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论会计舞弊及其治理措施
杂志文章正文
论会计舞弊及其治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7        返回列表

刘媛媛 哈尔滨市呼兰电业局

摘 要:二十世纪末至今,全球性会计舞弊问题和经济犯罪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会计舞弊和会计防范成为了困扰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世界性难题,即使是法律制度、经济制度非常健全的美国也同样面临这样严峻问题。防范于治理会计舞弊的重要因素是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更不可缺少的关键步骤是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外部监管体系的存在对内部控制可以防止流域形式。

关键词:会计舞弊 审计 舞弊风险因素

最近国内外频繁爆发极具震撼力的舞弊案,大量虚假会计信息[来自www.lW5u.Com]极大影响了财务报告使用者,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损失,还使审计风险大大增加,由此使审计职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使他们的信用甚至生存产生危机,如何对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有效审计,已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必须重视的世界性难题。

一、会计舞弊的含义

舞弊是通过利用欺骗的手段获得利益的一种行为,从法律角度讲该行为可能会受到制裁。对舞弊的[来自WwW.lW5u.com]定义一般角度是危害性、欺骗性、目的性、秘密性,应根据舞弊行为对受害方造成的危害程度界定其是否违法。会计舞弊是舞弊的一种,所以在此对舞弊的含义要先界定。对于舞弊的定义,较常见的是“舞弊是一种故意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它以诱惑使他人丧失有价值的财务和法定的权利为目的”,由此得出会计舞弊为: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个人利益汲取,歪曲事实进行会计记录;对真实情况进行掩盖,欺骗他人;进行职务上作弊,从而使企业财务受到损失。从会计的角度,舞弊主要涉及会计资料和财务报表的不真实性,即舞弊行为产生与财务报表不真实性相关的行为,这就是会计舞弊。对舞弊的研究审计应该界定在违法的层面上。

二、会计信息舞弊造成的危害

1.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了侵犯

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主要是来自债权人和股东的企业资金。企业外部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信息。为了做出合理的信贷决定和判断,对真实的信息需要掌握,对投资需求进行了解,以此对经营成果进行预测,这样投资者们才能进行决定——对企业的股份买进、卖出。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否给企业提供贷款也是根据会计信息来决定的。

2.从长远看来,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来自债权人和股东的企业资金,如果他们获得的是企业提供的不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投资者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对于潜在的投资者讲,如果他感到企业在通过这些虚假的会计资料来骗取他的钱财,他就会拒绝投资。同样,融资银行也不会参与。这些恶性反应都是最直接的。从宏观上说,国家各种政策出台,采取适当的和正确的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依据都是以各地政府的财务报告。长远看来,对将来的市场环境势必会产生影响。

三、如何治理会计舞弊

1.合理的激励机制应及时建立。

合理的激励机制应致力于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发展,避免管理层为使个人利益达到最大化采用短、平、快项目,放弃对未来盈利能力较强的项目,通过激励机制对管理层的舞弊倾向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应该指出,合理激励机制的建立并非财务部门单枪匹马就能做到,还要获得上一级管理层的支持,并与劳资部门通力合作。

2.科学的评价体系积极构建。

应该着眼于企业的发展潜力、内在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仅仅关注静态的、单一的财务比率和会计数据。不然,会出现管理层通过诱人的会计数据以迎合投资者喜好,进而忽视长期发展战略,导致短视行为。

3.舞弊审计执行力进行强化。舞弊审计执行力是由专业人员的职业判断、基本素养和审计技术决定的。对舞弊予以查核的专业性组织是全球惟一的美国专门注册的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该协会要求其会员对审计学和会计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具备,还应对犯罪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侦查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通晓,必要时对搜集、证据的程序、提供法律辩论的证词还应熟悉,对有关的财务问题是否涉及法律上犯罪能够解决。

4.处罚力度应不断加大。

为了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提高,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及立法机关先后制订并发布了很多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如《会计法》、《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尽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法规和制度,但是只要执行认真,会计信息的质量基本能够保证,使蓄意造假的现象不会出现。贯彻执行制度和法规的情况很差是目前问题的关键,很多单位阳奉阴违,知法犯法。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相关制度和法规的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大。因为对蓄意造假者的惩罚力度不够,不动其筋骨,只伤其皮毛,致使仍然有某些单位和个人敢于铤而走险。

5.对可能引发舞弊的迹象进行识别。

发生舞弊行为时或前后总有一些迹象,例如:对其他财会人员阅读其会计报表及单据或参与其工作借故拒绝;;会计人员一反常态地拒绝休假、长期独自办公、周末办公、在家办公;在某些会计材料的上报工作中频繁出错,如公司银行存单、供货商及客户回涵、员工工资条;对本应该由其他部门负责的工作插手,如债务人还款相关事务和公司开户银行事物及公安机关或检查机关对丢失财产的调查无故介入。这些迹象对舞弊行为并不必然预示,对这些迹象保持警惕性,反舞弊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最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6.内部控制约束力不断加强。

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约束力的加强,可以通过监事会和内部审计的合作。一方面通过内部审计对内部信息及时了解,系统、连续、深入的核查重点问题,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更加有效。另一方面,对股东大会负责的监事会,进行监督公司财务以及公司管理层履行职责的合法性,对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监事会与内部审计合作可以通盘考虑双方所获取的信息并加以整合,对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进行降低,形成遏制和防范舞弊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