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状、创新能力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杂志文章正文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状、创新能力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9        返回列表

徐菁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通过分析,兰州高新区近几年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人均产值效益逐年提高;总收入快速增长,但产业附加值未同步增长或消耗水平高;高新区占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内资企业是高新区的经济主体,但三资企业经济效益更好、发展速度更快。高新区科技投入产出实际量逐年增长,但科技经费投入比重不足;高新区可能存在资源利用率和配置准确率不足。高新区产业集聚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真正有实力的优势产业领域。

[关键词]现状创新能力 产业集聚兰州高新区

一、问题的提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是具有相似性质和功能的科技与工业综合的地域组织,主要指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在一定地域内的相对集中,在空间上以功能不同的园区组成。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设立高新区以发展高技术产业。自1991 年国务院批建第一批国家高新区以来,高新区发展已有20 年历史,截至2011 年8 月,全国共有国家级高新区88 家,未来很可能突破100 家,我国已进入高新区的规模发展期。

兰州高新区在驱动甘肃省经济发展、吸纳外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接纳就业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兰州高新区还未形成真正的“高质量”,导致产业升级乏力、投资效益低下,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区域整体竞争力。

二、兰州高新区发展现状

1.发展概况

兰州高新区是1991 年3 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27 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经过多年建设,高新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增速发展。

但与其他国家级高新区相比,兰州高新区未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全国的综合排名靠后,存在的问题有:(1)高科技产业和企业过少;(2)企业规模普遍较小;(3)企业创新能力不足;(4)发展空间不足,没有成规模的产业基地,聚集经济效应不明显,产业链不成熟;(5)政策不到位,设施不完善;(6)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2.兰州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兰州高新区发展综合指标分析

分析指标包括:高新区总收入、工业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生产总值比重、净利润、实际上缴税、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创汇总额、企业数、年末从业人员、企业均收入。指标数据略,通过分析:①2005 年至2009 年兰州高新区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6%,净利润年均增长率为30%,企业数年均增长率5%,人员年均增长率22%,企业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29%,说明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人均产值效益逐年提高。② 净利润从2005 年的8903[来自wWw.lw5u.coM]63 千元增至2009 年的3291696 千元,但从每年净利润的同比增长来看,2006 年为63%,2007 年为144%,而2008 年仅为4%,2009 年更降至-1%,说明高新区在总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附加值未同步增长或消耗水平高。③出口创汇总额的变化与净利润相似,从2005 年的40612 千美元增至2009 年的205175 千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8%,但从每年出口创汇额同比增长来看,2006 年为3%,2007 年为71%,而2008 年、2009 年降至-1%,说明高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质程度有待进一步分析。④高新区占所在城市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 年的5.75%增至2009 年的13.78%,年平均增长率24%,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05 年的14.77%增至2009 年的26.87%,年平均增长率16%,实际上缴税费从2005 年的593543 千元增至2009 年的5221048 千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2%,说明高新区经济占本地区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

(2)兰州高新区内资、三资企业发展比较

对比2005 年~2009 年兰州高新区内资、三资企业状况,分析的指标包括:内资和三资企业的总收入、占高新区总收入比重、企业数、占高新区企业总数比重、年末从业人员、占高新区人员总数、劳动者报酬、人均收入、企业均收入。

分析结果:①内资企业历年总收入占高新区总收入比重87.54%~93.99%,企业数占高新区企业总数比重95.98%~96.98%,从业人员数占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比重95.05%~96.82%,说明内资企业是高新区的经济主体。②三资企业的企业均收入和人均收入都大幅超过内资企业指标值,说明三资企业较内资企业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

三、兰州高新区创新能力分析

1.兰州高新区创新能力主要指标分析

对2005 至2009 年高新区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分析的指标包括:科技经费支出、科技经费占总收入比重、科技活动人员合计、科技活动人员占总人数、创业中心在孵企业数、在孵企业总收入。

