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模式
杂志文章正文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模式
发布时间:2024-06-26        浏览次数:63        返回列表

庞仙梅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项目名称: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广西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团队”(项目号KW273B)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企业集团的财政管理关系到企业集团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企业集团内部财政管理的工作内容及运营模式往往存在不明确,有偏差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单独去研究一下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模式的相关知识,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 务管理 内容 形式

一、概述

现代企业集团管理是一种对价值及使用价值的高效率管理,涉及到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多方面,而财务管理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也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对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管理,贯穿于企业集团的所有经营活动中,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要子系统。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必须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是企业集团内部非常重要的组织机构部门,负责集团内资产的日常运行与管理,对经营行为实施事前计划、事中监督、事后总结并评价的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组织架构、管理理念、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内容决定采用何种财务管理体制,实施何种财务管理手段的一种综合表达。企业集团想要有效提高经营效益,规避财务风险,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必不[来自WWW.lw5u.com]可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采用符合企业集团实际的恰当的、相宜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并做大做强。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内容具有丰富、复杂的特性,涵盖面广,并不是本文能够全部阐述清楚。文章主要选择其中几个重要方面予以分析,让人们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有一个简明的认识。

1.筹资管理。筹资是企业集团持续经营的重要管理项,涉及的问题诸多,如考虑集团的财务风险,利用不同的融资主体进行融资、利用金融工具安排融资结构等。筹资渠道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应该遵循合理性、效益性与配比性原则。筹资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资金数量,依据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实际需求,既不过少以耽误生产,又不过剩降低资金使用率,同时要合理安排各企业资金的使用时间与数量;其次,必须考虑筹资的成本与潜在的风险,设法平衡二者;再次,筹资匹配性指筹集的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例要匹配。

2.投资管理。筹资是将外部资金引进来,而投资恰相反,将企业集团资金投出去。投资是企业集团取得更大发展的根本途径,投资收益是支撑企业集团发展的保障。在投资管理中,企业集团除了效益性原则,还要遵循风险控制、保障内需的原则。在追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满足企业内部发展的资金需求,并做好投资的风险控制管理,将投资风险努力做到最小。企业集团的投资分为对外投资和内部投资。对外投资是指企业集团在有富余资金的情况下对外的扩张性投资;内部投资是企业集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内容有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扩大企业规模,调整生产结构等投资,这部分必须予以充足的投资。

3.利润分配管理。企业集团的利润分配需要考虑国家管理者、各企业成员、各方投资者、企业集团员工等主体的利益要求,还需要平衡企业集团长期发展和各方主体当前利益要求的矛盾,是一项制衡性很强的工作。利润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分配时除了满足各方主体的需求,还得考虑企业集团未来发展的资金要求,考虑到未来不确定性风险,因此要坚持分配和积累并重,要分配的恰当。

4.财务控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就是财务控制的内容,为了实现集团财务目标,对集团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约束、调节与管理。财务管理的每一个阶段如本金的筹集、使用、收益、分配、耗用等,相互之间都是千丝百缕的关系,需要系统的财务控制管理。财务活动包含了财务行为和因财务行为引起的本金价值量的变化两个因素,两者相互联系,以财务行为为主导。财务控制应该合理并有效进行,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控而有余。

5.审计监督。资本是连接企业集团内各个主体的纽带,而资本主要来源于股东与其他利害相关者,因此对资本的关注是最多的。为了维护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利益,必须建立一套围绕资本、收益问题的约束、监督体系,就是审计监督,这是财务管理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健全审计监督制度,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可以很好维护所有利害相关者的利益,进而提高集团信用,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绩效。审计监督分为三个层面:股东层面、董事会层面与高级经理层面的审计监督,三个层面分工有序,相互协作与制衡,意义重大。

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不止一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多种多样,主要影响因素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发展战略、内部组织机构、主营业务方向、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我国现在的企业集团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集权型、分权型、相融型。

1.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集权”是指将集团母公司集中掌握企业集团内部成员的财权,由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统一的管理。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下,子公司只有很少的财务决策权,都是母公司统一控制生产经营与人财物,子公司相当于母公司的一个直属分厂,子公司完全没有投资功能。

该模式其优点在于统一安排,统一执行,统一控制,统一管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的利益最大化;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发展项目上的科学安排,避免重复投资;有利于对成员企业在日常经营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杜绝恶意竞争。有利必有弊,其主要弊端在于:(1)决策集中,灵活性不高,决策信息不灵,导致效率降低,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难以有效应付,子公司容易错过市场机遇;(2)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法有效规范产权管理行为,当由于母公司管理失败而导致的子公司破产,在一定层面破坏“有限责任”原则,导致二者之间财务利益关系理不清。(3)制约了子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积极性,缺乏自主经营的动力。

2.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母公司只是以间接管理的方式参与。子公司拥有日常财务管理决策权,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审批权。这种模式下,子公司相对独立,只需要将一些决策结果提交给公司备案即可,母公司不再直接干预其财务活动与生产经营。但这并不以为母公司所有权利下放,基于集团利益的战略角度,母公司还是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予以控制。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对于子公司来说,充分调动了其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加了自身根据市场环境灵活采取正确财权决策的机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减少了母公司直接干预的负面效果。不过也存在一定弊端,如:子公司拥有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相对集团的财务权利会减弱,进行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的能力变弱;分权过度的话,会增加整个集团生产经营中的不协调,可能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资金管理分散、利润非配无序,严重可能导致各子公司各自为政;分权控制容易让子公司私设小金库,随意挪动资金。

3.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集权和分权若走向极端,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集权过度会导致集团财务机制僵硬,子公司积极性很低;分权过度可能会侵蚀集团的整体利益,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失控。如果将集权和分权有效制衡和结合,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相融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根据母公司财权集中的程度,该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权利相对集中型与权利相对分散型。第一种吸收了集权制的优点,同时相对集中可以提高子公司积极参与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的兴趣,有利于母公司对各子公司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种模型对初期的企业集团发展很有帮助。权利相对分散型的模式着重体现了分权制的优点,而且能有效防止子公司“各自为政”的现象发生,增强集团内部的凝聚力,该种模式比较适用发展相对成熟,且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集团。

不过相容型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名义上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但实质上是彻底的分权型或者彻底的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仍然摆脱不了前两种模式的缺点和不足;或者名义上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但是实际两种模型都不存在,相互推诿,导致没有一种具体的财务管理模型来调控企业。这都是一个度的问题。

四、结语

不管是哪种财务管理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利弊,但是没有绝对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每个企业集团并不是选择绝对的某一种模式,而是需要结合企业集团自身的实际,选择能够体现出优越性的财务管理模式,而不是一味的去考虑集权与分权的具体程度。不管是集权型、分权型还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相融型,只要是适合自己、能促进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就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刘涛,张丽娟.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02)

[3]李怡恺.浅议财务公司在集团资金管理中的职能[J].现代商业.2010(21)

作者简介:庞仙梅,1985-09-06,女,汉族,广西陆川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院财务管理尧公司治理尧企业业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