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谈民间高利贷引发的金融危机 对各地民营企业不同影响的原因——以温州和宁波为例
杂志文章正文
谈民间高利贷引发的金融危机 对各地民营企业不同影响的原因——以温州和宁波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016        返回列表

■朱迎尔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摘 要:2011年,被民营企业家称为是煎熬的一年,经过了金融危机,经济受到的创伤还未抚平,然而这时,浙江温州的“跑路潮”让温州再一次成为了焦点,但是同属于浙江省的宁波却未爆发出“高利贷”危机,经济稳步发展。本文通过从两地民间借贷情况、金融制度和企业转型三个方面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力求为各地民间金融的发展防范风险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民间借贷 金融制度 企业转型

一、引言

温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在改革开放时首先进行市场化改革,建立起了市场化的制度,走出了富有特色的路子,“温州模式”,被全国乃至全世界学习。在温州的民营经济发展中,民间借贷对其贡献良多。2011年以来,温州又再一次成为了聚焦点,其中小企业掀起的“跑路”潮,再一次把温州推到了风口浪尖上。2011年到2012年10月期间,一大批温州中小民企业和担保公司倒闭,出逃企业家达到了400多位。企业家外逃的原因都是深陷债务危机,企业正常的经营已经无法支付民间高利贷的利息。

同属浙江省的宁波,虽然延续着2011年下半年的平稳回落走势,但整体局势乐观,呈现“低开稳走”的态势。2011年宁波市实现了生产总值GDP6010.48亿元,这是继2007年突破3000亿元、2009年突破4000亿元、2010年突破5000亿元之后,宁波经济总量连续第四次突破又一个千亿元大关。(中国报道网)

二、民间借贷危机对温州民营企业影响原因浅析

1.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是成因

(1)温州民间借贷的形式

温州民间借贷的规模很大,据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监测分析,2011年末2012年初,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在1100亿元左右,与该市GDP的比值约为32%。,其中用于一般性实体投资的只占35%,即380多亿元。(浙商网)其借贷主体的出借方主要是一些个人,少数还包括一些中介和准金融机构,但是为数甚少。因为借入方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本身企业的信用不高规模不大,在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想要取得借贷需要的时间、精力花费甚多。借贷的利率高、风险大是温州民间借贷的“特色”,据调查,2011年温州的民间借贷年利率平均约为24%,社会融资中介的放贷利率在高达40%以上。(搜狐财经)正是由于民间借贷利润率如此之高,甚至高于企业的利润率,因此企业融资后将一部分投入到了“钱生钱”阶段,想获取因借贷损失的利润,久而久之,企业因将资本大量投向非生产领域导致企业内部产业空心化。

(2)民间借贷所来的资金流向

上面我们简要说了企业将借贷取得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投入了非生产领域,下面是温州市监测调查分析的具体分布情况。“当前1100亿元温州民间借贷资金的具体用途分布如下:1、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占35%,即380多亿元,主要是一般社会主体直接借出和小额贷款公司放贷的资金。2、用于房地产项目投资或集资炒房的占20%,即220亿元。包括一些人以融资中介的名义,或者由多家融资中介联手,在社会上筹集资金,用于外地房地产项目投资;也包括一些个人在亲友中集资炒房。3、由一般社会主体(个人为主)借给民间中介的占20%,220亿元。4、民间中介借出,被借款人用于还贷垫款、票据保证金垫款、验资垫款等短期周转的占20%,即220亿元。后两部分借贷债权或资金(合计40%)没有直接进入生产、投资等领域,而是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上。5、剩余5%即60亿元为其他投资、投机及不明用途等。”(和讯网)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得,温州的民企借贷来的资金仅35%用在生产经营即发展实体经济上,而其他大部分都流向一些炒房炒股等非实体经济上。试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温州人素来被称为是会赚钱的商人,骨子里流着经商的血,这首先与他们地域文化是分不开的。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致力于实业的企业由于图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出现炒房炒股等投机行为,温州炒房团因此出名。在首批炒房团获得高额利润后,企业更是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向这些“快钱”的身上。一方面,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将融资来的资金没有用于生产经营,而脱离了实业,出现这样的利润分配方式本末倒置的现象。

2.金融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1)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民间金融机构落后

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的增长,金融机构面临许多限制,如对银行信贷配置的限制,中小民营银行的准入限制,存贷利率的控制,这些原因导致了市场上的资金不足。当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地下钱庄出现时,企业纷纷转向融资借贷,趁着这股热潮,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也忽视了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出现了操作不规范,投机性强的现象。当实体企业破产时,这些关联的民间金融机构也相应倒闭,引发了民间借贷市场动荡。

(2)“地下钱庄”盛行

在温州地下钱庄很多,与民间借贷不同,地下钱庄是一类以盈利为目的,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秘密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和洗钱等活动的机构或组织。为什么会出现地下钱庄呢?第一,地下钱庄的成本低,所谓“地下”,放贷人不能阳光经营,就不需要办公地点,也省去了一系列像非银行金融机构一样需花费的费用;第二,地下钱庄无需缴税,地下钱庄在政府的监管之外运行,逃避了税收环节;第三,由于地下钱庄经营成本低又无需缴税,使得放贷人的利润趋于最大化,在钱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地下钱庄在温州产生。一些企业主缺乏法律防范意识,便参与到地下融资的活动中去。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和地下钱庄在暗处的情况也让政府部门束手无策。

