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应收账款核算常见舞弊手法及其审计技巧
杂志文章正文
应收账款核算常见舞弊手法及其审计技巧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9        返回列表

陈昕昆明物理研究所

[摘要]应收账款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不具有实物形态,与存货、固定资产相比,更容易成为调节利润、侵吞资产、逃避税收及其他舞弊活动的工具。本文首先分析了应收账款核算的舞弊动机,并归纳了应收账款核算中几种常见的舞弊手法,就其审计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收账款舞弊审计

一、应收账款核算的舞弊动机

1.会计舞弊的含义与特点

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它与会计差错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会计差错并非出于故意,而且从客观后果上看,经办人员并没有从中获益。舞弊具有以下特点:

(1)-般都是故意行为,当事人进行舞弊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企图。

(2) -般都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可能是个人行为,也可能是串通舞弊的团伙行为。

(4}-般都有预谋,因而手段比较隐蔽,较难被发觉。

(5) -般后果比较严重,往往导致企业财产受损、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等经济后果,而且它一般与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伴生。

2.应收账款核算的舞弊动机

其动机一般有:

(1)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粉饰经营业绩。

(2)虚减收入,虚减利润,逃避或推迟纳税。

(3)隐匿财产,贪污或挪用资金。

(4)满足资本资质要求,特别是流动资产占整个资产的比重较高时。

二、应收账款核算的常见舞弊手法及其审计技巧

1.虚构应收账款业务

(1)表现形式:凭空捏造债务单位,为其设置“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户,再在其账户下记录[来自wwW.lw5U.coM]应收账款金额。其目的有两种:一是是为了虚增利润,例如企业在未完成销售和利润计划时,在没有销售业务的情况下,虚编记账凭证,作销售业务入账,对方科目列作应收账款,到了次年初,再将虚增的销售收入冲回;二是为了隐匿财产,贪污或挪用资金,例如企业在收到销货款时,将其以虚构企业名义记入“应收账款”账户,该款项则被贪污或挪用。

(2)审计技巧:一是函证。函证是应收账款最重要的审计方法之一,用以证实所欠货款是否属实,以此判断“应收账款”账户的真实性和余额的正确性,并且可以发现应收账款核算中的多种舞弊行为。函证通常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抽查重点为金额较大、账龄较长、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重大关联方、或异常的账户,并采取肯定式函证.如果抽查结果没有问题,一般可认为该企业不存在虚构账户的舞弊行为;如果抽查结果有问题,则应扩大抽查范围,或对所有账户进行函证。若“’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户不多,也可全面函证。二是检查与销售相关的文件,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及发运凭证等,以验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三是重点关注次年初作退货用红字发票冲回的销货业务,检查产品或商品的出入库记录,或向业务员和库房管理员进行调查询问。四是进行分析性复核,将应收账款本年数与上年数进行对比,将收入记录与货物发运记录进行对比,检查有无异常变动情况。

2.入账金额不实

(1)表现形式:在存在销售折扣和折让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未采用总价法(即应收账款按未抵减销货折扣前的总额作为入账金额),而采取净价法入账,以达到推迟纳税或将正常销售收入转为营业外收入的目的。

(2)审计技巧:审阅有关的销售合同,并对销货发票进行复核,检查其与“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等账户记录是否一致。

3不及时记录销货退回

(1)表现形式:发生销售退回后,企业不及时办[来自www.Lw5u.com]理冲账或根本不冲账,至使“应收账款”账面数字虚列,账实不符,以达到贪污退回货物的目的。

(2)审计技巧:除函证外.还应查阅销货退回簿,找出有关的退货单位和退货金额,并与“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进行核对,检查销货退回是否冲减了原来的应收账款金额。

4.将其他经济业务列为应收账款处理

(1)表现形式:一是将未经批准的“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账户反映的内容反映在“应收账款”账户,以达到多提坏账准备金的目的;二是将长短期投资账户核算的内容纳入“应收账款”账户,用投资收益冲减应收账款,以达到逃避纳税的目的;三是将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挂在“应收账款”账户上,不进当期损益,以达到调节成本的目的。

(2)审计技巧:首先查阅“应收账款”明细账,看其摘要内容,是否应由“应收账款”来核算;对有疑点的业务,应进一步查阅其原始凭证,看是否符合将“应收票据”、 “预付账款”转为“应收账款”的条件,是否属于长短期投资账户核算的内容,是否属于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

5.故意长期挂账

(1)表现形式:一是故意将已收回的“应收账款”不按规定及时结转,长期挂账,以达到挪用收回款项的目的;二是经办人为了谋取私利,不积极组织催收,收取了对方好处费后故意到期不回收,长期挂账。

(2)审计技巧:首先应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并有效执行定期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和催收货款的制度。其次,针对长期挂账而函证结果双方有差异的“应收账款”账户,可与债务人直接联系,作进一步核实,以判定该款项是否已收回,是否已被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