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企业研发投入内部影响因素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企业研发投入内部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41        返回列表

蒋涛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从企业内部[来自Www.Lw5u.com]分析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的规模、公司治理、等因素影响企业的R&D 投入。具体而言:企业研发投入更多的是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私有产权控股的R&D 投入的激励效应更大。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增加企业价值的R&D 投入有正向的影响。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

关键词:研发投入影响因素

企业的规模、公司治理等这些企业内部因素,主要通过影响研究开发的能力和投入意向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研发投入通常由企业开发的能力和投入者投入意向两者共同决定。笔者将这些因素分为几类进行详细分析:

一、企业规模对公司研发的影响分析

事实上企业规模的大小通常可以通过企业资产或者企业的营业收入、企业的员工数量来表示。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研究开发的能力,影响企业R&D 投入。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越大意味着企业有较大的资产规模,而这些资产包括大型的生产厂房和先进的生产线以及机器设备。通常企业规模越大,能够引进先进的信息网络设备以及系统来管理其资产和生产。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企业有更强的捕捉国内外最新科技发展信息的能力。并且,规模较大的企业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如:内部集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甚至上市融资等。面对高风险的研发活动,企业也有更大的能力来承担研发活动失败所带来的损失。充裕的资金保证了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研发活动中。相反企业规模的增大,也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倾向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垄断企业的市场份额大。企业会因此失去研发创新的动力。当企业的规模大到在市场中占大部分份额,甚至形成垄断时,降低研发。同时庞大的规模给企业的管理造成诸多障碍,通常企业的决策效率会因此而下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研发活动。

理论上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指出研发任务已经转移至有着大型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的大公司的附属机构中。Scherer 使用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的数据分析,在1972 年,超过5000 员工的美国企业占全部研发支出的85%。可以说研发主要是大公司在搞。

企业规模与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理由是(1)研发投入有规模经济效应,由于大企业拥有的市场份额大,具体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创新费用就低,因而R&D 投入的回报相对要高于小企业;(2)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高风险的R&D项目需要大量持续稳定的投入资金,大型公司在资金供给上拥有绝对优势(; 3)由于大型公司的各部门功能齐全,使研发投入能与其他互补性非生产活动(如营销和财务计划更好地协调)有利于提高R&D 生产效率。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影响,研究结果支持熊彼特假说。

二、公司治理因素对公司研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R&D 投资作为企业的投资项目,投入的强度为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具体方案,经过董事会讨论并作最终的决策。研发投入预期可创造无形资产,其在市场上是有价值的,研发投入也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改变企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治理是指用于决策和控制一个组织战略方向和企业业绩表现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其核心是寻求保证战略决策有效性的方式。相应的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对象,监督与激励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其不仅仅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作用,并且强[来自wWW.lw5u.com]调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决定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维护公司多方面利害相关者的利益。同时公司治理理论认为:为规避代理问题带来的相应风险,确保资本安全和最大的投资回报,公司应该引入公司治理这一决策机制,实现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监督。所以两者存在一定意义的密切关系。

代理成本理论,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导致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代理成本的增加,导致管理层在R&D 投入方面的,更倾向于增加当期利润,减少R 研发投入。研发投资自身固有的风险和产出的不可预知性,研发项目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难以分散它。并且R&D 投资的周期长,其会计处理方面,企业的研发开支大部分直接记入本期费用,研发支出对企业本期的会计收益贡献较少,因此管理层通常认为R&D 投入减少当期利润的行为,管理层的收益通常与经营当期的利润相关,管理层大多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太愿意投资于长期的有风险的研发项目,减少了企业的研发投入。通过引入公司治理机制,通过股权性质、股权结构、减少政府干预、董事会降低代理成本,促进对企业R&D 投入产生积极的影响。

股权结构主要是指:各大股东持股的比例以及股权集中的程度,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的组织构成和运行机制,影响各个利益主体获取各自利益的方式。合理的股权结构应该能够使各个利益主体能将行动目标都集中于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刺激各行为主体为着自身的利益目标,采取合理的决策行为最终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一最终目标。

股权集中会产生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并出现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行为,从而降低公司的价值。另一方面股权集中有利于控股股东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管,减轻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减少经营者短视行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提高对有益于提升企业价值,对增加企业价值的R&D 投入有正向的影响。同时研究表明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介于优势表决权(25%)和绝对控股(50%)之间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代理问题和“控股股东对外部投资者利益侵害”的代理问题同时存在。第一大股东与公司经理人之间会存在控制权的争夺,导致公司各种短期行为和决策效率的丧失,大股东已开始有能力盗窃公司资产,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所有权激励的正效应将被盗窃的负效应所淹没,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增加公司价值的研发投入有负面的影响。

国内学者已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股权性质对企业R&D 投入的影响。我国企业披露了R&D 支出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地区市场化进程、股权性质、和政府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事研发活动更多依赖政府投入不同,非国有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自我激励可能更强。国有背景的股东,其任务目标是不仅包括自身的盈利更多时候还需要为政府服务,它们常常为了完成政府的指令和政策服务,这个目标与企业获取利润最大化的商业目标相抵触。企业受到政府干预的程度不同。不同股权性质对R&D 投入也有着不同的激励作用。国有法人控股公司、中央直属国有公司与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相比,地方所属国有企业“山高皇帝远”,远离政治权力中心,在法律和法规的有效执行方面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地方所属国有企业面临的监管程度会比较弱。相比较而言,政府不干预私有产权控股公司。股权性质对高新技术企业R&D 投入的激励效应,强到弱的依次为:私有产权控股、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中央直属国有公司控股。

参考文献:

[1]Scherer.FM.innovation and growth: Schumpeterian perspectives,MITpress,1984

[2]蔡声霞,刘辉锋.创新与企业规模:理论演进及最新发展.生产力研究,2005,3

[3]李丹蒙,夏立军.股权性质、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R&D 强度.财经研究,2008,4

[4]文芳.企业生命周期对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经济经纬,2009,1

[5]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蒋涛,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