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网络互动参与模式对于高校学生活动的影响探析——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杂志文章正文
网络互动参与模式对于高校学生活动的影响探析——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李晓东 李 洁 常金梁 浙江师范大学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平台的路径相对拓宽,不少高校学生干部利用飞信、QQ等组织开展学生工作。近年来,随着微博的兴起,凭借“随时随地随心分享新鲜事儿”的优势,微博日益成为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日常工作的重要途径。应对微博所带来的挑战,发挥微博的最大优势,将成为高校学生干部利用微博开展工作的新课题。

[关键词]微博 高校 学生干部 学生工作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应用,微博成为人们关注社会热点,表达想法的最佳场所。大学生是网络产品的最先关注群体之一,而微博靠着独特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交互性迅速“占领”高校校园。高校学生干部因势利导,利用微博等新兴信息沟通方式,加强与其他大学生的沟通交流,积极推进大学生学习娱乐活动的开展。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开始积极开通微博,目前,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均开通了官方微博,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生的欢迎。

二、调研内容分析

1.“微平台”愈拓愈广,“微力量”势不可挡

(1[来自wwW.lw5u.Com])逐日上升的微博使用人数。根据调研数据统计:学生干部微博“正在使用人数”项由截止至2011年11月的51.2%增加到2012年4月60.1%;此项对于普通广大学生来说,更是从先前的50%增加到了75%,这足以说明微博为更广大的学生组织和群体所接受,其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此外,“打算使用”项的人数也有所增加,而“知道但不打算使用”项的人数则明显减少,由33.3%减少至18.8%。

(2)“微博效应”得认可。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可了微博与学生工作相结合所带来的良好效果,也愈发推崇与支持微博所起到的作用。微博具有信息传递及时便捷、信息辐射范围广,人际圈影响力大、信息提供量大和能使学生干部本身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等优势,学生干部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势在必行。

2.“微平台”制度化管理,“微渠道”高效畅通

(1)“微平台”管理专门化。2011年,学生组织的官方微博由个人、小团队管理所占的比重较大;2012年,则是出现了相关的负责部门专门管理微博内容。由个人管理微博容易出现信息量不足,涵盖内容面狭窄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样,由小团队管理微博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并且还可能导致内部人员相互推诿工作责任,致使微博运行不畅。相反,由专一部门管理微博的信息发布和日常管理工作,可避免很多难题,这些部门涉及到宣传部门、网络部门、媒介应用部门等。

(2) “微渠道”管理高效化。微博管理自专一部门代替个人和小团队后,学生干部微博的使用效率明显得到提高。由调研数据可知,截止至2011年9月,学生干部或者其组织官方微博的使用率很低,平均一个星期甚至是一个月才会对页面内容进行整理。具体数据如下:“经常(日)使用微博”项的比例为8.7%,“偶尔(星期)使用微博”项的比例为48.7%,“很少(月)使用微博”项的比例为42.6%。而截止至2012年4月,微博的使用率有了较大的改观,“经常(日)使用微博”项几乎占到90%的比例。

3.“微信息”斑斓多彩,“微效应”欣欣向荣

(1)微博信息的多样性。由调查可知,学生组织一般在微博上发布一系列活动的宣传内容,讲座、会议等的通知,国内外时事新闻以及校园新鲜事。除了传统的海报、横幅、新闻投稿或现场宣传外,微博成为一个新的宣传平台,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便利。

(2)微博发展前景分析。微博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更是学生干部的在工作方法上的一大突破,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发挥实处,得到认可。

三、建议与对策

1.高度重视微博的传播宣传功能,鼓励学生建立和使用微博

虽校内使用微博的人群逐日增多,作为一项有效的信息传媒平台,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干部等在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和使用微博的基础上,更应该积极有效地进行指导。但也不可为求效果,过分强制要求学生开设微博,反而会得到负面效果。

2.主动出击,建立有效的学生干部工作微博模式

学生干部应发挥模范带领作用,在自己积极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的同时,应扩大其范围,让周边更多的同学真正参与其中,扩大影响力。

3.充分挖掘,拓展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微博模式新实践

一方面,组织者要找到宣传点的关键,微博内容需丰富、生动,反映学生需求,以及加强与其他组织或高校的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粉丝的互动。学生关注某一组织的微博是对其的支持和关注,加强与粉丝的互动,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此外,有效利用微博工具,如投票、话题、网上有奖转发等,以此配合学生工作,提高整个活动的参与度。

四、小结

对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干部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的先后情况进行了对比探究,发现学生干部的微博传播宣传意识越来越强烈,普通学生也对微博和学生工作相结合表示支持,且认为其潜力大、前景好。当然,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微博参与积极度不高等问题。可见,现阶段任处于微博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的初[来自wwW.Lw5u.com]步阶段,着重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微博参与意识和传播宣传意识,群众基础扩大了,才有利于通过微博使学生工作更有效地展开。

参考文献:

[1]曾军顺.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学理论,2011,(20)

[2]于阳.大学生使用微博原因初探[J].新闻世界,2011(5)

[3]刘春燕.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03)

作者简介:第一:李晓东,男,浙江师范大学;第二:李 洁,女,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2009级学生;第三:常金梁,男,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