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试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杂志文章正文
试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6        返回列表

刘莹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世界经济有时过热有时萧条,如何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充分认识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的作用,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国民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创造了世界上近三十多年的奇迹,让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的境地过上富裕的生活,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量自然资源消耗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目标。

一、我国经济与环境的现状

我国是资源大国,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排第五十三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使得人均占有资源占有量越来越[来自wwW.lW5u.coM]少。

1.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大量消耗能源泉,损害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中国工业的消耗的效率比发达国家高出近十个百分点,提高利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改变现在高能耗的生产品模式,争取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工业用水浪费严重比国外先进水平低二十个百分点,现在中国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形成的价值与能源消耗不成比例,排放的废弃物无形中增加许多,使得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2.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水是一切生命生存生长的源头,维持着地球的生态系统平衡。中国的水资源不仅贫乏,而且分布也极不均衡。工业用水、化学用品、废气排放使本来少之又少的水资源也遭到严重的污染。产生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直接影响到到人类的生存也发展,同时给人的身体健康、农业、渔业等造成严重损失,保护水资源并对其充分合理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3.工业产生的废物如不及时清理,长期堆放浪费土地资源同时,有害废物经过雪雨的长期淋溶,有害成分经地表向下渗漏,使土地壤的土质发生改变,而且还对大气、水环造成二次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直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害,呼吸道疾病患病率明显增高,酸雨发生的次数也越发频繁,造成土壤酸化、使得农业产量降低、对建筑和森林也有腐蚀作用。如此循环引发重大环境问题的风险增加,造成生态退化势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

二、发达国家经验与启示

美国是发达国家的代表,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采用得是实行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通过责任保险来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境责任保险开始是事故已经发生,保险机能才才挥效用。经过大约十年的时间,保险制度进一步优化。开始承保持续或逐渐性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但对主观上故意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逐渐性的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由当事人负责不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有毒物质、高危害废弃物的处理美工国实行损害责任实行强制保险。日本是亚洲发达国家的代表,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采用的是立法的方法。日本是发达国家中物质循环经济立法最全国的国家,《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等7 项法律的颁布实施,强制性减少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消耗使用量。引导企业通过完善设计制造工艺来减少资源的使用的同时也减少的有害物质的排入。消费领域提倡选择使用环保的包装物、包装物较少和可循环的物品,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只有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严格实施环境保护的各项相关政策法规、加上科技进步和各方面的支持。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加强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开发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健立健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制度,最终使环境污染得到控制、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中国可以研究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发展和经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有关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的实践。借鉴经验与教训,正确处理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对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办法

1. 通过教育、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学校[来自WwW.lw5u.Com]开展教育新一代国民,新闻媒介大力的宣传提高全体国民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爱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风气。认识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关系到全体国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长期的伟大的事业,需要全民参与与配合。促使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成为每个公民自觉行为。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2.强化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各地区资源极不平衡环境问题十分复杂,个别地区的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并伴有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中国的环境保护的立法应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对原有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必须加紧加快环境保护的立法步伐,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立法体系,政府要以法律和行政手段来保护地方资源和环境强化资源和环保的执法力度。在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强化法律的作用,对原有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充分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高度一致性,正确处理环境与建设的关系,在全社会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全民环保的意识,形成全民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大力倡导生态环境摒弃盲目追求过度消费,倡导正确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简介:姓名:刘莹(1978- ),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