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长株潭“四化两型”建设中的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
杂志文章正文
长株潭“四化两型”建设中的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8        返回列表

一汪洋罗津 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新型工业化是“四化两型”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因此,在长株潭地区的建设发展中,如何克服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和选择良好的路径,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新型城市化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分析了长株潭“四化两型”建设中的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

[关键词]两型社会四化两型新型工业化长株潭城市圈

一、问题的提出

“两型四化”战略,即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争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四化两型”战略是从湖南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作出的科学规划,措施扎实、凝聚了湖南省委、政府和各界人民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中,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依托、农业现代化的保障和信息化的推动力,它是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是“四化两型”建设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因此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长株潭新型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通过“弯道超车”, “危”中觅“机”,湖南省“一化三基”战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长株潭城市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不高。一方面,长株潭城市圈的主导产业为资源集中型产业和重化工工业,有色、钢铁、石油化工、电力等高能耗的行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和优化升级,以改变通过高投入、高消耗来换取发展的局面。长株潭三市产业结构趋同,城市间竞争大干合作,产业关联程度不高,不仅会造成对资源的压力,还容易产生重复建设和生产过剩,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虽然通过高新区建设、产学研一体化,长株潭城市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但依然面临着创新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创新资源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并且,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本地配套能力不足,中小企业整体力量弱,竞争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挥不充分以及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等问题,也影响了长株潭创新型城市群的建立,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2能源相对贫乏,环境约束日趋严重。一方面,长株潭能源相对贫乏,如煤炭储量仅占全国储量的0.2%,电力仅能满足需求的55%.90%以上的能源资源需从外地调入,总体上呈现出“缺煤、少油、短气”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另一方面,长株潭工业结构以重工业的等高碳产业占主导,20[来自www.lw5U.com]10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单位GDP能耗分别为0.846 tec/万元、1 315tec/万元、1.718 tec/万元,株洲、湘潭均高于全省1.202 tec/万元的平均水平,生态[来自wWw.Lw5u.coM]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将严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3.城市化水平制约新型工业化。一方面,长株潭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省内其他地州城市化率偏低,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城乡分割严重,导致了民工潮、治安、失业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建设。另一方面,长株潭三市基础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湘潭、株洲相对滞后。同时,城市化方式粗放,片面追求城市空间扩张,不利于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也威胁到了新型工业化的进一步提升。

三、长株潭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当前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长株潭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服务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和全面科学发展。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升级调整推动新型工业化

(1)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传统产业,巩固和扩大传统产业的市场份额,服务地方经济,使人民群众从中受惠。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对环境污染大的产业尽快改造转型,减轻环境资源的压力,实现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长株潭。要适应科技堇命的形势,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并向着高新化、集约化、清洁化和循环化的方向发展,提升产业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整合资源,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培育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具有比较优势、有可能率先突破和做大做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行业发展振兴规划,抢占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利用国防科技大学和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地方高校科研力量,发挥后发优势,发展越来越多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

(3)培育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要逐步改变当前存在的各地产业结构趋同,粗放式发展的局面,要在地方设立一批工业园区,并通过扶助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减少发展工业对环境的破坏,缓解用地紧张的局面。要着重培育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等千亿产业集群,提升配套服务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要扶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千亿企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并积极引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产业兼并、联合,进行战略重组,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总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低碳环保、核心竞争力强、能吸纳就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2.坚持创新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

(1)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重大创新平台为支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在社会创新发展中,必须逐步确立和巩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尤其是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要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大学,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创新机制,并不断增强本地配套能力.突出重点,发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地方政府应为长株潭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体制、机制和法制保障,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产业一体化建设,提升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要加大对创新项目的投入和对创新成果的奖励,为城市群创新能力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改善创新软环境,做好“服务员”。

(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转换科技创新成果。发展新型工业化,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还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推进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发展基于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尽早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实现产业布局的调整升级,抢占市场,占据制高点,提升长株潭城市圈的产业竞争力。

3.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以新型城市化促进新型工业化

(1)优化城市圈结构体系,促进产业和城市圈融合。长株潭城市圈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两型四化”建设的增长极。要进一步加快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好城市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推进“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区建设。同时,通过城市功能的完善,实现产业向城市聚集、人口向城市集中,建成“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发挥城市圈带动效益,全面发挥辐射、带动功能,促进湖南全省的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

(2)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小城镇紧靠农村,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纽带,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可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与风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以新型城市化促进新型工业化,不仅要通过中心城市带动,还要发挥小城镇生力军的作用,形成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城市群结构体系。要不断壮大长望浏宁、湘阴、韶山、醴陵等一批重点县城的规模,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以及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推进。

4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区域合作提升新型工业化

长株潭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提升新型工业化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也是紧扣时代步伐的必要举措。长株潭地区可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自身位于中部的区位优势,采取“内聚外合”的发展模式:对内强化三地间的分工合作,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分管制度和市场的独立化格局,深度融合区域资源;对外加大开放力度,紧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长株潭地区与其他区域,尤其是加强泛珠三角的经济往来与产业合作。同时,长株潭地区要抓住国内外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引导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一方面积极的迎接时代的挑战并主动的参与到国际间的竞争中去,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并侧重承接发展高科技、低污染的科技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因地制宜的制订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予以积极长效的支持。此外,要加快口岸“大通关”的建设,逐步形成并建立协调的联动机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有效引导,顺利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在承接中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