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广州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广州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4-06-26        浏览次数:66        返回列表

肖建 成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在中国东部沿海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发展引擎地区设立的又一重要的国家级新区。这三大国家级新区,在国家战略的考量上有何异同?国家赋予南沙新区的优惠政策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相比有何突破和创新?未来如何一较长短?区域板块的争雄让人颇为期待。

关键词:广州 南沙 新区

一、南沙将成连接大珠三角与东盟的桥梁

南沙成为国家级新区潜力很大,南沙将会被定位成连接大珠三角和东盟国家地区的桥梁。由粤港澳组成的大珠三角地区此前始终没有获得政策上的支撑,南沙成为国家级新区将获得政策支撑,从国家战略而言也十分重要。未来十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面临内源和外源对接的问题,南沙作为粤港澳合作的桥头堡,有了国家级新区的身份,将能够获得内外需两种资源。

从与东盟的关系考量,南沙也有战略意义。虽然南宁曾被考虑成为连接中国和东盟的桥头堡,但是由于广西的市场发育程度不够好,目前做得并不好。如果南沙承接了这一功能,将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华南地区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发达。南沙可以通过香港扩大跟东盟的合作,把港澳甚至是台湾的资源利用起来。这样一来作用不知道比南宁大多少,这也应该是国家的大布局考虑。当然南沙目前最大的难题是人口很少,还是一个旧南沙的概念。南沙可以借助霍氏家族的力量,但是也要理清与霍氏家族的关系,然后才能做下一步的事。

二、南沙新区规划获批带来新的增长极

南沙新区作为珠三角的三大平台之一,又拥有自身的政策、资源、区位优势,将成为珠三角经济一个新的增长极。南沙应利用临港优势,发展沿港工业,如重型钢铁、石化这样倚重海洋运输的产业;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中转、仓储、设计、包装等服务;以及现代服务业,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吸引、培养人才为珠三角提供支撑。

目前南沙发展的最大阻碍是交通问题,地铁还在规划中,机场都在城市偏北处,离得远,同时,医疗、教育等软件也有待配套,与港澳的人员、车辆、物资通行不便利,也有待解决。南沙新区的行政服务采用高起点,借鉴香港等地的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经验,摆脱中国传统行政服务低效、管制多的弊端。

南沙新区规划获批,正遇上现今经济形势不乐观时期,是否意味着艰难的开端,南沙新区获批对经济大形势是个利好消息,会带动一批基础设施投资,但投资不是指房地产这种层次,地铁、港口、教育上的投资,才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5 月,广州南沙[来自wwW.lw5u.CoM]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等平台一起被写入省党代会报告。珠三角开发区密集已是事实,与横琴、前海等开发区比,南沙优势是面积大、将来的产业规模大、综合性强,只要规划、定位、政策到位了,前景是乐观的。

三、南沙新区发展要充分利用政策大力倾斜

围绕南沙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从金融、与港澳往来便利化、扩大对外开放、财税、土地管理、海洋管理、社会事业与管理服务等方面赋予南沙新区多项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在规划当中直接赋予国家一级的扶持[来自WWW.lw5u.com]和优惠政策。事实上,除了国家的政策倾斜之外,如何落地也是大问题,不光广州要全力以赴推进南沙的建设,广东省政府也将全力给予多方面的,凡是可以下放给南沙新区的省一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一律下放,除非法律规定必须掌握在省一级的,凡是可以下放给南沙新区的省一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一律下放,赋予南沙新区充分的发展自主权。目前已经在着手研究制定广东省扶持南沙新区发展的配套政策,将出台和国家政策相配套、进一步细化的政策体系。加快南沙营商环境和国际通行规则的对接,涉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行政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广东将会形成一套配套政策,支持南沙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真正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方面走在前列。

四、南沙新区要错位发展

事实上,广东已经有了不少先发地区,如珠海(横琴)、深圳(前海)等地,如何不走寻常路,促进广东产业升级成为外界对南沙的一个期待。从整个珠三角来看,处于地理核心的是广州的南沙。除地理优势之外,南沙背靠广州,东西两岸都是经济中心,脚下是深圳、珠海,往前望是香港、澳门,具有良好的区域背景;此外,巨大的土地空间,也为南沙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

珠三角各地区还在继续发展,都在积极寻找突破点。如果在别人已有的和正准备做的思路上做文章,必然会形成竞争态势,左邻右舍都不愿意。南沙新区的活力在于大胆创新,生命力在于开放合作,而竞争力在于错位发展。《规划》也提出,未来将推进南沙新区建设,实现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事实上,广州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但在产业转型领域,与深圳、上海等地相较,传统产业比重仍相对较高,而南沙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意味着南沙承担着更大的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期许。

《规划》不仅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确立了南沙新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同时明确了南沙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等五大功能定位。南沙不要再复制过去区域开发依靠大量资源集聚与投入实现GDP 高速增长的旧模式。在产业和发展模式上,南沙应该努力成为珠三角新的“增量”,而非重复的“存量”。

五、南沙新区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定位要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南沙新区的发展规划期是2012 年至2025 年,发展目标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从现在至2015 年,形成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基本框架;2016 年至2025 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在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国改革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南沙将在社会管理方面获得体制机制创新的更大动力,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为全国改革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

南沙新区发展总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作者简介:肖建成(1960- ),男,湖北荆州人,硕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尧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