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杂志文章正文
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6        返回列表

■王秋晓 临沂大学商学院

[摘 要] 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从2011年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由9级减少为7级。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误区 笔者为此做一解析。

[关键词] 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 注意问题

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从2011年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由9级减少为7级。 笔者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

1.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界定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2.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办法

(1)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公式如下:

A: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B: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上述办法执行。

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三种情形需代缴个税

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或者购话费赠手机等;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个人按消费积分反馈礼品。

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取得该项所得的个人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赠送礼品的企业代扣代缴: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在年会、座谈[来自WwW.Lw5u.com]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计税

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方法有两种: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公式: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 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扣除标准的差额。

雇主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1)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先用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再根据其商数找出不含税级距对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来自wWw.lW5u.CoM]。(2)计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不含税级距的速算扣除数A×雇主负担比例)÷(1-不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A×雇主负担比例)。  

四、离退休人员再任职条件界定

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离退休人员除按规定领取离退休工资或养老金外,另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可以免税的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根据规定,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应在减除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五、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  

高收入者是指金融、保险、证券、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烟草、民航、房地产、高等院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介机构、体育俱乐部等高收入行业人员,个人投资者、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等高收入个人,临时来华演出人员等 。不断完善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项目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以非劳动所得为重点,加强财产转让所得征管,深化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管,完善生产经营所得征管;继续加强高收入行业和人群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以非劳动所得为主要收入来源人群的征管,做好高收入行业工薪所得征管工作,特别要加强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管理, 完善数额较大的劳务报酬所得征管,加强高收入外籍个人取得所得的征管;建立健全高收入者应税收入监控体系,强化税源管理基础,建立协税护税机制。

参考文献: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