分析结果:(1)科技经费支出额从2005 年104862 千元增至2009 年1184775 千元,年平均增长率达62.41%;科技活动人员从2005 年2534 人增至2009 年13960 人,年平均增长率达40.67%;创业中心在孵企业总收入从2005 年574138.2 千元增至2009 年836425 千元,年平均增长率达7.82%;说明兰州高新区科技投入产出逐年稳定快速增长。(2)科技经费占总收入比例2005 年为0.62%,2009 年为1.52%,最高的2008 年为2.02%,这与OECD 将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超过7.1%划为高技术产业的标准有很大差距。

2.兰州高新区创新能力效率分析

本文选择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的基本模型———C2R模型分析兰州高新区创新效率。

(1)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DEA 分析

本文未直接对兰州高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DEA 分析,而是选择对甘肃省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DEA 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DEA 法实质是对各决策单元作相对比较,如果决策单元过少,会导致分析结果失去现实意义,目前只收集到2006年至2009 年较完整的高新区数据,用DEA 法判断这四年的相对效率,结论价值低;二是兰州高新区是甘肃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地理区域,通过分析甘肃省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来推断高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可行性。

①投入产出效率DEA 初步分析

这里C2R 模型选择8 个投入指标(Xi,i=1,2,…,8)和7 个产出指标(Yj,j=1,2,…,7)。投入指标包括企业数(个)x1、年末固定资产原价(万元)x2、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人年)x3、R&D 经费(万元)x4、科技活动人员(人)x5、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万元)x6、技术改造经费(万元)x7 和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x8;产出指标包括当年价总产值(亿元)y1、主营业务收入(亿元)y2、利润(亿元)y3、利税(亿元)y4、新产品产值(万元)y5、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y6 和专利申请数(项)y7。整理出2000 至2008 年甘肃省高技术产业上述指标值,将各年份作为相应的决策单元(DMUn, n=1,2,…,9),带入C2R 模型线性规划问题计算式中,采用Matlab 软件对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有效性进行评价,得到效率评价指数值,见表1:

由表1 可知,DMU1、DMU2、DMU3、DMU6、DMU7、DMU8 和DMU9 的效率评价指数为1.0000,根据DEA 模型定义,这7 个决策单元至少为弱有效。DMU4 和DMU5 的效率评价指数小于1,为DEA 非有效。为进一步确定各决策单元有效性和非有效的原因,根据C2R 模型进一步计算λ、Sˉ、S+ 的值。(过程略)

由运行结果可知,DMU2 和DMU6 的θ=1,Sˉ=S+=0,说明决策单元DEA 有效,即2001 和2005 年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有效率;DMU1、DMU3、DMU7、DMU8 和DMU9 的θ=1,但是Sˉ>0,DMU3 和DMU7 的S+>0,DMU1、DMU8 和DMU9 的S+=0,说明决策单元DEA 弱有效,即2000、2002、2006、2007、2008 年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弱有效;DMU4 和DMU5 的θ<1,说明决策单元DEA 无效,即2003 和2004 年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无效。

②DEA 弱有效和无效的原因分析

进一步分析导致DMU3、DMU7 弱有效和DMU4、DMU5 无效率的原因,根据C2R 模型构建DMU&acute;3、DMU&acute;4、DMU&acute;5、DMU&acute;7 (过程略)。

从计算结果可知,导致DMU3 弱有效的原因是:投入方面,年末固定资产原价投入过剩1417 万元、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投入过剩54 人年、R&D 经费投入过剩202 万元、科技活动人员投入过剩221 人、技术改造经费投入过剩421 万元、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投入过剩586 人,企业数投入持平,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投入过低7 万元;产出方面,除了当年价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利税为正常产出外,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专利申请数的产出均不足,其中新产品产值的产出过低4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过低897 万元、专利申请数产出过低2 项。

导致DMU7 弱有效的原因与DMU3 的原因相似,具体数值不同,此处[来自wwW.Lw5u.com]略。

导致DMU4 无效率的原因:投入方面,企业数投入过剩4个、年末固定资产原价投入过剩16561 万元、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投入过剩168 人年、R&D 经费投入过剩1907 万元、科技活动人员投入过剩1182 人、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投入过剩165万元、技术改造经费投入过剩113 万元、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投入过剩768 人;产出方面,当年价总产值产出持平,主营业务收入过低1 亿元、利润过低1 亿元、利税过低1 亿元、新产品产值过低1 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过低6816 万元、专利申请数过低13 项。

