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对浅内陆与沿海飞地经济联动发展模式的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对浅内陆与沿海飞地经济联动发展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0        返回列表

■王林旭 杨 洋 苏冠宁 陈 琛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自WWW.lw5u.com]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固发展,沿海地区产业内迁的趋势逐渐加深,而作为内迁产业第一承接地的浅内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特别是出口的局限性难以充分利用内迁带来的机遇。因而,为了促进浅内陆与沿海地区经济的联动发展,笔者基于飞地模式,提出了港口租赁发展模式。

关键词:浅内陆 产业内迁 飞地模式 港口租赁

一、产业内迁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迅猛腾飞,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已不再明显。特别21世纪以来,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逐渐丧失,使得企业运营成本骤增;另一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合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对生活质量及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升,迫使相关产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的规模扩张向内部结构调整转变,最终出现了制造业在内的相关产业内迁的趋势。

而浅内陆由于处于沿海通往内陆的第一交界口,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会首先成为相关企业内迁的“安家”之所。产业内迁后,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扩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仍需保持充足出口。而采用浅内陆单一、分散式的出口方式,将增加产品出口的成本。于是,沿海与浅内陆间区位优势相结合成为促进两地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由此,基于飞地经济模式,笔者提出浅内陆与沿海经济联动发展的港口租赁模式。

二、基于飞地经济模式下港口租赁的思考

1.港口租赁模式可行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经济景气、出口频繁、出口创汇易的年代,港口实现了充分利用。对沿海省份来说,运营港口就等于高额的财政收入。因此,经济高速增长期,沿海省份不愿以低廉的价格租赁港口的运营权,而浅内陆也不会轻易以高成本进行港口租赁,再加上港口租赁的模式不成熟,使得浅内陆想通过港口租赁,降低成本扩大出口的意愿难以达成。

然而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了一段长期的衰退期。同期欧债危机爆发,欧洲市场迅速萎缩。世界经济的萎靡,使中国产品对外出口订单数剧减,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及增长率由此受到很大影响。造成了港口的利用率的相对下降,许多地方港口运营的规模经济不再存在,港口运营的成本增加。而此时,却为浅内陆港口租赁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港口租赁操作模式的思考

飞地模式指两个相互独立行政地区,打破空间限制进行[来自www.lw5U.com]相互间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港口租赁便是其中之一。

港口租赁模式的主要形式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①政府间的联系。由具有相关条件与意向的浅内陆省与沿海省政府牵头进行对头联系,对飞地模式的港口租赁形式达成意向,并针对租赁期限、省际对港口的权限、各种费用基本达成一致。

②浅内陆政府出台对港口租赁模式的相关扶持政策及公告,企业相应政府号召,对标的沿海港口进行考成,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项目评估。

③浅内陆政府分配取得租赁权限后,对港口运营按权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政府财政支出;第二部分采用BOT模式分权开发。

④浅内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港口运营的两分模式,一部分企业可向政府进行配额申请,政府相关部门对配额的申请给与限定,确保整年内港口的利用率;另一部分企业依赖可竞标BOT模式的开发运营权,在完成自身进出口任务的同时,对其他企业承包所拥港口使用权。

沿海地区继续招商引资,浅内陆地区进行对口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模式。浅内陆以相对优惠价格接受沿海相关产业的内迁,而沿海则以合约价格提供给浅内陆港口租赁,最终实现经济联动发展模式。

3.港口租赁模式的好处

(1)对港口所有权的沿海省份来说:

①沿海省份将利用率逐渐降低的港口进行租赁,转嫁了港口运营的风险,可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收益。

②租赁时间长,租赁方是浅内陆省份,有政府出面作保证,使得租赁信用有保障,进一步保障了稳定收益。

(2)对港口租赁的浅内陆来说:

①政府财政收入:虽然港口租赁包含租金、管理费等成本,但是通过支持本省企业产品的出口,有利于促进本省企业达到规模经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由此增加了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从长远角度看,对改革本省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重大作用。

②成本:与之前单一、分散式的出口方式成本相比,港口租赁可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实现规模经济,进而降低企业成本。

③省内对出口配额进行市场化运营,并可以加入支持性的鼓励政策,可以间接扶持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地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浅内陆与沿海经济联动发展无疑是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作为飞地经济模式之一的港口租赁由于其模式创新性无疑会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坚信,随着港口租赁理论的不断成熟,港口租赁模式必将得以实行,实现中国经济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