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综合探讨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
杂志文章正文
综合探讨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3        返回列表

李贵福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在社会竞争中减少风险,获得最大利润,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的财务核算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一些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本文综合论述了企业内部财务核算面临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财务现状,提出企业调整财务管理模式的方法,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 财务核算 风险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石,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企业在经济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全面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内部的财务状况,根据时代特点调整企业管理模式,分析未来的各项风险指标,防患于未然。

一、企业财务核算方面出现的问题

1.财务制度不完善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套健全的财务制度能够保障企业财务的有序运行,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首先在人员管理上,企业财务核算工作应该由专业的会计人员全权负责。有些企业至今还未完善财务管理专员的管理。其次在管理秩序上,有的企业缺乏财务报销的正规流程办法,对于报销金额的来源与实施没有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导致报销管理错乱。最后在资金管理办法上,有的企业管理草率,导致资金运作不规范,最后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

2.财务核算模式单一

现在有很多企业依然依靠于一种倒挤成本法的核算模式,这样的模式无法让企业了解各区域分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个部门的实际开销,不利于形成一套系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从而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这种模式主要表现在:企业各个部门不出具财务报表,而是由企业整体按照财务核算的模式出具财务报表,银行只对各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行电子文档的资金台账登记。

3.财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目前许多公司对于财务核算没有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没有深入强化财务管理模式。因此必须从基础上进行一次全新的改革,应该从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放和使用,资金的耗费,资金的回笼以及资金的分配等多个方面调整财务管理模式,加强财务核算制度的创新,提升整体管理的水平。其中,财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同管理意识薄弱。企业制定的合同是企业开展实际工作,对内约束对外谈判的法律依据,也是一切利益来源的有效保障。有些企业没有重视合同的重要性,或者合同条理不清,理据不明,这都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一旦有所忽视,还会被人告上法庭,吃上官司。

其次,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企业为了开展各个项目,会进行项目成本的控制。虽然在工作进行之初都会对成本的进行预计和控制,但是有的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做的不到位。一旦成本亏空或者资金周转不灵就会影响项目整体的实施,最终阻碍项目的顺利开展。为了避免控制成本形同虚设,企业要调整核算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成本控制问题。

最后,企业资金分散化。企业没有系统、正规的结算中心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这样就会导致项目资金的流失和外散,导致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来自wWW.lw5u.com],造成企业财务核算的恶性循环。

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现状与管理办法

1.资金压力大

许多企业自负盈亏,没有稳定的工作来源和客户资源,因此在企业的管理中时常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缺少资金来源的问题,而一切工作的开展又必须依靠资金,有很多企业因为资金压力而被迫倒闭。这样的财务现状显然不利于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2.项目诉讼案件数量增长明显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诉讼维权的案件也在逐年递增。企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不免会与客户产生意见的分歧,或者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了环节上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会因一时气愤而将对方告上法庭。这中间企业是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的,因此企业要想规避这样的经济纠纷就应该完善自身的合同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办法。

3.易受区域经理和项目负责人的控制

区域经理是公司的区域负责人,因此很容易一人独大,一个说了算,这样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总公司没有制定详实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之下,区域经理很容易对财务进行过分干预,这样不利于企业的整体财务核算。而项目负责人更是和项目资金联系紧密,当资金出现问题,成本控制不到位时,项目经理很容易将资金“拆东墙补西墙”、私自挪用,造成企业资金的亏损与流失。

因此,企业针对所面临的财务现状必须推出一套强有力的管理办法。首先,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摒弃落后的财务核算模式。具体表现在:要在企业财务核算中宣扬现金至上的财务理念,向现代先进的核算模式转变。财务核算中要将以往的售价核算改变为进价核算,从源头控制资金,使财务核算模式更加规范有效。其次,要重视合同的作用,在项目开展之前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新出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提出解决办法,切勿心烦气躁。最后,为企业制定一套规范全面的财务管理办法,特别明确区域经理或者项目负责人的职责,确保企业财务核算管理正规有效的实施。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全面提高会计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操守

会计不仅应该具备专业的业务能力,还应该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既要熟知会计的职责范围,也要有相对应的财务管理知识。有的会计在企业中只会生搬硬套,不具备变通能力,没有能力对腐朽落后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革新。有的会计思维灵活,遇事精灵,但是不具备纯洁的人品,这样也会成为企业的潜在威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当从多个方面加强对会计的培养,使会计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2.建立统一的资金结算中心

企业需要[来自WwW.lw5u.Com]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要从管理架构上将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规避资金风险。其中就需要建立统一的资金结算中心,将资金控制在源头,预防资金的流失滥用。

3.完善报告制度

报告制度分为两个方面,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制度使委派会计在公司举行的财务例会上对上个季度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下个季度工作的安排和计划。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定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将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向总会计师进行汇报。完善报告制度有助于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一切工作有条理有计划的开展。

4.加强财务核算基础工作

企业需要落实财务核算,及时准确的反映经营成果。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真实展现公司的财务状况,逐步完善财务制度,从基础上加强财务核算工作,规避资金风险,提出配套的财务管理办法。

5.提高对委派会计制度的认识

委派会计要深入贯彻和执行公司的各项财务政策,明白自身的职责,全心全意的促成企业各项指标的完成,控制财务核算和项目成本,与区域分公司以及项目经理进行有效率的沟通,使意向达成一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正在面临各种财务核算问题和各种风险。企业一方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对于可能产生的风险要进行有效的防范。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工作处于被动局面,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应该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思考,有必要时进行大胆革新,对落后的财务基础工作进行逐步的完善,加强会计的业务学习,组织会计的定期培训,保障财务制度有效实施,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风险,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最终获得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