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议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杂志文章正文
浅议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翟伟彤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

摘 要: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用典型案例,组织、引导学习者分析案例,让学习者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习者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并针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经济学教学

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其本质是一种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理论概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觉得经济学枯燥难懂,为了增强经济学教学的生动性和现实性,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从客观的视角来讨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中提炼出经济[来自wwW.lW5u.coM]学的一般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加深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培养经济学思维方式。

一、案例教学法的背景及涵义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案例教学最早用于医学教学中,为启发学生掌握对病症的诊断及治疗,医学院的教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记录下来做成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后来,法学院的教授将各种不同的判例记录整理成为法学案例,包括其中的辩护和裁决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判案推理能力。20世纪初,哈佛商学院出现了工商管理案例,教授们将包括各种不确定信息、相关意见和实施过程的商业管理及其决策过程记录下来,编写成为案例用于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推理能力。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

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广泛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用典型案例,组织、引导学习者分析案例,让学习者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习者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诱导式教学,它矫正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格局,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由发挥。通过引入案例,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思考与探讨,辅之多媒体的生动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通过案例又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使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人共事的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的启发又有利于培养对知识的不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养成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好习惯。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学习起点低,但他们动手能力强,具有活力和创造力,能接受新生事物,学习的兴趣变化快,他们对不同信息具有更大的包容性。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如果依然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则只能压抑学生个性,泯灭学生的创造性,造成学生不爱问,不想问,也不知道该问什么的不良学习习惯。相反,以“开放、自由、活泼、互动”为典型特征的案例教学法正好契合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只要加以正确引导,科学运用,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这种[来自WwW.Lw5u.com]教学法的优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经济学具有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鲜明特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具有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涵盖了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则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核心,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如果缺乏必要的案例辅助,单纯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上,那么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通过针对性案例的讲解,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记忆储存,而不注重发展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利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中心主义造成高分低能,灌输与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育中愈来愈捉襟见肘。近年来高职院校就业热的现象也充分说明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符合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经济学从学科特点上更具有现实性特征,因此,单纯掌握理论知识的经济学人才并不符合社会需求。

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广大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在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与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法并不抵触,二者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排他性问题,应该因材施法。关键是要考虑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二者如何合理搭配,最终使之优势互补,取得最佳的协同效果。

2.案例的选取应适合我国学生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直接借鉴了西方原版教材,引用了国外的经济学案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法律制度的截然不同,在中国使用西方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问题。虽然我国市场经济的过程不长,适合选取作为经济学教学的“中国特色”的案例较为缺乏,但有关部门应该努力组织力量收集信息、整理素材以整编出越来越多的适合我国学生的本土特色的经济学案例库,这将会推进经济学案例教学工作。

3.案例的选材须适应学生的专业和能力

从教学现实来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如何掌握好经济学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文科类的学生习惯于感性思维,对定性分析感兴趣,但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定量分析不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该类学生普遍希望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纯粹的人文科学来学,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则兴趣不大。对于从事理工科学习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侧重点恰好相反。因此,经济学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比重和素材一定要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来安排。

参考文献:

[1]吴靖.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高教高职研究,2009(41)

[2]丁宏伟.高校教学改革中案例教学应用的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2)

[3]范惠玲.根据80后大学生特点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高职论丛,2008(3)

[4]卢华丽.浅议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技术与市场,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