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
杂志文章正文
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李雨佳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目前我国会计事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手段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工具和计算机的内部管理程序对会计工作进行操作,它能够代替手工会计的原有功能,实现会计网络化的快捷。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于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大大的提高了会计工作的作业模式。本文就是从我国会计电算化对于会计工作有哪些方面的改进入手,发现我国会计电算化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存在问题 建议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也得到了普及和应用,这不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更是促进会计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来自wWW.lw5u.coM]式发生了改变

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会计工作人员只要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和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毫不畏惧,它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由计算机不厌其烦地计算,及时抽取数据,随时输出报表,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账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使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和知识结构发生了改变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了会计负担,解放了大批的会计从业人员,简化了他们的复杂重复的会计工作,针对原来甚至的一些会计工作岗位已经在会计电算化的社会背景下失却了它原有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手工作业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已经消失了。而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岗位却出现了,尤其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岗位得以重点的建设。再者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与会计专业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传统意义上的财会人员虽然他们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是他们不具有计算机知识,这样就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这样不得不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发生变化,有传统的单一的计算知识结构向复合的知识结构过渡,实现会计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以此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健康长远发展。

3.使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改变

会计电算化实现后,手工条件下对账簿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法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反过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手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目标和手工操作是一致的,手工内部控制制度一部分被保留,一部分被取消或更正。例如,账、钱、物三分管的原则不变,处理每一项业务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原则不变,但平行登记的原则会有所转变,记账、结账则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再如,原来通过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的控制方式,基本已不复存在了,代之以更加严密的输入控制。

[来自wwW.lw5u.Com] 4.将重新定位会计的本质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经济与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加深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即会计是一项对会计信息、处理、输出的经济信息系统,其主要职能是为人们提供经济活动(价值运动)的状态、结构、历史及未来趋势的画面。伴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和对会计本质的揭示,从最初定位于纯粹的服务性工作,到现在将会计作为控制体制,使会计信息从幕后走向前台。这是因为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导致会计信息风险加大

在会计电算化的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加剧会计信息安全风险,首先计算机容易受到网络病毒、黑客等的侵入,导致会计信息泄露。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即使网络技术在不断的提高计算机的防范措施,但是有时还是被网络黑客等侵入计算机系统导致企业的重要会计信息泄露。其次信息丢失后不能恢复。会计电算化应用主要是靠计算机进行作业,但是计算机运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停电、死机等现象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因为没有及时的保存导致信息的永久丢失;再者由于个别人员的不经意或者故意破坏都会使会计信息丢失,而且都不可能向原始会计模式那样有手工记录。最后会计电算化的程序容易被非法调用,甚至遭到篡改。计算机的电算化运行只能是依靠原来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它们不会自动修改程序,但是如果他们遭到外界的干扰就会导致会计电算化的信息错误。

2.会计电算化的使用率不高,会计电算化技术应用还不高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还不高,目前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由于他们受到政府、以及政府部门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为了提高他们处理市场变化工作的要求,他们对于电算化的应用还是比较的高,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它们的企业性质,企业规模等因素他们对于电算化的应用相对比较消极,尤其是电算化应用需要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等支持,尤其是前期的会计电算化建设初期需要一定的资金、场所等支持;同时由于我国电算化技术受到专业技术条件的限制比较大,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时间较短,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技术研制时间起步晚,尤其是会计电算化技术的研制没有统一的规定,他们不能完全自主研制会计电算技术,所以会计电算化技术还不能独立完成。

3.会计电算化的前期运行成本比较多,信息功能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我国目前对于会计电算提出了要最大的普及,而且大部分的企业会计制度都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制度,但是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费用等过多,尤其是中小企业他们由于受到资金限制,而会计电算化的前期却需要大量的财务,因此在实务的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中,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不能充分的得以使用,同时由于企业在引进会计电算化系统之后,他们却没有相应的使用人员,不能很好的应用先进的技术,导致系统的浪费,影响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4.我国缺乏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日新月异,几乎计算机每天出现了快速的变化,这就需要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具有强有力的知识能力,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出现了严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符的现象,首先老财务会计人烟他们受到原来知识的限制再加上人的生理特点等因素,年龄较老的会计人员他们对于计算机不能熟练的掌握,尤其是他们的思想观念没有与现代会计技术发展相适应,他们不愿意再学习新的技术知识,而年纪年轻的会计人员他们比较了解计算机技术,他们可以熟练的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工作,但是他们对于会计实务理论不能够熟练;在网络技术发展的会计环境中,由于会计信息基本在网络中都存在,它的开发性比传统的会计记录模式要具有风险性,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会计人员常常会受到外界利益的驱使给企业的财务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5.软件开发人员知识层次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主要是由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开发的,而他们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本质却没有深入的了解,首先一般性的软件开发他们并没有受到专业知识的培养,他们不能很好的发现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其次他们对于电算化的认识程度不够,他们开发的软件只是侧重于程序的合理性而忽视它的实效性。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改进建议

1.完善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

会计电算化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首先就是需要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对此我国的许多法律都对于会计电算化进行了保护,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而我国法律法规对于其的规定还是不够完善,尤其是对于规范它的细微细节还没有进行说明,导致会计电算化在实际的发展还缺失法律氛围。

2.加强财务数据的保密性

首先就是要完善会计信息的保存制度。对于会计信息我们要及时的对计算机上的信息进行文件备份,定期对于完成的信息进行数据的保存,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纸式的登记保存;其次加强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软件测试。会计电算化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时首先就是要对于系统软件进行简单的测试,查看检测的文件是否同计算机软件系统兼容,同时对于更改的程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程序的安全。最后增强网络环境的安全。财务数据需要保密尤其是关系企业机密的会计信息,但是由于网络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为了保持财务数据的保密性,需要企业在网络环境方面采取措施,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减少网络病毒的侵入。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构,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

企业的财务信息制度安全首要的就是强化企业的内部监控制度,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面对现在企业在实现网络化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无纸化记录会计信息如法给会计工作提供最原始的数据支持,导致我们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企业的内部监控,具体措施加强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的审计工作,加强企业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注意控制计算机审计过程中的控制风险,改善注册会计师的人员结构。总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及时的根据企业的最新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与内部审计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和完善。

4.加快会计信息网络化进程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企业也要积极地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地创造条件提高企业的网络化技术,同时企业要依靠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实现网络化,促进企业的会计工作进步。

5.提高电算化人才的结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进行会计信息工作时要强化会计人员的结构,优化会计人员结构层次,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首先强化会计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对于会计电算化程序的运行、数据处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其次要掌握计算机高级语言和了解电算化开发软件的技术。最后能够更好地掌握电算化的网络技术,实现他们的技能提高。

国家社会要加大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实现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技术能力。首先要加大对于国家对于在校学生的会计理论学习,提高他们基础掌握能力;其次规范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培训机制。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与网络计算机密切联系的行业,它需要及时的进行知识的在学习。最后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学习兴趣。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在今天网络技术一体化的时代要求下,我们要加强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根据我国会计电算化在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我国会计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例静,沙雪松.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思路.中国会计电算化,2000年第7期

[2]江勇,李步峰.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诸多因素分析与研究.四川会计,2000年第22期

[3]金光华.《计算机审计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

[4]楚琬琰.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