造成的企业环境责任不清和报表阅读者的不便。

目前绿色会计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保护法律的相继出台以及我国正在进行的会计制度改革,绿色会计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储备不足等原因,我国距离真正实施绿色会计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的绿色核算任重道远。我们应该坚持科学性、理论性、前瞻性和适用性原则,加快绿色核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制度建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理论上,科学估价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建立绿色核算账户体系和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如绿色增加值、绿色国内生产净值;修正现行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方法体系。在政策与法规上,制定绿色统计、会计和审计的准则、制度和法规,为绿色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实践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绿色核算工作,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绿色核算方法,尽快提升我国绿色核算的国际地位,为可持续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