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网络体:变异与回归
杂志文章正文
网络体:变异与回归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徐存秀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 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加快,传统汉语的语法与词汇系统受到了网络体等网络语言的冲击。网络语言有其亲切、易于接受等优势,但也会对汉语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加以引导和必要的限制。

[关键词]网络体 变异 回归

一、网络体——变异的汉语

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截止去年12月底,中国网民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 ,网络带给人们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这些问题除了人们已经熟知的影响人的视力、交往功能、网络成瘾等问题外,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已经有几千年传承的汉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网络语言、网络体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人类联合组织派出我去和沙克族的第二代幽灵战士PK,在外太空我终于看见了这个走召弓虽的SP,一见到偶他居然使出了久已失传的KHBD,偶狂晕,kao,外星人也用这种X3L的招数……”,这段话是一个六年级小学生作文中的的一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惊讶于数年间汉语在新一代中国人身上的变异,而这种变异来的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他们的父辈都要向读甲骨文一样去考证、去网络中搜索答案。上面一段文字被人们称为网络体;目前网络体包括很多种,主要包括蜜糖体、红楼体、撑腰体、纺纱体、高铁体、梨花体、淘宝体凡客体、脑残体、咆哮体、走近科学体、装13体等形式。这些网络体甚至已经逐渐渗透到一些正式场合,“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南理工,211院校噢!奖学金很丰厚哦!门口就有地铁哦!景色宜人,读书圣地哦!亲,记得9月2日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上网就可以查到通知书到哪了哦!”2011年南京理工大学的新生接到的录取通知书就改成了淘宝体;烟台警方也曾对在逃通缉犯采用淘宝体规劝他们早日自首。

从严格意义上的汉语来讲,无论是口语化或书面的网络体都是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语音、词汇系统的,从这个角度讲,网络体是汉语的变异。

二、网络体的利弊

网络体作为近年来新[来自www.lW5u.coM]的语言形态,社会各界对其褒贬不一。

1.网络体的正面作用

(1)网络体给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

网络体因其简洁生动、贴近生活的特征而能够迅速传播,这契合了现代社会快捷、高效的特征;网络语言以其轻松、幽默的方式,使人们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会心一笑,使人们身心放松。

(2)网络体体现了年轻一代的创造性

网络体以数字、符号、汉字、外文字母糅杂在一起,看似毫无规律,实际上是年轻一代用谐音、简略、叠加等方式创造的,比以往的表达方式更加简单实用。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网络体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年轻一代的想象力,折射出年轻一代追求创造的光芒,为他们以后创造性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3)网络体适应了年轻一代追求个性的需要

网络体是基于年轻一道以一套专属的区别于传统的表达方式而产生的语言系统,它通过广泛的的群体创作产生、流传。由于在现实学校、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年轻人被压制的创新激情,可以在网络中尽情发挥。网络体是年轻人展示自我、展示其个性化的最佳工具,在网络中受到的约束要比在现实生活中小很多,所以很多年轻人不仅使用网络语言,而且创作网络语言,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2.网络体的负面作用

(1)对汉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网络体对标准汉语造成的冲击是毋庸置疑的,但从语言方面来讲,当代社会亲子之间的 “代沟”仿佛比上几十年前要深。当孩子满口“7456(意为气死我了)”、“表酱紫啦(不要这样子啦)”时,父母可能完全不知孩子在说什么。网络中一些刻意用错的字、词以及过多使用谐音字都会对学生掌握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进而对汉语造成长久的影响。

(2)特定场合使用网络体的局限性

网络体具有很大的亲和力,但网络体的创作与使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与标准汉语相比,其外延与内涵都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使用网络体需要慎之又慎。因为网络体的出现,往往跟一些群体性事件或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往往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某个网络体的语境、含义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公文、公事中就应该避免使用网络体,防止公文的含义发生变化。同时,用网络体来表达公文,本身就是对公文严肃性的破坏。

三、回归——网络体归途之一

网络体固然对汉语造成了冲击,但我们只需要加以引导、限制即可,没必要畏之如虎。首先,一种语言最常用的领域是口语,实际上网络体并没有渗透到正常的口语交流中,其使用场合基本仍处于网络环境。其次,网络体的变化速度非常快,几乎没发生一件热点事件就会有一种网络体产生,网络体也会随着事件的降温而逐渐消声。其次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汉语具有[来自Www.lw5u.coM]强大的免疫力和排异性,今天我们仍然能够读出几千年前的甲骨文,本身说明语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

网络体的出现是网络中追求时尚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不稳定的特征,因此,回归标准汉语的表达,是许多网络体最终的归宿之一。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EB/OL].

http://www.people.com.cn/h/2012/0117/c25408-1885910258.html. 2012-01-17

[2]天笑.总有一种网络体能将你撂倒![J].视野,2010(4)

[3]人民网.淘宝体通缉令引诸多争论 警察能否“亲”逃犯?[EB/0L]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223276/16363775.html.2011-11-23

[4]乔新生.政府信息“网络体”:亲民? 恶搞? [J].决策探索(上半月)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