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医学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导人
杂志文章正文
医学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导人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8        返回列表

■傅 堤 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四川外国语言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资助四川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学改革项目“医学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中引入基础英语向医学英语过渡的衔接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CWYH 10-26)

  [摘 要]中西文化差异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障碍,适当的中国文化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双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应克服交际中的文化障碍,进行文化教学。医学高等院校从大学英语向专业英语教学过度,决定了在大学英语教学期间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导入,培养学生更具针对性的交际能力,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中西方文化 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已成为语言学界和英语教师的共识。因此,在导入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导入,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只有具备一定的中西方文化基础,才能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文化教学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中通过文化导入,可以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也学习了社会文化知识;既培养了语言能力,也培养了社会文化能力;既拥有了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获得了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目的

  首先,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Kathy Irving(1986)认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的感应通常是认为新奇、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入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其次,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论语》中,孔子有一段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入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一样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入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分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文西方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深、多广,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

  二、医学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中医概念颇为广泛,可以说它是以医术为基,凝聚中国道、儒、释等诸多哲学思想,历经数千年文化积淀浇灌而成的一门科学,贯穿于其中是深刻而独特的中医文化印记。这些文化特征使得中医与现代西方医学成为泾渭分明的两个体系:中西医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医学存在的文化差异,除在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方面有所体现,还在术语体系、医学理论、诊疗思想及技术等诸方面均有体现,所以教学中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导入不同的医学文化成分,以便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共识与医学交流。中医院校必然面临大学英语向中医专业英语的过渡。在大学英语阶段对中西医文化进行适当的导入,不仅对后期的专业英语学习十分有利,也符合语言教学的宗旨与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三、医学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西医文化存在诸多差异,所以在高等中医院校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以语言共核为中心内容,还要注重中西医文化导入,使两者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法上相辅相成、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1.词语文化的导入:词语文化,即单个的词、习语、成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英语中许多词及短语都有其来源和典故,理解他们的含义对理解英美文化很有帮助。例如有这样一句话:H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而且没有生词,但如果直译出来意思不明确而且不符合逻辑。如果了解eat no fish和play the game这两个短语所反映的文化,其意思就很明确了。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皇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吃鱼的习惯,因此eat no fish表示“忠诚”的意思;而play the game和play fair同义,表示“公平对待”、“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等。2.交际文化的导入:交际文化,主要指互相交流时选择的话题、谈论的方式等。西方人见面仅仅是简单问候,或谈论天气等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而中国人习惯打探他人的个人状况,如去哪了、干什么了等。这在跨文化交往中常常使西方人感到不自在。接受赞扬、祝贺时,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我做的不好”之类客套话,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3.知识文化的导入:知识文化指反映目的语的政治、经济、文艺、史地、社会等方面的背景资料。教材中的课文不仅含有语言知识,而且含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如讲到马丁·路德·金(Martin King)的“梦想”演说时,可以介绍一些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的历史和60年代美国社会背景等。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语言知识,又学会了文化知识,加深了对语言现象的理解。

  四、医学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的具体措施

  1.使用原版外语教材

  在教学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在自编教材中多用些真实材料。有些国外出版社的质量较好的课本采用了不少涉及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材料,有些在注释部分着重解释文化上的差异,有些对话也是研究文化差异的好材料。所谓“真实材料”,是指从实际交际活动中选取的材料,而并非编教材的人自己撰写。“真实材料”的好处在于其中许多部分涉及场合、身份、相互关系等社会因素。

  2.阅读外语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时注意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了解外国社会主要靠间接地阅读有关材料,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问题在于如何阅读。如果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那就所得甚少了。阅读报刊是了解当前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动态,了解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关系的最直接的途径,其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

  3.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文化认知

  文化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文化知识,而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Floyd和Carrel(1987)认为“外语教师应该是恰当的文化内容的传授者和获取文化背景知识的促进者”。一方面,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跨文化交际所涉及的主要层面(如价值观、交往规则、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对影响交际的词语、句子、篇章的文化内涵与母语文化进行分析对比,培养从目的语文化的角度认识事物的能力,引导他们有意识地积累文化知识,形成一定的文化沉淀,从而达到语言的应用自如与交际畅通。

  4.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电影是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有些是专门介绍社会情况的记录电影,自然教学效果更佳,好的故事片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电视外语教学节目中有丰富的材料,教师如能加以适当指点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从学习外语的[来自wWw.lw5u.com]角度来说, 操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是十分重要的。除聘请外籍教[来自wWW.lw5u.coM]师上一些诸如口语、听力、英美概况等有利于发挥其特长的课程外,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多接触外籍教师。因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与外籍教师的接触,学生往往能学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东西。

  5.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某些领域的专题讨论活动

  在讨论中结合汉语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这种介绍、讨论、分析等有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在学习外语中善于发现目的语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文化。许多教师都经常开展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但是,系统的全面的研究似乎还很少,这方面的专著屈指可数。要真正有成效地实现外语教学的文化导入,这项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五、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大学英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英语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大学英语教学在导入西方文化的同时,要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学好语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25.

  [2]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419.

  [3]黄国文. 交际能力与交际语言教学[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0,3( 1) : 29-31.

  [4]张在新,等.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