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关于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探讨
杂志文章正文
关于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116        返回列表

江安双 诺安检测服务(青岛)有限公司

[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开拓市场,销售商品,往往采取赊销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应收账款是各种企业拥有的一项很常见且非常重要的资产,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用资源、损益情况、现金流量。应收账款的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整体的资本运营,在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应收账款的现实意义,对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产品竞争力 风险防范意识 内控制度 信用环境

一、引言

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有多种形式,如:预收,现销和赊销等方式,企业虽然更愿意预收或现销方式以更快的获得现金流,但除非企业产品或服务足够竞争力,比如在设计上独特,功能上更加先进,质量上更赢得客户信[来自www.lW5U.coM]赖等.使其他同类产品无法更加吸引消费者。但是这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是很难做到的,这种情况也只能存在于极少数垄断企业或很短暂的时期才有的现象。在快速发展的科技信息时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没有哪个企业可以永保竞争优势,那么赊销方式也就成了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虽然赊销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来自wWw.lw5u.coM]增加利润和节约存货资金占用方面有着其他结算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相对现销而言,赊销必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由于企业现金实际流入时间的差异,相应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以及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就会产生,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因此,如何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论题。

二、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目前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仍居高不下,企业缺乏管理力度。国内一些企业日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只限于数量方面,而对其账龄、应收账款成本、客户信用等级等资料不予计算分析,使得账龄超过3、4年的应收账款大有存在。据有关部门调查, 我国应收帐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到5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20%左右的水平。因此应收帐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产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产品竞争力不足

企业因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不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不够竞争力,就会在市场上不能占据竞争优势,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要通过赊销方式争取客户,不论是高科技产品还是一般工业品,当前几乎都是买方市场,而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的某一方面不具备优势,失去了与其它企业抗衡的能力,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而其生产能力却大于其生产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产品积压。为了解决产品积压问题,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又不得不作出了相应的让步,如产品试用期久一些、货款回款期长一些等等,使产品的应收账款从量上和时间上都增加了,随之企业应收账款多、回收不顺畅、资金短缺等等问题就接踵而来。

2.缺乏信用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

(1)一些企业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争夺销售客户和推销更多的产品,在事先未对客户资信作调查,未对风险进行评估的情况下,盲目赊销,使其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加大了账款回收的风险。

(2)我国企业产权制度落后,法律保护意识淡薄。由于企业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差,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使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往往大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严格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树立成熟的信用竞争意识是很困难的。需要企业加强信用管理,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全社会也要重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使企业能够有一个良性的信用竞争环境。

3.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1)由于.基础工作不健全。使得销售合同或有或无,不能得到重视,签订合同不够谨慎,没有从各个方面去维护企业利益,进行风险防范。缺少了完善的合同就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坏账或违约风险;

(2)企业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企业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既未要求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从而造成高销售额、低经济效益的局面;

(3)内部控制不严。在一些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效益挂钩的企业中,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淀,给企业经营背上沉重的包袱。

(4)应收账款缺乏专门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当会造成企业一系列信用问题。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它包括了客户分析、信用信息管理、账款控制、收账等工作。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业务部门主管赊销和收账,另一种是由财务部门主管赊销和收账。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很多弊端。业务部门是以销售业绩为导向,主要任务是争取订单,卖出产品,不能很好地承担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职责。财务部门往往由于不了解客户背景和交易状况,无法对信用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首先我们要先透视应收账款的本质。应收账款是企业赊销产品或提供服务产生的,赊销的目的是为了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立广阔的销售渠道,稳定客户关系,以实现最终目的增加企业获利。因此应收账款有两大特点:1.合理期限:没有企业能够接受长期或无限期的应收账款。2.合理规模:没有企业愿意接受规模限制的应收账款。企业本身是债权人也是债务人,应收账款是企业的利润来源,同时也是坏账的来源,企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分析企业实际情况,衡量收益与损失,只有合理的利用应收账款才能降低风险增加收益,赢得竞争优势。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主要有:提高产品竞争力、注重客户信用管理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是关键。

