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郑州市循环经济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郑州市循环经济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宋晓舒 郑州大学商学院

本文系2009年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郑州市循环经济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摘要]选择包括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这4个控制层的若干指标,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来自www.lw5u.Com]评价法,对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发现制约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从循环经济发展手段、动力机制、政策体系、技术开发和资金筹措等方面提出促进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郑州市循环经济评价综合指数评价法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国外学者将循环经济归为生态经济学的一部分,对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作了大量的研究。主要观点如下:提出循环经济的实现手段,包括制度手段和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等;分析向排污企业征税对废弃物排放量和资源循环再利用量的影响:提出适合于稳态经济系统的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策略。

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类:论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及策略;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研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吴季松( 2005)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论证了高新技术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产业提出设想。冯之浚( 2005)在研究国际上衡量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郑州市经济发展付出了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的代价。一方面是资源缺乏的困扰,另一方面伴随新兴工业项目的兴起,机械、食品产业等资源利用型和污染环境的产业迅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新的压力。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迫在眉睫。探寻促进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对推动郑州市的经济健康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价

1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评价指标体系及各评价指标含义

利用指标体系测试某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目的在于寻求一组有典型性、能全面反映综合性目标的指标。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置主要考虑能够基本反映研究的目的,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上述两个主要因素,选择了包括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这4个控制层的若干指标,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共选择了13个指标作为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1)减量化控制层Cl

①万元GDP能耗X1(吨标煤/万元)

指报告期内某地区能源消耗总量与GDP之比。其中能源总量指用于企业生产、生活的煤、电、油等能源的消耗。它反映了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主要指标,直接体现了工业的能源利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②万元GDP水耗X2(m3/万元)

指报告期内某地区用水总量与GDP总量之比。它是一项综合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反映总体经济的宏观用水效率。

③万元GDP电耗X3(kwh/万元)

指报告期内某地区用电总量与GDP之比。它反映了工业用电效率、技术及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

④[来自www.LW5u.com]COD排放强度X4(kg/万元)

指报告期内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与GDP的比值表示。COD强度体现了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水平,同时也综合反映出生产技术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 ⑤S02排放强度X5(kg/万元)

指报告期内S02排放总量与GDP的比值表示。这一指标直观体现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水平,同时也综合反映出生产技术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

(2)资源化控制层C2

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X6(%)

指从宏观上反映区域工业用水及节水水平的程度,反映了工业企业节水技术及程度。 ②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

指报告期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百分比。该指标越高说明工业子系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越好。

(3)无害化控制层C3

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

指报告期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生活污水占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比例,用于说明城市所具备的处理生活污水的能力及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程度。污水集中处理率越高,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程度低,表明该区域的循环能力强。

②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

指报告期内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占垃圾产生总量的比例。垃圾产生量用清运量代替。

③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X10(%)

指报告期内废水中各项污染物指标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外排工业废水量的比例。

(4)社会经济发展控制层C4

①人均GDP Xll(元/人)

指每人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实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还是要提高经济综合实力,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

②第三产业比重×12(%)

指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用于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第三产业属于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因此也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该指标数值越高,表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越小。

③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13(%)

指用于噪声等污染治理和企业“三废”的综合利用工程或设施的投资占区域GDP的比重。该指标一方面反映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力度,同时也体现环境污染的情况。

将反映郑州市2008年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指标列于下表。

2.郑州市循环经济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本体系包括4个控制层指数:减量化指数,即反映生产中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数量,以及废弃物排放强度的综合指数;资源化指数,即反映资源重复利用率的指数;无害化指数,即反映废水及各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程度的指数;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即衡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数。2006-2008年郑州市在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减量化指数有所上升,且每年均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资源化指数在此期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由于受技术限制,资源重复利用程度有限。无害化指数在此期间每年均有所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指数上升,说明郑州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和科学实力有所增强。综合来看,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保持直线型稳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上升,且每年均保持稳定增长。由此可见,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在减量化这一要素上取得的成绩较为突出。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见,自河南省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目标以来,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河南省”十一五”节能专项规划》,以及《郑州市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意见》、《郑州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等一系列节能环保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推动了郑州市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及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工作都促进了郑州市减量化指数、资源化指数及无害化指数的提高。

二、制约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

1成本障碍。环境容量资源在不同国家具有显著不同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和市场价格,目前我国的环境容量尚没有作为严格监管的有限资源,企业和大众消费者支付的废弃和排污费不仅远低于污染损害补偿费用,甚至明显低于治理污染的费用,这使得废弃物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如果不能将这种外部成本内部化,循环型生产环节一个重要的效益来源就不能显现,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就难以收回

