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析我E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杂志文章正文
浅析我E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7        返回列表

曹梦冰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基本特征的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在我国也得到了高度重视我国。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上也是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主要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产业技术创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通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提升、推动区域经济清洁发展、产品的低碳开发的发展模式。当前,人类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之后,面临着诸如地球两极冰川融化、地球温度升高、气候异常等等环境问题,只有改变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才能拯救地球家园。低碳经[来自wwW.lw5u.com]济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引导人类逐渐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并研发高效利用能源的技术,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就能源结构而言,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高碳排放量的煤炭为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正在加速推进,加之技术和设备陈旧,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发展低碳经济,将相应发展节能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同时,也会大力开发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将会带动一批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都可以创造很多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整体上拉动经济的增长。世界上很多企业和国家已经尝到了低碳经济带来的甜头,尤其是一些新能源企业。以日本为例,该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可以预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制约因素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煤炭我国工业经济的主要依靠能源,同一单位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左右。在这一能源结构的制约下,加之这一能源消费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变,这对我国减少减少单位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上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有着直接的正关联。我国目前仍旧以粗犷的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各种能源应用的水平和技术都比较低,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单位能耗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3.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但是,从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产业链和国际分工的低端。随着大量“中国制造”产品走向世界,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和扩张,还给国内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在一些主要的出口贸易产品钟,其在出口的过程中带走了大约13.4%的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的14.4%。

4.技术水平低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我国目前引进先进技术,主要渠道还是商业化的。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挤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对我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建议

1.在战略上高度重视

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并且向低碳经济类型转换。各级政府应该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当中,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做好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政府要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倾斜。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低碳经济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培养和树立公众的环境权意识,促进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2.培育新型产业

打造生态工业——新型工业化,要体现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上。要大力发展再生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大力发展新型再生生态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大力推广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低碳消耗的绿色产业。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同时避免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3.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选择低碳经济相关产业作为未来发[来自www.LW5u.com]展方向,并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进行大力扶持,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能效较高的产品出口予以大力鼓励,以应对各类环境贸易壁垒。与此同时,要重点关注其他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企业集中将高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作法。

4,优化能源结构,拓展新能源

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对现有能源结构,加快开发新能源,逐步将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降低,继续推进核电、水电设施的建设;加大投资清洁风力发电和高效率的发电机组,积极发展风力发电;积极开发氢能,推进氢燃料电池、氢发动机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展生物质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全面展开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