3.温州中小企业机制体制存在问题

(1)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不规范

温州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是“短、小、急、多”,企业贷款多为短期借贷,贷款数额较小,对单笔资金贷款的笔数多。温州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不规范,缺乏一定的抵押物和担保信用,因此不符合银行贷款标准的形式。

(2)企业转型升级存在困难

温州的大部分民营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这种企业的所有权主要掌握在一人手中或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成员中,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往往以个人意见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决策,缺乏群体观念。并且一代接一代管理模式的固定化导致缺乏创新理念,转型受到阻碍。另外,温州的民营企业多数以制造业为主,据了解,温州的支柱产业主要有劳动密集型构成,如眼镜、打火机、制鞋、灯具的生产。这几个行业无一例外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要把这些产业转换成新型产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温州市政府在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转型的力度不够,在高利贷崩盘的情况下,大批民营企业倒闭。

三、借贷危机下宁波民间经济发展平稳的原因分析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1)实体经济发展平稳

与温州不同,宁波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2011年宁波市实现了生产总值GDP6010.5亿元,民营企业创造的GDP约占了全市总量的80%。宁波市的民营企业也遇到资金问题,但是,宁波市的金融制度比较规范,地下融资活动少见,不能说不存在,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筹集资本大部分用在了生产经营上,尤其在宁波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上,凭借其技术创新、机制灵活等优势,不断发展扩大,为繁荣地方经济,解决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宁波的实体经济也是以制造业为主,但是传统支柱行业存在着高消耗、低性能、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因此在温州热衷于炒房炒股时,宁波正致力于高科技产业的投资。

(2)政府对中小企业加大金融扶持

在温州跑路事件连连发生后,宁波市政府出台《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此非常时期金融机构要让利于企业,对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企业不抽贷、压贷,不变相提高利率。防止因银行抽贷、压贷造成企业非正常资金链断裂。同时,提出规范民间金融秩序,对于企业之间因民间借贷发生纠纷的,要引导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此外,《意见》还提出,要拓宽民间资本合法出路,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或参股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政府出台的这项政策,无疑是宁波民营企业危难时刻的一剂良药,帮助民营企业提升信心,重整旗鼓。

2.企业战略转移加快

(1)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南临温州,北接上海,是一座港口城市,与外界交流机会多,受上海都市企业和公司发展的影响,也致力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宁波的民营企业最早也是属于家族企业,但是,宁波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完成了资本、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对市场竞争也有了深刻认识,意识到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实力提升必须依靠技[来自WWW.lw5u.com]术升级和再融资能力。因此,宁波民营企业根据民营经济的企业制度发展方向,向现代家族企业过渡。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淡化家族制色彩。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通过营造良好的升级环境、推动产[来自WWw.lw5u.com]业升级、加强对优秀企业的激励等,为民营企业投资科技、信息、现代服务行业等技术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可能。

(2)配套协作,集群发展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是一个全能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离群索居,这意味着他在市场上的交易率相当低,因此,宁波民营企业的集群发展有效地克服了这一点,“块状化”和“产业链”正成为宁波民营经济的发展亮点。宁波有六大产业集聚区,如北仑产业集聚区、镇海产业集聚区、象山港产业集聚区、余慈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区科技产业集聚区和鄞奉产业集聚区,140多个依托专业市场而形成的“块状化”经济发展形态,如象山针织、北仑文具和宁海磨具等。“产业链”式产业集群,是依托当地强势产业、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而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形态。如余姚塑料产业,以余姚塑料城为依托,一方面带动上游塑料磨具乃至塑机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搞活下游整个塑料市场。

3.新甬商文化在宁波经济中的作用

宁波帮是近代著名的商帮,在经济、科技与社会领域影响甚大。宁波商人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诚信经营、团结互助、爱国爱乡”的甬商文化,是宁波人民的宝贵财富,宁波民营企业主在这样的土地上,全心致力于实业,脚踏实地发展民营经济。借助“宁波帮”这个强力后盾,宁波民营企业在海外市场也积极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市已累计批准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超过1200家,项目总投资额约2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据市外经贸局的统计,目前我市企业已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接近200家。此外,我市企业还在海外设立了设计研发中心、矿产资源开采机构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宁波网)

四、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温州和宁波在借贷危机下不同表现的原因分析后,对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

1.认识到民间借贷越来越成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必须将其规范化、阳光化,避免非法集资和地下非法融资现象的出现。

2.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重。实体经济是基础,虚拟经济是辅助。企业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把资金和精力都建设在企业实业,同时,通过虚拟经济的恰当界入,为实体经济助力,使全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最快、最优的配置。

3.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包括商业模式、资本运作模式、国际贸易模式、品牌战略转型等一系列企业转型模式。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加强扶持力度,使民营企业应走向国际化经营。

参考文献:

[1]张明华.宁波民营企业转型研究[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

[2]李崇刚,付冬梅.“地下钱庄”与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方式比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11,20(1)

[3]黄越.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以温州民间借贷为例[J].常州大学学报,2012,13(1)

[4]民营浙江[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