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重庆国际服装节落幕现场销售近三千万
杂志文章正文
重庆国际服装节落幕现场销售近三千万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40        返回列表

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服装节以现场销售近3000 万元成绩落幕。从1998 年开办至今,服装节记录了重庆服装业的发展历史,也沉聚了几代重庆服装人的梦想、骄傲与遗憾。从“一条裤腿儿也在卖”,到“旧货袭城”,改革开放的浪潮送走了一批服装企业,也新生一批后继者。

西装曾是奢侈品

1980 年,在机关工作的重庆人陈渝,因公派赴港学习,领到了一笔“置装费”。用这笔巨款,买了一双皮鞋、一个行李箱,还做了自己生平第一套西装。“为了‘不给国家丢脸’,单位大领导托了很多关系。”陈渝回忆,当时,普通人有套西装极不容易,一番周折,他找到了段芳通。由这个曾驰名大后方、给不少政要做过衣服的名裁缝量体裁衣,陈渝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个重要人物。

正如陈渝所经历的那样,上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服饰的火爆是没经历过的人完全想象不到的。

“来拿货的人,一条腿的裤子也抢走,根本来不及看。”重庆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尚福介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重庆乃至全国服装业大都供不应求。无论款式如何、做工怎样,国有[来自WwW.lw5u.com]服装企业收益惊人,私营企业、店铺也所获不菲。

1981 年,段芳通儿子段远红,年纪轻轻已开了六家裁缝店。“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 块钱,肯拿100 块钱买件衣服的人却大有人在。”陈尚福回忆,时尚意识开始觉醒的人们,对服饰产生了强烈需求。“50 元不行100 元,100 元不行200 元,开个价,只要你做。”段远红回忆,当时生意根本做不过来,家门口常有人蹲点守候、开出高价求购。

“旧货袭城”老旧体制遭遇市场拷问先行者得以生存

然而,近乎疯狂的市场,却给当时的重庆服装产业埋下隐患。在强烈需求掩饰下,国有服装企业老旧体制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也有人意识到,老国企里懒洋洋的工人、爱动不动的机器、一成不变的款式和从不自我推销的态度不行,但改[来自wWw.LW5U.com]革却并没发生。”曾在老服装厂工作的段萍回忆,1991 年左右,市场经济真正意义上席卷服装市场,一批垂垂老矣的服装企业、跟不上潮流的私企店铺,缓慢消亡或一夜消失。“外来品牌特别是‘洋垃圾’,卖得太好了。”段远红记得,那时,来自日本、新加坡,特别是意大利的旧货在市场热销。谁能买到一件,就跟如今时髦女郎挎着名牌包一样值得炫耀。外来货的热销、外来款的流行,对重庆大小服装企业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朝生暮死,大致如此。

“如果没出去,可能我也垮了。”这时的段远红,因1986 年赴日留学的经历,成为当时服装界亲眼见识外面世界的极少数之一。在东京服装学院攻读工程与设计专业,让他带回了制作日本小袖西装的手艺,也带回了危机感:不能等,要发展。

“所有赚来的钱都再投进去,不停开分店。”虽很可能构思简陋、手段原始,在短短几年市场淘汰后,如段远红的服装企业主,却发现自己“一不小心”走到了前面。

首届服装节开幕重庆有了第一批自己的名牌

让这群“先行者”真正体会到激动的,也许是在1998 年。这一年,重庆首届“服装节”开幕。“大花车,又唱又跳,顺着南坪、上清寺、解放碑到处巡游……”今年25 岁的媒体人宋年,对幼时所见记忆犹新。当时,刚直辖不久的重庆市民,还很少见过这般的闹热。陈尚福回忆,一知名服装企业甚至拿出几十万,配合服装节搞起模特大赛,并从中走出了余娜等重庆籍名模。

也是在这届服装节上,重庆第一批“服装名牌”诞生。“段记、淑妤、老鸭、敦煌、芳芳、吉利、天派、永佳、3533……”陈尚福记得当年评选出的名牌们,段远红的“段记西服”就在其列。

“就想大干一场。”站在游行花车前,段老板和前来看热闹的普通市民一样兴奋激动。

这一年前后,为解决库区沿线就业问题,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批政策向其倾斜,相应的扶持与培训,也让民营与国营服装企业首次向同一起跑线迈进。紫云制衣(现在的纭梦制衣)、叶氏服装、新旺族服饰、刘敏服饰、蒂王花制衣等服装企业先后在1997 年、1998 年期间成立。据段远红回忆,顶峰时期,仅市内服装企业就有五千之众。

时装理念的崛起穿着观念转变跟风则亡迈入二十一世纪,一场观念主导的淘汰赛,在重庆服装界掀起。“以前,有件皮衣就够了,有毛领子更不得了,但其实很多人穿起来根本不好看。”陈渝的太太张华回忆,此时,人们开始注重款式的独一无二、开始在意衣服能否代表自己的个性、符合自己的气质与体型。

从“别人有我也要有”,到“有别人没有的”、“有自己合适的”,服装设计、生产观念也因此产生巨大转化。“一个厂产了某款大衣,卖得好。所有厂都抄它的,量大、款式泛滥,忽然就卖不出去了。”陈尚福回忆,此时,一批企业死于跟风。甚至不少曾在1998 年服装节上被评为名牌的企业,也逐渐走向没落。

生存下来的重庆老牌服装企业,则开始寻求突破。“款式、剪裁、设计,中国人体型不一样,不能全按着外国的样子做,但也要考虑流行。”段远红在重百商场里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高端定制”店,将量身定制、规模化生产首次结合起来。

同时期的服装企业也开始按不同客户群体需求,试水子线开发。改革开放前“井水不犯河水”的海派、苏派等剪裁体系,在发展浪潮中互通有无,裁剪更人性、穿着更舒适的服装,逐渐出现在重庆服装企业流水线上。

前景何在?销售产品生产模式与政策机遇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就再也走不上去了。”在20 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服装节服装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首家服饰业管理顾问公司创始人祝文欣称,这是目前重庆乃至全国服装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卖到一定水平就卖不动了,赚钱是在赚,但就是觉得有劲儿使不上。”参加论坛的企业家周树年回应,发展瓶颈确实存在,而最让他们头痛的,还是不知道瓶颈身在何方的迷茫感。

“告别小富即安的思想,从集约化生产、品牌优化等方面寻找出路。”

陈尚福承认,重庆服装产业虽近年来小有成就、年销售收入在2011 年就已达到了220 亿元,但距成就“重庆造”的辉煌仍有一段距离。

祝文欣分析,企业的未来在于一套完备的销售、推广模式。段远红这样年销售额超过10 亿元的企业掌门人认为,出路在于产品本身的精益求精,努力学习市场、完善自我,实现从“手艺人”到企业家的转身。

对于陈尚福而言,除提供服装节这样的贸易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也是重庆服装企业从“大”往“强”实现转型的重要基础,既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便于物流出货,也有助于规模化采购。据陈尚福介绍,目前,市内已有渝北、万州、巴南、江津服装产业园区,据2012 年6 月出台的《进一步加快服装产业发展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将在主城、渝西、渝东北和渝东南分别建成都市服装产业园、服装科技创意产业园、三峡技术纺织品生产基地和服装加工贸易生产基地。

而对于曾点燃重庆一代老服装人梦想的服装节,《意见》明确要求办好,并积极组织服装品牌推介促销活动。陈尚福认为,大环境的经济低迷,是无外贸压力的重庆服装企业飞速发展的好时机。据透露,下一届“服装节”,将以促进现场签约订购为举办核心。

(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