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谈财务会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措施
杂志文章正文
谈财务会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措施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7        返回列表

■栾红莲 山东翱特实业有限公司

摘 要:财务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直接体现,也是企业运作决策最直观的依据,财务管理要必须确保财务会计报表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却存在严重的粉饰行为,人为操纵利润,造成财务信息失真,不仅误导了投资者,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运营决策,若不能及时发现、解决、防范,必将导致企业财务问题不断,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将对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粉饰行为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这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财务会计 报表 粉饰行为 防范措施

一、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分析

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整个财务会计界所研究的重难点课题。从目前状况来看,财务会计粉饰行为仍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漏洞,它不仅困扰着企业管理者,还误导了社会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与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1.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表现形式

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主要以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为对象进行数据修改或者人为操纵,其具体表现在:

(1)以企业的经营业绩为主要对象的粉饰行为

企业的经营状况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盈利,并且经营状况也是上市企业吸引投资目光的重要指标。部分企业通常根据经营业绩与对外宣传的需要而人为地去篡改或操纵经营业绩的数据形式,以达到美化文面数据的目的。对于经营业绩报表的粉饰行为主要是以利润的形式来展现的,它包括:①追求账面利润最大化,即以提高企业的账面业绩水平来获取企业本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通常来说,追求账面利润最大化的主要粉饰作法包括:亏损挂账、将受益与支出混合为资本性支出项目、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②追求账面利润最小化。通过做账的形式来人为减少企业的实际所得利润既可以减少纳税金额,还可以不足上一季度所欠缺的资金差额,回避企业亏损的事实。追求利润最小化主要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来实现:加速折旧、减少资产折旧年限、推迟确认收入、增加各项准备的计提、将资本费用列入损益等;③利润均衡法。企业通过报表粉饰将利润均衡实际上是为了获取较高的资信等级,以便对外筹资;④利润冲销。利润冲销即利润清洗,其主要是为了回避税务责任以及企业责任,企业通过就爱那个财务账目中的坏账、呆账、死账、长期损益、闲置资产以及其他不良虚拟资产进行一次性地处理,集中折算损失,从而减少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红点。

(2)以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主要对象的粉饰行为

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是指其资产的负债情况,针对财务状况的粉饰也是通过操纵企业的资产负债来实现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①人为低估资产负债率。企业财会从财务账面上故意低估其资产的负债率,或者将负债隐藏与其关联企业、不披露部分负债名目等。低估资产负债可以从形式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对外财务信用良好,有利于企业的外在形象以及对外融资和筹资;②拔高企业资产。人为的拔高企业资产额不仅能够使企业获取额外的利润,还可以促进对外融资。

2.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危害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是一种人为操纵财务信息的行为,它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避重就轻,对于社会、企业、投资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对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危害。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都与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关联,财会报表则是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凭据,若人为地粉饰真实数据,造成数据失真,或者掩盖红字数据,则增加了市场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误导了管理者的决策。

(2)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危害。财会报表是反映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以及盈利效益的工具,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战略规划与决策时往往需要根据财务信息来制定,这就要求财会数据一定要真实、完整、准确,否则极可能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掩盖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决策者不能从中发现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将给决策者以错误的导向。

(3)对于企业投资者的危害。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是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主要依据,对财会报表进行粉饰将极大的误导投资者,致使投资者投资决策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并且还将对企业的投资环境失去信心,造成行业的信任危机。

二、防范企业财会报表粉饰行为的相关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约束与控制机制

企业要防范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那么首先必须从自身的制度建设抓起,以一个强有力的控制核心来主导内部管理,防止财务信息失真。对此,企业必须把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内部信息沟通、监督管理等有效整合起来,纳入统一的监管小组,实施严格的内部账目核查,以减少报表的人为粉饰行为。首先,企业必须加强内部行政管理,做好内部各环节的信息沟通工作,把人员的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建立一套积极、有效、长期的激励机制,将财务管理人员的收益与企业整体效益挂钩,而不是简单地从报表数据出发;第三,严格管理企业的财务会计流程,对财会信息要进行详细的二次核查,对于明显与事实不符的数据信息要追根溯源,降低信息失真的几率。

2.强化外部监管渠道

若是企业有意进行财务报表粉饰造假,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外部加强监管,防范企业的违法违规行[来自wwW.lw5u.CoM]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主观部门要建立一套市场规范系统,将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税务机关、工商管理部门等有效结合起来,从规则的制定者转变为监督者,对企业的财会行为进行合理、合法、有效的监督。同时,建立第三方财会信息复审制度,即企业所公布的财务报表信息必须通过第三方独立的审核组织或机构、企业等进行严格的二次审核,确认无误方允许公布。

3.优化财务会计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企业财会报表的粉饰行为多是[来自wWw.Lw5u.coM]出于个人或者企业的私利动机,对此,我们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建立一个良性的财务会计环境,强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企业应该把内部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放在同等地位,加强对会计人员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的培养,建立高效的员工考核与绩效评价制度。同时,要加强社会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敦促市场形成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从内外两个渠道去约束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不当行为。

参考文献:

[1]黄世忠.报表的粉饰与识别[N].中国财经报,1999.

[2]许涵生,徐为山,倪红霞.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陷阱”种种[J].上海会计,2003(1).