2企业自身问题。目前,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部分产品供大于求,需求不足;技术装备落后,新增设备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大,占用了大量资金;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经济效益不佳,负债率偏高;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能力差,基础管理薄弱。企业规模小,发展循环经济缺乏规模支撑。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机制

循环经济寻求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但是资源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存在很强的外部性。循环型生产环节的两个效益来源,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的废弃和排污成本。但目前普遍存在原材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使这两方面的效益难以显现,从而造成市场失灵,因此,缺乏切实有效的市场激励和利益驱动机制成为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经济转型时期,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成了两个在现实中相互冲突的目标,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权衡中,发展经济的迫切性以及环境影响的滞后性和外部性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后者,而单纯强调增长的评价标准,使欠发达地区政府往往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增长。

(三)法规政策措施的完善与落实以及规划体系的健全

1.《循环经济促进法》已正式施行。河南省发改委编制了《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郑州市政府也出台了《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规定》,以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法律法规的落实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2尚未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应该包括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消费者责任制度、政府责任制度等。促进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包括企业资源再生利用的激励机制、节约使用资源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技术支持机制等。如果不解决制度和激励机制问题,仍然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排除在宏观经济要素之外去管理经济,则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无法实现。

3缺乏指导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规划,缺乏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相配套的节水、节地、节能、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专项规划,没有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

(四)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1.资金约束问题。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资源再生产业体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郑州市在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时,必然会遇到资金短缺问题。

2.技术瓶颈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需要开发引进重点行业的关键链接技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建立一个完善的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科技支撑体系。技术开发应用力度不够,发展循环经济缺乏科技支撑。

3专业人才的缺乏。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研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相关技术的研究等等,郑州市缺乏这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促进郑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并且重视效益

循环经济说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应主要采取经济手段,运用价格、税收等市场机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起来。

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来说至关重要。要重视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发挥价格和收费政策的导向作用。比如,在水价中加收污水处理费,电价中包含脱硫成本,煤价中包含生态恢复成本等。这些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源过度消耗,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循环使用。

在税收政策方面,应提高资源税税率,全面停止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对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应在营业税、关税、增值税等方面给予减免优惠。条件成熟时,逐步开征环境税。

在财政政策方面,对于重要的循环经济项目,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或贷款贴息;对于循环经济基础设施项目,如大型废物集散设施、废水网管建设等,应纳入政府的财政投资计划,进行投资建设;对循环经济的科技开发、设备研制、技术产品开发推广、示范项目,应加大投入力度。

(二)建立并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一,构建循环经济的实施机制、激励机制。对现有的价格体系、税收体系、财政金融规制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第二,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机制;第三,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注重制度创新至关重要。必须以市场为基础,构建有激励机制的新制度夹推动循环经济持续发展。

对于规模较小、设备落后、技术更新慢,经济实力较弱的企业,仅仅依靠其自身力量难以承担发展循环经济的所有成本,使其缺乏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亟需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使企业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主体。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可行的经济政策,引导企业自觉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之中。例如,调整投资政策,加大政府对循环经济事业的资金支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与循环经济相关业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使更多的利润留存企业;实施政府采购政策,各级政府优先采购属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产品;调整价格和收费政策,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的价格体系。

(三)健全政策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保证

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促进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量化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从万元GDP占地、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万元GDP_氧化硫排放强度和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等方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估系统。建立资源与环境信息公告制度,定期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公布全市资源状况、城市环境质量和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建立全市企业环境表现公开制度,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开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研究工作,研究制定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政策和制度,明确界定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权利与义务。

(四)以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

1.政府在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中发挥主导作用,与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联系或组成科研小组,及时掌握业界动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对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技术研究给予大力扶持,强化对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的物质鼓励。

2设立循环经济专项研发基金,通过经济手段促进技术研发,支持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等技术的研发,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促进区域层面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建立循环经济公共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公众对循环经济的了解与支持,促进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意识的普及。

4.注重发挥行业协会、技术服务中心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作用,向社会提供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5.组织科研队伍,加快研究开发低成本、具有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产业链延长和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五)积极筹措资金,为循环经济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逐步加大政府性投入。建立循环经济引导资金,市、乡镇财政要按照事权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循环经济建设所需财政引导性投入的资金列入本级预算,并保持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循环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应优先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调整财政、税收等政策,让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活动变得有利可图;扩大社会投资渠道,积极鼓励、引导企业与民间资本投资循环经济。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探讨利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充分利用国外银行贷款及各种环境保护专项基金,采取BOT等多元化投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鼓励境内外各种资本发展资源循环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