1.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首先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加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生产适销对路、科学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一改往日在销售中的被动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新产品吸引客户,企业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订单,也就是选择客户,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以商业信用进行赊销的销售方式,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定正确的信用风险政策,成为防范应收帐款风险的主要措施。借鉴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经验,本文提出主要几个管理措施:

(1)信用风险识别。企业应收帐款信用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对企业的基本信息分析,财务状况分析以及非财务因素分析。基本信息分析主要分析客户的注册资金,总资产,业务范围以及盈利情况,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等。财务状况分析是分析客户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情况。非财务因素分析是对管理层,生产和经营风险,宏观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可能带来的意外风险因素进行的分析。

(2)信用风险计量。对应收帐款债务人的信用风险计量建立在信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包括专家判断法,杜邦分析法和信用评分法。

(3)信用风险控制。首先,企业应制定一个总的信用控制额度。这个额度可以参照多种依据来制定,如企业全年利润的百分比,企业净资产的百分比,或其他参考标准。其次,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企业还需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具体包括:信用条件,信用标准,恰当的信用额度。

实行全过程信用管理与控制。全程信用管理与控制包括接触客户、交易谈判、签定合同、发出货物、收取款项等关系控制环节。对于按时回款、信誉较高的客户,应作好信用记录,以便将来为其提供期限较长、金额较大的信用交易,对于过期不付款的客户,应采用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等合适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全面跟踪服务,对客户实施动态监督,快速识别信用风险并及时化解风险,确保客户正常回款,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

3.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管理

(1)注重合同管理。企业除现金收入之外的供货业务都必须签订合同,当销售部门收到经信用部门和企业法定代表审核签字后的赊销申报单后,根据审批意见并与客户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销售合同。销售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而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形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都应清楚、准确,最好是能够采用统一的合同范本。

(2)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状况,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对公司全部的客户的欠款尽可能地落实到个人;②明确规定在应收账款未完全收回之前,责任人不得调离企业;③明确规定各人的职权范围,对超限额赊销或未经审批赊销的应予以处罚,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④明确规定隐瞒、变更应收账款事项应负的各种责任;⑤明确规定由于信用部门人员徇私舞弊,调查不实而产生坏账应负的责任;⑥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流于形式。

(3)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加强催收力度。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统计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信用部门也要经常计算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逾期账款率、坏账率等指标,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为评估、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了解赊销总情况。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对账单应由双方供销当事人和财务人员确认无误并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对于逾期拖欠的应收账款应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账龄分析,并加紧催收,因为账款最忌讳不及时追讨,据美国收账者协会统计,超过半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57.8%,超过1 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26.6%,超过2 年的账款只有13.6%可以收回。最后,信用管理部门在账龄分析表的基础上,经过追踪、核查,进一步将逾期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分为A,B、C 三类。

(4)严格按会计制度办事,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财务人员应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清算、对账等工作,工作岗位设置中也要注意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记录主营业务收入账簿和应收账款账簿的人员不得开具发票、经手现金,以形成内部牵制,达到控制的目的。对于发票,也要定期与销售部门的销货清单和有关科目的金额进行核对,以防账外债权的出现。当然,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或其它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金。

四、实施全面的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 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如果要顺利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进行全面的应收账款控制。包括:1.事前控制,防范70%的拖欠风险。2. 事中控制,可以避免35%的拖欠;3. 事后控制,可以挽回41%的拖欠损失。实施全面控制可以减少80%的呆账,坏账的产生。全面的应收账款控制包括建立全面的信用管理模式,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信用控制体系,由财务部门和经营部门管理,明确信用管理人员的职责,制定科学的层层核准控制制度,并将其量化,责权利相结合,用科学的全面的管理体制控制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是商品经济的企业经营和竞争的必然产物。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使资金及时回笼,促进资金的良性循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有助于企业财务目标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克瑞.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企业管理,2001,(2)

[2]冯巧根.收不上账,怎么办?[M].hllp://www2.ccw.corn.cn

[3]张倩.当前企业应收账款剧增的原因、影响及对策[N]. 开封大学学报,2007,(9)

[4]朱跃峰.谈谈大中型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问题[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0,(1)

[5] 邓郁松.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M].hllp://www.leslingzone.corn.

[6]赵怀勇.观察与分析:中国征信业亟待发展[M].hllp://finance.sina.cor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