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输入型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杂志文章正文
输入型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0        返回列表

■郑佳仁 陈燕萍 毛闻远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摘 要]自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通胀,学界的一个观点是本轮通胀具有显著输入型通胀特征。鉴于此,本文从国际贸易及资本流动渠道实证分析输入型因素对我国通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轮通胀主要由自身惯性造成,输入型因素对我国通胀的影响较小。因此本文建议治理输入型通胀时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关键词]输入型通胀 传导机制 国际贸易 资本流动

一、背景介绍

入世10年,我国经历3次严重的通胀,经过数据比对,发现3次通胀都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扬、国内外需求的非正常放大及我国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双顺差的持续扩大。而对我国本轮通胀的来源,国内学界一个观点认为输入型因素是本轮通胀主因。鉴于此,本文论证输入型因素对我国本轮通胀的影响程度。

二、文献回顾

1.输入型通胀定义的阐释

目前国外对于输入型通胀定义还缺乏统一论述,较有代表性的论述有“一开放经济体物价水平的大规模上涨,其主因源于国际冲击,且在短期内国内的货币政策无法给予有效的控制”(Phillip Cagan,1980);乔海曙、邓婷(2007)将输入型通胀总结为:在开放经济下,当全球市场存在普遍通胀及价格上涨时,这种通胀或价格上涨会通过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沟通渠道传导至国内从而引发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

2.对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研究

Janak Raj, Sarat Dhal ,Rajeev Jain(2008)实证分析印度的输入型通胀,结果显示,输入型因素主要通过汇率、进口商品价格、资本流动三途径影响该国的通胀,且输入型因素会导致印度通胀水平提高1%到2%。郭其友、陈银忠(2011)通过货币途径及价格途径实证分析输入型因素对我国通胀的影响,结论显示进口商品价格及外汇占款可以解释我国通胀的28%。陈全功、程蹊 (2004)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通胀可以通过总供求、货币及价格途径影响他国物价水平。

三、实证研究

通过文献总结,本文将输入型因素对我国通胀的影响用下图加于阐述:

在实证前,先对CPI、FYPPI、转成以2003年为基年的定基指数,并对CPI、FYPPI、PFP采用X12季节调整方法,剔除季节性因素,最后序列数据改换成自然对数形式,以消除数据异方差。

通过对3组序列数据作平稳性检验发现都是原数据不平稳,一阶差分平稳,即服从I(1),因此本文j进一步对数据做协整检验,发现序列间只存在一个长期均衡关系,进入VEC模型深入分析,VEC模型的输出结果为:

LCPI=-0.1365566LFYPPI+0.489920LPFP

(0.70614) (-5.54472)

D(LCPI)=- 0.0057*( LCPI (-1) + 0.1367*LFYPPI (-1) - 0.4899*LPFP (-1) )

+ 0.1649*D(LCPI (-1)) + 0.0458*D(LCPI (-2))+ 0.0992*D(LCPI (-3))

+ 0.0560*D(LFYPPI (-1))- 0.1475*D(LFYPPI (-2))

+ 0.1255*D(LFYPPI (-3)) -0.0730*D(LPFP (-1)) + 0.2814*D(LPFP (-2))

- 0.0165*D(LPFP (-3))

根据VEC模型理论,从长期及短期来看VEC模型输出结果都是稳定的。且实证结果表明从资本流通渠道分析我国受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合理的,但国际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对我国通胀水平没显著影响。

在VEC模型基础上,本文对CPI做来自FYPPI、PFP结构冲击的方差分解,输出结果如下:

从24个月的较长期间来看,输入型因素对我国通胀变化贡献度只有10.74%,并不是我国本轮通胀发生的主要因素。

四、政策建议

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建议我国在治理输入型通胀时以预防为主、主力为辅。

首先,应扩大我国战略物资储备种类与总量,改变我国目前以外汇储备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储备模式。其次,应该建立比较全面的大宗商品价格预测体系。在此基础上,采取以政府为协调方,各个进口企业联合议价模式,避免在单独议价中受制于人。再则,要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国际游资进入中国经行“逐利游戏”变得无利可图。最后,应该完善国际资本流入的管理模式,将国际资本流入的管理重点集中在并在没有实体经济或贸易支持的投机资本上。

参考文献:

[1]Phillip Cagan, imported Inflation 1973-1974 and the Accommodation Issue. Journal ofMoney, Credit, and Ban[来自wWW.lw5u.com]king, 1980. 12(2): 1-15

[2]乔海曙,邓婷.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形成机理与中国样本.宁夏大学学报.2007

[3]Janak Raj, Sarat Dhal ,Rajeev Jain. imported Inflation: The Evidence from India.Rwserve bank of India Occasional Papers.2008.29(3):69-171

[4]郭其友,陈银忠.人民币汇率升级下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基于递归SVAR模型的经验分析

[5]陈全功,陈蹊.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路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