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谈政府采购中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杂志文章正文
浅谈政府采购中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张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温州市科技局2012 年第二期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

[摘要]当前,招投标方式广泛运用于政府采购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由于体制尚不健全,市场尚不规范,社会诚信体系未完全建立,致使招投标工作存在各类问题,使采购进度受阻。本文从招投标法律机制、政府监察、招标代理、评标原则等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招投标能更便捷、合理地服务于各类采购项目。

[关键词]招投标管理规范化

招投标是一种有序的市场竞争的经济行为,招投标的实施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行为、构建防腐倡廉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各类政府资金项目均采用招投标方式缔结合同。招投标行为遵循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所谓公开原则,就是要求招标投标活动应具有透明度,实行招标信息、开标内容和程序公开、评标标准和方法的公开,中标结果公开;公平原则,就是要求给予招投标活动中的参与者平等的法律地位,使其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公正原则,就是要求招标人必须按照同一标准对待所有投标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以来,我国招投标市场逐步规范,然而由于法制不全、政府监管不力、市场诚信缺失等原因,仍存有不少问题。围标、串标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于招标代理机构卷入其中;招投标整体周期较长,但评标时间过短,专家的评标结果是否客观公正有待进一步论证。本文从招投标法律机制、政府监察、招标代理、评标原则等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完善招投标法律机制

招投标制度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招投标工作的法律体系,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来自wwW.lw5u.coM]招投标制度在满足实际需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漏洞,不同部门规章在实施细则上含糊不清,执行层面有了不同的理解。规范招投标工作,首先要从对现有法律规范性文件进行完善和清理,构建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完整的招投标制度体系中应涵盖整个招投标的全过程事务处理原则。其中,特别需明确各种违法违规招投标行为的认定标准及惩罚措施,严格投标人和招标代理的资格审查程序,通过强制手段加大对招投标文件标准文本的执行力度。同时,加强和规范行政监督,补充和强化法律责任,进一步统一招投标规则,增强招投标制度的可操作性。

二、政府加强招投标管理监察力度

政府作为市场管理者,以治理市场秩序为己任,以法律为依据,需对整个招投标市场加以监管。《招标投标法》第7 条中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正当竞争。政府招标主管部门在招标投诉监管时也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速处理,查清真相,公开投诉处理结果,投诉属实则按规定处理,若属无故乱投诉则应对投诉人进行惩戒,防止其恶意扰乱正常的招投标市场。除了政府招标管理部门本身的监管外,可以引入纪委监察部门共对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有效过滤。对于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在招标投标监管环节中全面建立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将投标主体的业绩、不良行为等全部记录在案,并向社会公布。将企业的信用情况纳入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将投标主体的不良行为与评标直接连接起来,使违信用者无从立足。

三、正确引导招标代理行业发展

正确引导招标代理行业发展,首先要划清招标代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引入招标代理间的相互竞争,使整个代理行业良性发展。一要建立健全招标代理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招标代理机构应当依法经营,平等竞争,对严重违法违规的招标代理机构,要取消招标代理资格,实行招标代理机构的动态管理。二要建立和完善招投标行业自律机制,推动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招标投标协会。由协会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行业自律,推行信用记录,完善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比选制度,维护招[来自www.Lw5U.com]投标活动的秩序。浙江省招投标协会于2010 年建立,协会的建立为进一步招标代理行业的发展端正了方向。三要加强招标代理机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准。招标代理机构的专业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招标质量。

四、合理把握评标原则

合理把握评标原则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规范和完善专家评审制度,提高评标活动公正性;二是选择适宜的评标方法,以更客观地进行评判。

1.规范和完善专家评审制度。规范和完善专家评审制度,必须建立健全评标专家管理制度,严格评标专家资格认定,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档案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和专家考核情况及时对评标专家进行更换或者补充,实行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回避制度。为更好的确保评标时专家的客观公正性,必须在接触专家库的第一环节进行控制,采用封闭抽取、禁止通讯联系、专车接送等方式,保证名单不外露。评标过程中要有严格的评标纪律和职业道德进行约束,以使专家意见更为客观公正。

2.选择适宜的评标方法。招标人对承包商或供应商的选择要求均体现于招标文件中,其中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办法是决定中标结果的最关键因素。评标办法有综合评估法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两种。其中综合评估法由资信、技术、商务三块内容以不同权重组成。综合评估法中资信、技术的评分可结合各单位自身资料分别打分,商务标分值与所有投标人息息相关。目前,无标底评标的方法正在我国招投标领域推广适用。标底价的产生源自所有有效投标人的均价或者直接采用合理低价作为评标基准价,把招标竞争还给市场,由市场竞争价决定最优价。

招投标管理工作覆盖了大型政府投资项目的全周期,做好招投标管理,使其规范化发展,将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钟杰凡. 对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环境的思考. 中国招标,2010,(31): 6~10

[2]杨小俊.关于加强评标专家管理的实践与探讨.建筑经济,2004,(7):31~33

[3]康秦.浅谈招投标的评标方法.科技资讯,2010,(8):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