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决策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决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39        返回列表

王宏中 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重视并进入初步应用阶段。本文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介绍,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以及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得出物联网的应用会提高金融业务活动、金融支付服务、金融业务管理流程的安全性,但是物联网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金融领域应用过程中得到重视,并逐步解决。

关键词:物联网 金融业 应用决策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所有和人类社会生活相关的东西进行网络连接,以便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实施管理。物联网作为我国一项长期规划的新兴产业,已受到广泛重视。有专家预测,10 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全面普及。从物联网应用来看,其本身并不能直接对GDP 做贡献,更多的贡献在于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等。

一、物联网概述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个定义隐含两层意思:一是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经延伸和扩展所得,所以在物联网应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互联网;二是物联网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用途广泛,经常用于智能交通和消防、环境保护和监测、老人健康和护理、工业和水系监测、公共安全维护、金融安防建设等多个领域,是带动经济增长、确立竞争优势的前瞻性战略技术平台。

二、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金融领域最大的特点就是日常业务涉及大量资金运作,经常被不法分子觊觎,所以对安防工作要求极高。可见金融安防对金融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有金融安防系统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之处,而物联网物物相连、智能管理的优势,可以改善现有安防系统,提高安防的效率和可靠性。

1.基于物联网技术对金融日常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监控管理。首先,对来访人员,要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监控,避免进入核心安全区域,进行偷窃、破坏等违法行为。同时以电子化的方式记录,为侦破违法行为提供线索和证据。其次,加强对ATM 的监控。面对目前复制信用卡取走他人账户金额案件的频繁发生,各个网点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对ATM 机的插卡口进行实时监测,这样可以及时上报异常情况,最大程度保护相关各方的利益。同时通过人体活动监测器记录下犯罪嫌疑人的相貌,提高公安机关破案的速度。最后,随时监控资产的动向情况。通过在库房、机房等重要场所的出入口设置RFID 识别器,并在现金柜上加装电子标签,结合软件平台,实现对资产的全面可视化管理和相关信息的实时更新。同时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资产使用和流动情况,对可疑情况及非正常运行情况能够及时报警,确保资金存放和使用的安全。

2.基于物联网技术提高金融支付服务的安全性。大力推广应用金融IC 卡、移动支付等物联网技术成果。金融IC 卡是一种芯片银行卡,以芯片为介质,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等信息,具有一卡多用的功能,为持卡人提供了便利。同时,其复制难度高,保密性好,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移动支付相对金融IC 卡支付安全性更高,降低了黑客、钓鱼网站等非法交易的发生频率,因为它通过双重验证来提升支付的安全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未来可以引入更先进的技术,例如将来可以加入指纹、虹膜等独有的个体特征来验证用户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才提供支付服务,避免盗领、冒用等危害客户财产安全事件的发生。

3.基于物联网技术优化金融业务的管理流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供应链金融优化。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项目单一,对下游企业开发不足。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代供应链金融发展为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来自WwW.lw5u.com]式。首先,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各相关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进行可视化跟踪,使上下游关联企业均能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拓展客户范围和业务领域。其次,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获取到的信息资源,为供应链上各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分析财务状况,例如资金周转情况、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并提供相关方面的最优方案。

三、制约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应用的主要因素

金融领域因其业务涉及大量资金往来,这一特殊性决定好其对安全要求极高。物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携带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一是信号容易被干扰。例如安置在物品上的传感设备,一旦信号受到恶意干扰,很容易造成物品损失,而且重要信息也容易被篡改和丢失。二是病毒、黑客等恶意软件的入侵。这些[来自www.lW5u.CoM]恶意软件如果恶意操作授权管理,会侵犯用户的隐私权。例如现下最猖狂的银行卡、信用卡、身份证等敏感物品被人恶意复制,进行了违法使用后,不仅带来个人的损失,还会对整个社会的金融安全造成威胁。

四、相关结论与对策

综合以上讨论,我们得出要想实现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中的大规模应用,必须首要做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立法工作,其次就是要加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力度。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还处在培育阶段,在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目前产业联盟的形成、相互让利的环境、政府的扶持、产学研的拉通非常重要,这也是物联网规模化的必要前提。尤其在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时期,金融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金融安全监管提供极大的帮助,加强了安全监管力度,有效提高了金融工作效率、监管能力和服务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罗瑞华,尹磊.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新西部,2010(9)

[2]蒋相岚.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创新应用.商城现代化,2012(688)

[3]甘旭峰,吴向鹏.物联网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党政论坛,2010(11)

[4]林中萍.加快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11(13)

作者介绍:王宏袁,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袁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