导致DMU5 无效率的原因与DMU4 的原因相似,具体数值不同,此处略。

综上,甘肃省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在2000 至2008 年9年中有2 年DEA 无效、5 年DEA 弱有效。导致DEA 无效和DEA 弱有效的主要原因是对投入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以致生产要素产出效率较低,应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配置准确率来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将上述计算结果与兰州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兰州高新区创新能力存在:资源利用率和资源配置准确率不足,使得实际科技投入不断增大的同时,一些科技投入产出指标可能存在投入冗余或投入不足,最终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效率低下。

四、兰州高新区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1.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工具

这里选择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EG 指数等分析工具,从技术领域和国民经济行业两个角度对兰州高新区产业集聚情况进行分析。

(1)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某一产业中市场规模较大的n 家企业的相关数值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是对整个行业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是市场势力的量化指标。计算公式为:

这里将兰州高新区企业分为14 个行业作为分析对象,则为高新区内各行业集聚指数,M 为高新区行业分类,M=1,2,…,14;Mi 代表高新区i 行业就业占甘肃省该行业总就业份额比重;Xi 为兰州高新区总就业占甘肃省总就业的份额比重;HE 为赫芬达尔指数。

2.兰州高新区产业集聚水平具体测度结果

依据《甘肃省科技统计年鉴》和国家科技部网站国家级高新区相关分类,将兰州高新区产业分为7 个技术领域、41 个细分技术领域、14 个国民经济行业。

(1)就业集中度与收入集中度

收集整理2006 年至2009 年相关数据,代入公式4.1,得到兰州高新区7 个技术领域就业集中度数值:新材料领域就业集中度明显下降,从2006 年的0.2513,降至2009 年的0.0963;其他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比例显著上升,从2006 年0.1971 增至2009 年0.4442;其他五个技术领域的就业集中情况变化较小。同理可得兰州高新区7 个技术领域收入集中度数值:各技术领域的收入集中情况从排序来看变化不大,而从具体指数值来看,变化幅度较大的有两个技术领域,一是其他技术领域显著增长,从2006 年0.3846 增至2009 年0.6731;二是新材料技术领域显著下降,从2006 年0.2785 降至2009 年0.1067;其他五个技术领域收入集中情况变化幅度不大;与2006 年比,2009 年收入集中度增加的有新能源、高效节能领域,其余四个技术领域的收入集中度均下降。

对比就业集中度和收入集中度可见:兰州高新区各技术领域的就业集中度和收入集中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下降时,就业集中度的降幅大于收入集中度的降幅;增长时,就业集中度的增幅小于收入集中度的增幅,这与企业实践一致。

(2)赫芬达尔指数

由公式4.2.2 和相关数据得到下表:

表2 中,兰州高新区细分技术领域的产业收入集聚水平显著增长;但从指标数值大小来看,高新区产业收入集聚水平较低,各细分技术领域的收入规模水平差距不大,可以推断出高新区尚未形成真正有实力的优势产业领域。

(3)EG 指数

由公式4.3 和相关数据得到兰州高新区2008、2009 年行业集聚EG 指数:(1)兰州高新区14 个主要国民经济行业的集聚指数都偏低, 除制造业2008、2009 年EG 指数为0.011433、0.013209,是正值外,其余均为负值,如农、林、牧、渔业EG 指数为-0.007645、-0.001098,采矿业EG 指数为-0.010805、-0.00566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G 指数为-0.011990、-0.005167,反应高新区以就业为标准的行业集聚水平很低;制造业指数虽然为正值,但数值偏小,远未达到集聚的水平;(2)14 个行业的集聚指数基本都呈增长趋势,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集聚指数下降,从0.004995 降至-0.001607,说明高新区绝大部分行业的集聚水平在上升。

参考文献:

[1]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2]Herfindahl. O. C. Copper Costs and Prices 1870–1957.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Press. 1959

[3]Ellison, G. and E. Glaeser,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1997,105(5):889-927.

作者简介:徐菁(1978-),女,硕士,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