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1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1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张旭辉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干部培训中心

摘 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保障国民经济社会科学有效发展的关键,而这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进而探讨了我国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运用。

关键词:市场经济 全球化 货币政策 工具

一、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1.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概述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但是由于缺乏发达金融市场以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利率操作工具,所以传统上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仍以货币数量的控制为主。中国人民银行主要的政策目标虽是压抑通货膨胀,但是来自政府财政政策的干扰,使此目标常常无法达成。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IMF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应该采用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而非以存款准备率来调节市场流动性。

“货币政策统一指导方针”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的报告,稳定物价被认为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目标,但是中国人民银行也常受到政府单位的干预,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也不例外。由于缺乏良好的货币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进而平衡目标汇价与市场价格之间的价差。

2.干预性的汇率政策

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由2002年的8比1,一路升值到目前的6.7比1,升值将近巨大。仅在2006年人民币就升值8.4%,实质汇率也升值14.6%。在同时期,人民币兑欧元则虽升值不明显,但实质汇率也呈现较高的升值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何我国从欧盟进口商品持续增加。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理由分析如下:首先是油价虽然略为回档至49元/每桶,但是近来的平均报价又回到57元;其次,美元对欧元持续的弱势连带造成人民币的强势;第三,银行间的短期利率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维持强势人民币的政策导致了通货准备与黄金准备的缓步上升,代表资本内流的情况缓和下来,为了要弥补这种趋势,人民币必须强势。但是强势的人民币会导致我国产品竞争力的下降。最近政府对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工业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因素提出质疑。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近年来持续在走强,如果国际收支的情况不变,则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我国的汇率政策在近几年有重大变革。首先,2005年2月起,由原本以参考美元为主的管理式浮动制,改变成以美元与欧元为一篮子参考货币。人民币的汇率参考指标中的美元与欧元的比率是9:1左右,之后逐渐增加对欧元的比重,到2010年2月以前,欧元比率已经增加到40%。近些年,中国人民银行更进一步将欧元的比率调整至45%,使得美元仅占55%。由此趋势可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的汇率将采取升值的做法,期望能降低外资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率所带来的冲击。

二、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运用传统上,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数量的方式可分成三种:存款准备率、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而其传递的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货币操作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中国人民银行目前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下列几种,包括存款准备率,重贴现率,再融资操作(Refinancing Operation),公开市场操作,外汇市场干预,中国人民银行公债发行,直接货币数量控制等。

1.存款准备率

由于存款准备率升降对于货币供给量有极大的影响,故中国人民银行并不常以此为政策工具。然而由于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尚未能够利用利率工具来调节货币需求,必须采取直接控制货币数量的方式以稳定物价。这也解释为何存款准备率在我国的货币操作工具上依然占有重要地位。自1998年以后,存款准备率调整了多次。其趋势是先升、后降、再升。1998年到200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率由7%调升到10%。之后持续往下降,以提高银行业流动性。到了2010年9月降到2%的历史新低。而随着石油美元的流入与经济的成长,银行存款持续上升,存款准备金也随之提高。为了冲销银行资金过多的情况,自2010年10月起,中国人民银行调升我国银行在非当地银行的负债的存款准备率,由2%上升到3.5%,之后配合人民币的升值,一路调高。到了2011年9月又调到与199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准。这种利用数量工具来控制货币供给的方式,在我国目前的情况还算相当成功。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月平均余额由2006年10月份的7800亿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3月的11340亿人民币。

目前除了非信用组织外,所有的我国信用组织都必须提存款准备金。在信用组织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从事银行业务的执照后,必须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无息的往来帐户,库存现金最多仅能占存款准备金的25%。

2.重贴现率

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场所导致的利率政策不一致及无效率一直我国的特色。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重贴现率被设定在60%,而2010年以后因为通货膨胀开始获得较佳的控制,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陆陆续续降低其重贴现率,目前重贴现率为10.5%。

3.再融资操作

再融资操作即国内的担保融通放款,其利率与国内的短期担保融通放款利率类似。中国人民银行从事再融资操作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清算体系不会因为银行的流动性不足而被中断。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融资操作依照抵押品的品质可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抵押清单(Lombard List)上认可的证券为抵押担保贷款,这种贷款以短期为主,例如当日(intraday),隔夜(overnight),与Lombard贷款(可分固定利率与拍卖利率两种)。由于这类抵押品为中国人民银行事先认可,所以贷款发放的速度快,通常在1小时内即可核贷[来自wWw.Lw5u.coM]。第二种是以金融机构保证的商业本票为[来自WwW.Lw5u.com]抵押的融资。由于担保品需要鉴定过程,因此核贷的速度较慢,一般约需20天左右。

参考文献:

[1]陆前进.后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第6期.

[2]刘旺霞.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实证检验:2003~2008[J].商业时代,2010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