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从QC小组看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团队化管理模式
杂志文章正文
从QC小组看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团队化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4-06-26        浏览次数:73        返回列表

饶永伟 温州医学院

摘要:文当今日本经济不景气给日本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众多企业在应对外来因素的同时,开始反省调整内部制度和结构。其中,员工的管理和积极性调动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业已成为各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论文拟从QC 小组这一组织方式考察分析日本现今企业实行的团队化管理模式,探究是否能给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启示。

关键词:QC 小组 人力资源管理 团队化管理模式 日本

一、日本企业团队化管理模式的背景

现今,企业内员工分工明确,为提高生产效益,工厂大量投入大型机械设备。生产本身及速度已不再由人为决定,普遍依赖于机械设备体系。在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社会变革的目标取决于资本家、经营者,生产成果也归他们所有,而非属于职工。换言之,员工被排除在生产目标和成果范畴外。大多数人的工作干劲和目标就仅限于赚取收入。

随着劳动形态不断发展,生产过程需要集体团队共同完成。这就迫切要求企业实行的激励制度对象不再仅局限于个人,要从团队考虑,解决上述职工被排斥在外的问题。同时,需要将员工分成若干团队,给予一定解决问题的权力,依靠每个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身处于大企业庞大组织内,员工归属感欠缺问题严重。若通过团队分工,增强团队归属感,强化团队管理,可以有效地吸引更多人才资源。团队间的良性竞争,也能促进员工相互监督,提高他们的干劲。因而,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不断开展团队化管理模式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

二、QC 小组

作为团队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组织方式,QC(Quality Control)小组被普遍推广。其基本就是QC的英文所示― ― 品质管理。但这所说的品质管理不是产品好坏的检查判定,而是针对全体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的管理。

所以,QC 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的有效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1.QC 小组的产生。二战后的日本企业花费精力时间各处取经,但产品的量产质量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被认为是“便宜无好货”。1950年引入推广美国企业的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管理体系后,重视了[来自Www.lw5U.com]对次品的管理检查。但负责现场的员工若没有杜绝次品意识,单纯依赖QC 专家的检查并不能避免次品的产生,这又使企业经营者开始思考如何从根源上保证产品的质量。1962 年4 月,日本国内发行了名为《现场与QC》的杂志,呼吁工厂的领班学习品质管理。如今的《QC 小组》杂志就是因此而来,介绍各企业的QC 小组活动开展状况。这样,通过专业的SQC 专家结合现场QC 小组活动形式进行产品质量管理,构建了公司全体员工的TQC(Total Quality Control)组织形式,帮助日本产品转向了“物美价廉”。

2.QC 小组的开展。QC 小组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公司性质、职业种类等进行选择,制定出每个公司特色的组织形式。把握好基本原则可以有效开展。说到基本原则,首先要发挥企业经营者的领导能力,一切的QC 小组活动都是以经营者为中心实行的;第二,注重员工参与的主动性,才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事半功倍;第三,确定明确目标,增强活动效果;第四,学习掌握各种QC 小组基本方法(例如散布图、管理图、确认表等);最后要进行总结评价,自我反省,以便更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为防止QC 小组的模式化,需要企业全体员工要展开讨论,提出新问题并制定对应方案。定期安排每一位参与者新的任务和职务,以便有效发挥众人之长,挖掘个人潜力,提高每个小团队的人力资源实力。

另外,适时同各企业或工厂进行交流沟通,也是QC 小组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推动QC 小组发展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各地分公司或是合作公司及承包商的QC 小组活动组织。这样在提高相关部门的品质管理同时,大大促进了分公司的管理改革,有利于信息的及时交流,各个团队间的联系合作,强化了企业整体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

3.QC 小组下团队管理模式的效果和不足。日本企业的QC 小组组织形式在实际开展中,对于企业和经营者来说,提高了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带动了每一位员工工作质量的改善,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益,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据调查,1997 年日本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因此节约生产成本达18 亿日元(约合1 亿人民币)。

此外,还间接推动了企业劳务管理能力的提高,既加强了职工的职业道德,又强化了他们的工作能力水平,在参与QC 小组活动过程中获得了较强的自我归属感。同时,增强了企业组织的稳定性,减少了雇佣者与受雇者间的纠纷。QC 小组还通过开展中的提案给予职工参加企业品质和生产管理的机会,充实了职工的业务内容,帮助他们成长为符合企业要求的具备高业务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才标准。有利于建立并改善企业内部工作环境,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因而,几乎每个企业都相当重视对该组织形式的利用。

虽然以QC 小组为主的团队管理模式使得工作更加人性化,但只要现今每个企业在劳务管理制度下运作的话,这种团队管理模式带来的企业效益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它建立在不损害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因而无法避免生产过程中非人为因素带来的制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QC 小组为主的团队管理模式可以满足经营者和职工双方的需求,在当今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其局限性和影响也不可忽视。如今,我国国内多数企业都利用这种模式进行人力资源整合,在看到明显效果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防范措施,更有效地利用团队管理模式来吸引人才,进而推动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刑文英. QC 小组基础教材[M].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2]李源.浅析QC小组活动的激励———以QC小组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6)[来自www.Lw5U.com]

[3]小林忠嗣. QCサークル成功の条件[M].日本実業出版社. 1982[4]http://baike.baidu.com/view/114482.htm

作者简介:饶永伟,男,温州医学院,浙江省温州市,3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